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第一课堂”关爱儿童发展
2024-06-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史发启
粉刷一新的房间内,放置了舒适的儿童床、崭新的衣柜和书桌……莒县刘官庄镇的小莹(化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间。站在房间门口,小莹反复地和奶奶确认:“这个房间真的是给我一个人住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莹满心欢喜地说:“我终于不用趴在地桌上写作业了!”
今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再次落地莒县,计划为20户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生活学习空间改造和深度陪伴服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成长的“第一课堂”。近年来,莒县聚力打造家庭育人全链条,为每个家庭、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菜单式”服务。先后聘请了6名省内外家教专家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库,县内完善县乡村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了32人的县级讲师团,培育家教志愿者340余人,定期开展全县基层妇联干部、家庭教育骨干、家庭早期教育服务专业人才等培训班。以“母亲素质提升工程”“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莒州好家风培育工程”等为抓手,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及和学习,引导父母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每朵鲜花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守护。在家庭“第一课堂”之外,莒县聚力打造“莒力保护 爱育未来”服务品牌,通过多平台信息共享、多部门联查联动等9项措施,精准提供儿童关爱服务、落实福利保障政策;抓细抓实入户探访、家庭指导等8项普惠性服务,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覆盖”。同时,莒县妇联、检察院、法院、民政局等7部门协同合作,开展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精准化保障帮扶。与县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100余名重病重残儿童送教上门。
去年以来,莒县对摸排的916名困境儿童累计服务3000余次,捐赠200余万元,实现微心愿300余个,开展各类教育5万余人次。莒县成功获批中国妇基会“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试点、中国妇基会爱育未来公益项目试点。
本报通讯员 史发启
粉刷一新的房间内,放置了舒适的儿童床、崭新的衣柜和书桌……莒县刘官庄镇的小莹(化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间。站在房间门口,小莹反复地和奶奶确认:“这个房间真的是给我一个人住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莹满心欢喜地说:“我终于不用趴在地桌上写作业了!”
今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再次落地莒县,计划为20户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生活学习空间改造和深度陪伴服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成长的“第一课堂”。近年来,莒县聚力打造家庭育人全链条,为每个家庭、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菜单式”服务。先后聘请了6名省内外家教专家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库,县内完善县乡村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了32人的县级讲师团,培育家教志愿者340余人,定期开展全县基层妇联干部、家庭教育骨干、家庭早期教育服务专业人才等培训班。以“母亲素质提升工程”“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莒州好家风培育工程”等为抓手,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及和学习,引导父母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每朵鲜花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守护。在家庭“第一课堂”之外,莒县聚力打造“莒力保护 爱育未来”服务品牌,通过多平台信息共享、多部门联查联动等9项措施,精准提供儿童关爱服务、落实福利保障政策;抓细抓实入户探访、家庭指导等8项普惠性服务,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全覆盖”。同时,莒县妇联、检察院、法院、民政局等7部门协同合作,开展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精准化保障帮扶。与县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100余名重病重残儿童送教上门。
去年以来,莒县对摸排的916名困境儿童累计服务3000余次,捐赠200余万元,实现微心愿300余个,开展各类教育5万余人次。莒县成功获批中国妇基会“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试点、中国妇基会爱育未来公益项目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