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当主角、理论“赶大集”、知识“接地气”,李沧区——

举旗定向强宣讲 躬身力行树新风

2024-05-01 作者: 张晓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丁 之


  三十年如一日,坐着轮椅“走”在公益路上的“新时代雷锋”王春华;在工作之余开展爱心助老活动的“山东好人”李沧巴士驾驶员董述飞;创办“爱心工作室”,带领107名志愿者扶老助残的鲍秀兰……日前,青岛市李沧区广泛开展百姓主题宣讲活动,以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在距离群众最近的“点”上,由群众当主角,让群众走到宣讲舞台中央,已成为李沧区宣讲活动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李沧区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和形式,着力推动宣讲工作高质高效运行,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不断发展壮大理论宣讲队伍,在全区广泛开展宣讲活动,推动理论宣讲浸润民心,在新时代宣讲工作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李沧区发挥宣讲队伍作用,完善“8+2”基层宣讲队伍架构,组织宣讲队伍结合本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宣讲体系的作用,引导干部群众更深刻地领会精神实质。以群众为宣讲主体,鼓励群众上讲台、当主角,讲好、讲活身边的先进典型故事和志愿服务故事等,激发居民热爱家乡、建设李沧的巨大热情和能量。
  在广泛开展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街道、进校园、进网站活动的同时,李沧区集中力量到社区、商圈、民办学校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宣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深入宣传、广泛普及和丰富实践,全面提升基层宣讲覆盖面和参与度。
  形式有创造力,才能让宣讲聚人气。李沧区将宣讲与歌曲、话剧、情景剧等文艺活动相结合,借助文艺作品的力量,以生动活泼、深入人心的方式传播政策理论。结合互联网拓宽传播渠道,通过拍摄宣讲视频等形式为宣讲工作注入新活力,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引导群众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重宣讲与实践的灵活“相加”,与文明实践相结合提升宣讲力度,形成理论“赶大集”、知识“接地气”的良好机制,推动宣讲场所向街道社区、屋场院落等生产生活一线延伸。李沧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以“五有”志愿服务为载体,融合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在理论宣讲中同步开展志愿服务大集和公益大集等活动,聚焦服务群众,动员广泛参与。
  群众想听什么,宣讲就讲什么。李沧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各类政策理论宣讲、科学知识宣讲、文化宣讲等,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区积极链接资源,不同行业部门以多元化的宣讲方式向群众普及专业技能知识、生活常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等,为居民群众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宣讲质效。
  举旗定向强宣讲,躬身力行树新风。李沧区将不断健全理论宣讲工作制度保障、丰富理论宣讲内容、创新理论宣讲工作形式,巩固拓展理论宣讲成果,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营造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引领发展。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丁 之


  三十年如一日,坐着轮椅“走”在公益路上的“新时代雷锋”王春华;在工作之余开展爱心助老活动的“山东好人”李沧巴士驾驶员董述飞;创办“爱心工作室”,带领107名志愿者扶老助残的鲍秀兰……日前,青岛市李沧区广泛开展百姓主题宣讲活动,以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在距离群众最近的“点”上,由群众当主角,让群众走到宣讲舞台中央,已成为李沧区宣讲活动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李沧区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和形式,着力推动宣讲工作高质高效运行,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不断发展壮大理论宣讲队伍,在全区广泛开展宣讲活动,推动理论宣讲浸润民心,在新时代宣讲工作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李沧区发挥宣讲队伍作用,完善“8+2”基层宣讲队伍架构,组织宣讲队伍结合本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宣讲体系的作用,引导干部群众更深刻地领会精神实质。以群众为宣讲主体,鼓励群众上讲台、当主角,讲好、讲活身边的先进典型故事和志愿服务故事等,激发居民热爱家乡、建设李沧的巨大热情和能量。
  在广泛开展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街道、进校园、进网站活动的同时,李沧区集中力量到社区、商圈、民办学校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宣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深入宣传、广泛普及和丰富实践,全面提升基层宣讲覆盖面和参与度。
  形式有创造力,才能让宣讲聚人气。李沧区将宣讲与歌曲、话剧、情景剧等文艺活动相结合,借助文艺作品的力量,以生动活泼、深入人心的方式传播政策理论。结合互联网拓宽传播渠道,通过拍摄宣讲视频等形式为宣讲工作注入新活力,让“云上宣讲”有声有色,引导群众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重宣讲与实践的灵活“相加”,与文明实践相结合提升宣讲力度,形成理论“赶大集”、知识“接地气”的良好机制,推动宣讲场所向街道社区、屋场院落等生产生活一线延伸。李沧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以“五有”志愿服务为载体,融合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在理论宣讲中同步开展志愿服务大集和公益大集等活动,聚焦服务群众,动员广泛参与。
  群众想听什么,宣讲就讲什么。李沧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各类政策理论宣讲、科学知识宣讲、文化宣讲等,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区积极链接资源,不同行业部门以多元化的宣讲方式向群众普及专业技能知识、生活常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等,为居民群众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宣讲质效。
  举旗定向强宣讲,躬身力行树新风。李沧区将不断健全理论宣讲工作制度保障、丰富理论宣讲内容、创新理论宣讲工作形式,巩固拓展理论宣讲成果,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营造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