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
“三台”融合唱好基层宣讲“大戏”
2024-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程超
今年以来,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以讲台、舞台、平台“三台”融合为抓手,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阐释政策主张、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基层宣讲工作有了新面貌。
活用理论“讲台”
接通群众“地气”
街道聚焦关系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话题”,把讲台设在广场讲坛、草坪教室、楼道课堂等群众聚集场所,把话筒交给“百姓名嘴”,通过拉呱唠嗑的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宣传普及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民生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理论宣讲、“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活动,让群众更加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更加铆足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同富裕的拼劲干劲。聚焦民生实事,为居民群众讲解红领物业赋能、业委会选举、老旧小区改造、青年人就业等方面知识,让居民群众对基层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聚焦平安建设,开展消防安全、法治教育、反诈宣传等案例宣讲,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为平安文东建设增砖添瓦。聚焦“送党建、政务、金融、教育、文化、安全、民生七类服务进商圈”,开展惠企政策推广,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聚焦少年、青年、妇女、老年人等不同群体需求,设计不同宣讲套餐,开展“初心学堂”“巾帼宣讲”“龄医伴讲堂”等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基层宣讲活动,实现理论宣讲与公共需求同频共振。
巧搭文艺“舞台”
实现宣讲“唱戏”
要想戏唱得好,舞台必须搭建好。文化东路街道全面挖掘辖区文化资源,会同区文联、山东艺术学院、省杂技团等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紧扣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黄河大集”、文化“双创”系列活动为纽带,开展“互动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五为”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传递党的声音。
活动中,真情高歌红色经典,舞蹈《跟着共产党走》《红灯记》《映山红》等带领人们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使命担当、共创幸福生活;热情讴歌伟大时代,歌曲《我的中国心》《走进新时代》《中华颂》等表达中华儿女感恩奋进、谱写新篇章的决心信心;倾情奉献经典曲目,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穆桂英挂帅》《江汉渔歌》《沙家浜》等精彩唱段,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大饱耳福;快板《青春之声》讲述青年奋斗故事,展现青年一代传承梦想、为创造美好生活接续奋斗的昂扬斗志。
善用宣讲“平台”
凝聚民心“底气”
宣讲是党和群众之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在联系群众、沟通感情、理顺情绪、凝聚人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能解决实际问题,宣讲越有说服力。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宣讲工作的具体实践,文化东路街道探索党工委统一领导、各科室密切配合、各社区广泛参与的理论宣讲新路径,切实通过宣讲,回应群众关切。
街道领导干部带头讲学,变照本宣科为双向互动,聚焦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在宣讲前深入社区、企业等实地调研,结合辖区实际和突出问题把脉问诊,有针对性地完善讲稿,然后再对症下药开展宣讲,帮难解困、凝聚民心。做实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举措,搭建居民议事会、百姓说事厅、楼院长杂谈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把理论宣讲作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和收集群众困难问题的重要抓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 解难题 建新功”活动,围绕群众物业服务、养老托幼、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现场摆问题、听建议、出对策,推动理论宣讲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以件件行动温暖民心。
今年以来,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以讲台、舞台、平台“三台”融合为抓手,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阐释政策主张、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基层宣讲工作有了新面貌。
活用理论“讲台”
接通群众“地气”
街道聚焦关系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话题”,把讲台设在广场讲坛、草坪教室、楼道课堂等群众聚集场所,把话筒交给“百姓名嘴”,通过拉呱唠嗑的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宣传普及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民生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理论宣讲、“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活动,让群众更加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更加铆足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同富裕的拼劲干劲。聚焦民生实事,为居民群众讲解红领物业赋能、业委会选举、老旧小区改造、青年人就业等方面知识,让居民群众对基层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聚焦平安建设,开展消防安全、法治教育、反诈宣传等案例宣讲,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为平安文东建设增砖添瓦。聚焦“送党建、政务、金融、教育、文化、安全、民生七类服务进商圈”,开展惠企政策推广,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聚焦少年、青年、妇女、老年人等不同群体需求,设计不同宣讲套餐,开展“初心学堂”“巾帼宣讲”“龄医伴讲堂”等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基层宣讲活动,实现理论宣讲与公共需求同频共振。
巧搭文艺“舞台”
实现宣讲“唱戏”
要想戏唱得好,舞台必须搭建好。文化东路街道全面挖掘辖区文化资源,会同区文联、山东艺术学院、省杂技团等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紧扣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黄河大集”、文化“双创”系列活动为纽带,开展“互动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五为”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传递党的声音。
活动中,真情高歌红色经典,舞蹈《跟着共产党走》《红灯记》《映山红》等带领人们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使命担当、共创幸福生活;热情讴歌伟大时代,歌曲《我的中国心》《走进新时代》《中华颂》等表达中华儿女感恩奋进、谱写新篇章的决心信心;倾情奉献经典曲目,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穆桂英挂帅》《江汉渔歌》《沙家浜》等精彩唱段,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大饱耳福;快板《青春之声》讲述青年奋斗故事,展现青年一代传承梦想、为创造美好生活接续奋斗的昂扬斗志。
善用宣讲“平台”
凝聚民心“底气”
宣讲是党和群众之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在联系群众、沟通感情、理顺情绪、凝聚人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能解决实际问题,宣讲越有说服力。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宣讲工作的具体实践,文化东路街道探索党工委统一领导、各科室密切配合、各社区广泛参与的理论宣讲新路径,切实通过宣讲,回应群众关切。
街道领导干部带头讲学,变照本宣科为双向互动,聚焦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在宣讲前深入社区、企业等实地调研,结合辖区实际和突出问题把脉问诊,有针对性地完善讲稿,然后再对症下药开展宣讲,帮难解困、凝聚民心。做实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举措,搭建居民议事会、百姓说事厅、楼院长杂谈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把理论宣讲作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和收集群众困难问题的重要抓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 解难题 建新功”活动,围绕群众物业服务、养老托幼、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现场摆问题、听建议、出对策,推动理论宣讲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以件件行动温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