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水和谐”美丽河湖

2024-05-24 作者: 王洪涛 刘涛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泗河是新泰市放城镇的“母亲河”。之前由于常年受汛期河水冲刷,河床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当洪水来临时,泗河河水漫堤情况时有发生。如今,新泰通过采取河道清淤清障、河道防护、道路硬化、景观提升等措施,让泗河变成了一条造福周边百姓的幸福河。
  这是泰安实施美丽河湖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当地积极践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治水理念,全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取得显著成效。
  东平湖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近几年得益于生态环境改善,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频繁现身这里。据介绍,目前东平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达到679种,野生动物达到790种。
  为持续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湖,泰安实施东平湖综合整治。借助国家战略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大汶河双重生态补水途径,实现补水、净水和水系连通协调发展。构建“活水保质”体系,严格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东平县戴村坝监测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率100%,有效保障了东平湖生态水位。
  瞄准“环东平湖、沿大汶河”等重点区域,投资32.29亿元协同推进沿湖生态防护林、“三边”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筑牢东平湖生态保护屏障。打造东平湖“生物+”生态系统,实施“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养水”增殖放流活动,恢复鱼草生态平衡,有效构筑生态净水体系。
  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境内3577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溯源整治;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3339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东平湖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海子河是宁阳县东部乡镇的重要水源,近年来,随着海子河沿线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海子河水质明显向好,该河也入选省生态环境厅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为保护海子河,当地铁腕“治水”。投资10.95亿元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实现污水“一企一管”封闭运行;投资2.88亿元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实行分质处理。
  高效“净水”。整治海子河岸线6公里,建设修复湿地326.85亩,河道清淤8.3万立方米,种植各类植物300余亩,提升海子河自净能力。
  循环“节水”。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再生水厂,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再处理,日产中水量1.78万吨。
  智慧“管水”。投资1200万元在企业污水、雨水排放口安装视频监控和流量传感器,实现实时联网、实时监测;投入310万元建成“水质指纹”管控系统,构建“点、线、面”全覆盖的环境风险溯源体系。
  据了解,为健全完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泰安实施流域生态补偿。针对17个重点河流断面,协调济南、济宁、聊城、临沂等4市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组织6个县(市、区)、功能区与东平县签订东平湖地表水生态补偿协议。坚持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建立碧水积分护水平台,实行河湖违法有奖举报制度,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
  下一步,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湖岸线和缓冲带保护修复,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工作,分批建成“水丰河畅、水质优良、生物多样、人水和谐、水兴惠民”的美丽河湖,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泗河是新泰市放城镇的“母亲河”。之前由于常年受汛期河水冲刷,河床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当洪水来临时,泗河河水漫堤情况时有发生。如今,新泰通过采取河道清淤清障、河道防护、道路硬化、景观提升等措施,让泗河变成了一条造福周边百姓的幸福河。
  这是泰安实施美丽河湖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当地积极践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治水理念,全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取得显著成效。
  东平湖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近几年得益于生态环境改善,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频繁现身这里。据介绍,目前东平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达到679种,野生动物达到790种。
  为持续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湖,泰安实施东平湖综合整治。借助国家战略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与大汶河双重生态补水途径,实现补水、净水和水系连通协调发展。构建“活水保质”体系,严格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东平县戴村坝监测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率100%,有效保障了东平湖生态水位。
  瞄准“环东平湖、沿大汶河”等重点区域,投资32.29亿元协同推进沿湖生态防护林、“三边”生态廊道工程建设,筑牢东平湖生态保护屏障。打造东平湖“生物+”生态系统,实施“以鱼控草、以鱼抑藻、以鱼养水”增殖放流活动,恢复鱼草生态平衡,有效构筑生态净水体系。
  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境内3577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溯源整治;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完成3339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东平湖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海子河是宁阳县东部乡镇的重要水源,近年来,随着海子河沿线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海子河水质明显向好,该河也入选省生态环境厅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为保护海子河,当地铁腕“治水”。投资10.95亿元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实现污水“一企一管”封闭运行;投资2.88亿元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实行分质处理。
  高效“净水”。整治海子河岸线6公里,建设修复湿地326.85亩,河道清淤8.3万立方米,种植各类植物300余亩,提升海子河自净能力。
  循环“节水”。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再生水厂,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再处理,日产中水量1.78万吨。
  智慧“管水”。投资1200万元在企业污水、雨水排放口安装视频监控和流量传感器,实现实时联网、实时监测;投入310万元建成“水质指纹”管控系统,构建“点、线、面”全覆盖的环境风险溯源体系。
  据了解,为健全完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泰安实施流域生态补偿。针对17个重点河流断面,协调济南、济宁、聊城、临沂等4市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组织6个县(市、区)、功能区与东平县签订东平湖地表水生态补偿协议。坚持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建立碧水积分护水平台,实行河湖违法有奖举报制度,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
  下一步,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湖岸线和缓冲带保护修复,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工作,分批建成“水丰河畅、水质优良、生物多样、人水和谐、水兴惠民”的美丽河湖,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