2024-08-20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第二十届“淄博邻居节”举办
  □记者 刘 磊 报道
  本报淄博讯 8月12日晚,由淄博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体育局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十届“淄博邻居节”在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街道颐泽社区开幕。
  活动现场为淄川区最美红色楼长和最美社区共建单位代表颁奖,还发布了防范非法集资倡议书。本届邻居节以“共筑睦邻乐融融·里仁为美向未来”为主题,精心策划了村(社区)“齐善治”系列活动、“里仁为美·齐乐融融”文化社区建设活动、“睦邻为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美德信用推广激励活动、优秀社区工作者集中宣传活动、村(社区)治理成果专题宣传活动六大主题活动。邻居节系列活动将村(居)民紧紧“链接”在一起,及时感知村(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更加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更有温度的服务。
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
对话会召开

  □记者 刘 磊 通讯员 刘洪志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近日,由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新华医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齐鲁医药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对话会在淄博市新华医疗科技园召开。
  据了解,自2023年8月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以来,新华医疗坚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众多院校合作,积极践行“科改示范”行动。前不久,新华医疗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年度评估最高的“标杆”等级。此次产教融合发展对话会的召开,将促使新华医疗继续坚持科技驱动,产教互融,推动多种育人模式,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思政大先生”
护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记 者 杨淑栋
   通讯员 张 猛 唐英颉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近日,淄博市“实践站里护‘心’成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淄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主办,旨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启动仪式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成员巩玉梅分享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张店区“思政大先生”心理志愿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王合清现场开展心理游戏互动及心理放松技巧分享。
  活动正值暑期,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思政大先生”,开展系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联动,共同打造“以部门为主导、以青少年和家长为中心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网络为支撑点”的暑期联动共同体。
185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营造“书香淄博”

  □记者 刘 磊 报道
  本报淄博讯 8月14日,淄博市“阅动山东 书香淄博”读书月活动暨张店区“校家社”共读项目启动仪式在淄博市张店区车站街道城南社区邻里中心举行。
  近年来,淄博市先后设置了185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开展了“淄博市读书节”“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目前全市正在举办的读书月活动,围绕“阅荐·为读者荐好书”“阅惠·为好书找读者”“阅读·经典阅读推广活动”“阅研·青少年研学游活动”“阅享·丰富群众阅读体验”等5大主题,共开展精品图书展示展销、城市文化社区阅读活动、“图书馆奇妙之旅”研学游活动、淄博市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等11个大项活动。
淄博市今年夏粮
实现“三增”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王子文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淄博调查队反馈,今年淄博市夏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146.14万亩、460.1公斤/亩、67.25万吨,实现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冬季,小麦播种时,淄博市采用多功能复式一体耕整地技术,将旋耕、整平、镇压、播种集于一体,并在播种前后进行两次镇压;同时,积极开展小麦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行单产提升技术模式。淄博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服务工作组,重点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派出多名农技专家,深入临淄、桓台、高青等粮食生产重点区域,蹲点开展技术服务,从集成技术、优化品种、示范带动、宣传推广、技术指导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以点带面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
淄博市图书馆成国家级助残志愿服务驿站
  □记者 杨淑栋 报道
  本报淄博讯 日前,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公布全国首批共20家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名单,淄博市图书馆入选,也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共图书馆。
  近年来,淄博市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文化助残服务,推出了“爱心相伴 悦读同行”文化助残项目等活动,成立了文化助盲联盟,探索文化助盲服务模式,共享多元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助残服务品牌,充分满足残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该馆已开展文化助残活动300余场次,服务残障人士近20000人次。
  淄博市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提升文化助残志愿服务专业性、普及性和广泛性,增强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服务效能,营造全社会助残和残疾人自强的文明社会氛围。
第二十届“淄博邻居节”举办
  □记者 刘 磊 报道
  本报淄博讯 8月12日晚,由淄博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体育局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十届“淄博邻居节”在淄博市淄川区将军路街道颐泽社区开幕。
  活动现场为淄川区最美红色楼长和最美社区共建单位代表颁奖,还发布了防范非法集资倡议书。本届邻居节以“共筑睦邻乐融融·里仁为美向未来”为主题,精心策划了村(社区)“齐善治”系列活动、“里仁为美·齐乐融融”文化社区建设活动、“睦邻为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美德信用推广激励活动、优秀社区工作者集中宣传活动、村(社区)治理成果专题宣传活动六大主题活动。邻居节系列活动将村(居)民紧紧“链接”在一起,及时感知村(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更加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更有温度的服务。
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
对话会召开

  □记者 刘 磊 通讯员 刘洪志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近日,由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新华医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齐鲁医药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对话会在淄博市新华医疗科技园召开。
  据了解,自2023年8月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以来,新华医疗坚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众多院校合作,积极践行“科改示范”行动。前不久,新华医疗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年度评估最高的“标杆”等级。此次产教融合发展对话会的召开,将促使新华医疗继续坚持科技驱动,产教互融,推动多种育人模式,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思政大先生”
护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记 者 杨淑栋
   通讯员 张 猛 唐英颉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近日,淄博市“实践站里护‘心’成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淄博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主办,旨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启动仪式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成员巩玉梅分享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张店区“思政大先生”心理志愿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王合清现场开展心理游戏互动及心理放松技巧分享。
  活动正值暑期,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思政大先生”,开展系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联动,共同打造“以部门为主导、以青少年和家长为中心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网络为支撑点”的暑期联动共同体。
185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营造“书香淄博”

  □记者 刘 磊 报道
  本报淄博讯 8月14日,淄博市“阅动山东 书香淄博”读书月活动暨张店区“校家社”共读项目启动仪式在淄博市张店区车站街道城南社区邻里中心举行。
  近年来,淄博市先后设置了185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开展了“淄博市读书节”“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目前全市正在举办的读书月活动,围绕“阅荐·为读者荐好书”“阅惠·为好书找读者”“阅读·经典阅读推广活动”“阅研·青少年研学游活动”“阅享·丰富群众阅读体验”等5大主题,共开展精品图书展示展销、城市文化社区阅读活动、“图书馆奇妙之旅”研学游活动、淄博市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等11个大项活动。
淄博市今年夏粮
实现“三增”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王子文 报道
  本报淄博讯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淄博调查队反馈,今年淄博市夏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为146.14万亩、460.1公斤/亩、67.25万吨,实现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去年冬季,小麦播种时,淄博市采用多功能复式一体耕整地技术,将旋耕、整平、镇压、播种集于一体,并在播种前后进行两次镇压;同时,积极开展小麦单产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行单产提升技术模式。淄博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服务工作组,重点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派出多名农技专家,深入临淄、桓台、高青等粮食生产重点区域,蹲点开展技术服务,从集成技术、优化品种、示范带动、宣传推广、技术指导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以点带面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
淄博市图书馆成国家级助残志愿服务驿站
  □记者 杨淑栋 报道
  本报淄博讯 日前,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公布全国首批共20家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驿站名单,淄博市图书馆入选,也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共图书馆。
  近年来,淄博市图书馆一直致力于文化助残服务,推出了“爱心相伴 悦读同行”文化助残项目等活动,成立了文化助盲联盟,探索文化助盲服务模式,共享多元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助残服务品牌,充分满足残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该馆已开展文化助残活动300余场次,服务残障人士近20000人次。
  淄博市图书馆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提升文化助残志愿服务专业性、普及性和广泛性,增强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服务效能,营造全社会助残和残疾人自强的文明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