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高速烟台、青岛段集中养护完工通车
刷新两地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最快作业速度
2024-07-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陈传高 兰彬 刘静 陈景郁
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合料缓缓摊铺,G15沈海高速烟台、青岛段52公里路面养护专项工程提前两天完成施工任务,于7月5日上午恢复通车。工程历时20天,比传统养护模式提前了127天,刷新了烟台、青岛两地山东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的最快作业速度。
记者在沈海高速施工现场看到,已经运营20多年的沈海高速重新焕发生机。
昼夜奋战
52公里高速路面完成养护
记者从莱阳收费站进入沈海高速,驾车行驶一段路程后便到达了养护工程的一处施工现场。黝黑的沥青路在眼前延伸,工作人员正在施划交通标线。
“我们完成沥青铺设之后,开始了最后的收尾工作,即将恢复通车。”山东高速青岛发展公司养护工程部部长王晓乾说。
沈海高速是东部沿海地区一条重要的高速大通道,烟台、青岛段已运营20多年。为全面提升路面使用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山东高速今年投资8000余万元,对烟台、青岛段52公里路面实施路面养护专项工程。为了在养护专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践行“山高·行”品牌服务理念,联合开展了“集中养护在行动”服务提升专项活动。
实施过程中,项目成立了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六方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公司分管负责人及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现场指挥长。联合指挥部成员靠在一线,吃、住、办公在一起,早饭时间布置任务,晚饭时间商讨问题,每天形成纪要发送至参建各方,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制定措施、第一时间完成整改。指挥中枢的高效运转带动了项目的快速实施。参建各方团结协作、高效运转,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提前127天
刷新两市养护作业速度
沈海高速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通道,早日完工,便能早日畅通这条大动脉。
集中养护开工前,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组织各方对原有交通、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优化,确定了项目计划工期为22天。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实际施工工期压缩为20天,比传统养护模式整整提前了127天,创造了烟台、青岛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纪录。
“集中力量是关键。”山东高速烟台发展公司工程养护部部长王刚介绍,在开工前他们就充分做好人工、机械、材料等生产要素的准备。项目实施后,根据现场要求不断增加投入,最多的时候现场共组织施工人员700多人,运输车辆280多辆,机械设备278套,项目共生产和摊铺沥青混合料5.4万多吨,集中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实施。
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一方面做好项目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对于影响项目进展的制约因素随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马上研究解决。另一方面加强与交警、路政等单位沟通,做好施工交通组织,与相关信息管理部门沟通,确保群众通行顺畅。
确保质量安全
探索冬天路面自主除冰
“质量就是生命。加快速度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联合指挥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强化质量管理的基调。”山东高速青岛发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宏说。
据他介绍,为了达到质量与速度两不误的目标,他们确定了“事前预防抓质量”的原则。监理与材料单位提前进驻沥青生产企业,确保沥青质量。检测单位靠在现场随时进行检测,通过采取一系列超前质量管控措施,路面质量交工检测PQI(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得分97.05,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优良,实现了质量、进度双提升的目标。
安全是第一原则。记者看到,施工封闭区域出入口有专人24小时把守,重点区域24小时无间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一次工作例会,联合指挥部都会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针对施工现场车辆管制、安全标识摆设、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加大整改和督导考核力度。
此次养护施工还大面积推广了SMA-8高韧性超薄沥青罩面技术,完成SMA-8面层摊铺35.6公里,实现了安全环保、抗滑降噪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针对烟台地区冬季多雪的气候特点,铺设了融冰融雪超薄沥青罩面试验段,探索冬天路面自主除冰,为融雪路面发展积累了实际经验。
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合料缓缓摊铺,G15沈海高速烟台、青岛段52公里路面养护专项工程提前两天完成施工任务,于7月5日上午恢复通车。工程历时20天,比传统养护模式提前了127天,刷新了烟台、青岛两地山东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的最快作业速度。
记者在沈海高速施工现场看到,已经运营20多年的沈海高速重新焕发生机。
昼夜奋战
52公里高速路面完成养护
记者从莱阳收费站进入沈海高速,驾车行驶一段路程后便到达了养护工程的一处施工现场。黝黑的沥青路在眼前延伸,工作人员正在施划交通标线。
“我们完成沥青铺设之后,开始了最后的收尾工作,即将恢复通车。”山东高速青岛发展公司养护工程部部长王晓乾说。
沈海高速是东部沿海地区一条重要的高速大通道,烟台、青岛段已运营20多年。为全面提升路面使用功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出行,山东高速今年投资8000余万元,对烟台、青岛段52公里路面实施路面养护专项工程。为了在养护专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践行“山高·行”品牌服务理念,联合开展了“集中养护在行动”服务提升专项活动。
实施过程中,项目成立了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六方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总指挥,公司分管负责人及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现场指挥长。联合指挥部成员靠在一线,吃、住、办公在一起,早饭时间布置任务,晚饭时间商讨问题,每天形成纪要发送至参建各方,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制定措施、第一时间完成整改。指挥中枢的高效运转带动了项目的快速实施。参建各方团结协作、高效运转,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提前127天
刷新两市养护作业速度
沈海高速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通道,早日完工,便能早日畅通这条大动脉。
集中养护开工前,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组织各方对原有交通、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优化,确定了项目计划工期为22天。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实际施工工期压缩为20天,比传统养护模式整整提前了127天,创造了烟台、青岛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纪录。
“集中力量是关键。”山东高速烟台发展公司工程养护部部长王刚介绍,在开工前他们就充分做好人工、机械、材料等生产要素的准备。项目实施后,根据现场要求不断增加投入,最多的时候现场共组织施工人员700多人,运输车辆280多辆,机械设备278套,项目共生产和摊铺沥青混合料5.4万多吨,集中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实施。
山东高速烟台、青岛发展公司一方面做好项目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对于影响项目进展的制约因素随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马上研究解决。另一方面加强与交警、路政等单位沟通,做好施工交通组织,与相关信息管理部门沟通,确保群众通行顺畅。
确保质量安全
探索冬天路面自主除冰
“质量就是生命。加快速度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联合指挥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强化质量管理的基调。”山东高速青岛发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宏说。
据他介绍,为了达到质量与速度两不误的目标,他们确定了“事前预防抓质量”的原则。监理与材料单位提前进驻沥青生产企业,确保沥青质量。检测单位靠在现场随时进行检测,通过采取一系列超前质量管控措施,路面质量交工检测PQI(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得分97.05,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优良,实现了质量、进度双提升的目标。
安全是第一原则。记者看到,施工封闭区域出入口有专人24小时把守,重点区域24小时无间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据工作人员介绍,每一次工作例会,联合指挥部都会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针对施工现场车辆管制、安全标识摆设、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加大整改和督导考核力度。
此次养护施工还大面积推广了SMA-8高韧性超薄沥青罩面技术,完成SMA-8面层摊铺35.6公里,实现了安全环保、抗滑降噪及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针对烟台地区冬季多雪的气候特点,铺设了融冰融雪超薄沥青罩面试验段,探索冬天路面自主除冰,为融雪路面发展积累了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