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成立
2024-05-0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白晓 通讯员 刘长安 报道
本报青岛讯 4月24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自贸片区举办。本次活动由青岛自贸片区联合济南、烟台片区举办,活动上,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成立,首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供需清单》发布。这是继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工作之后,山东自贸区在知识产权合作上的又一里程碑。
据介绍,该联盟成立运营后,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产业释放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搭建知识产权成果供需对接桥梁纽带,促进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协同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知识产权与人才、科技和资本等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并提供全链条的闭环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目前,该联盟已招募82家成员,初步搭建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投融资本)+服务机构”的综合平台联盟机制。
青岛自贸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纪晓龙表示,联盟将及时倾听了解企业和基层的诉求,总结、宣介典型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专利下“书架”上“货架”,架起供需对接“信息桥”,开通转化“直通车”,为创新“企业出题+院校答题+市场阅卷”的路径踏出坚实的步伐。
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供需清单》,其中汇集高校成果38项、企业需求33项、意向合作项目21个,涵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7个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意向合作项目市场价值总和预计超亿元,部分单个项目市场价值达2000万元,为山东自贸区专利成果的本地转化和异地转化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活动中,青岛自贸片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发布。该平台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集聚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服务要素,设置“创造区”“转化站”“保护地”“服务厅”四大主要功能板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数智化水平。
青岛自贸片区将不断深化山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之间的交流,加强政企校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畅通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渠道,让更多专利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
本报青岛讯 4月24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自贸片区举办。本次活动由青岛自贸片区联合济南、烟台片区举办,活动上,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成立,首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供需清单》发布。这是继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工作之后,山东自贸区在知识产权合作上的又一里程碑。
据介绍,该联盟成立运营后,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产业释放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搭建知识产权成果供需对接桥梁纽带,促进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协同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知识产权与人才、科技和资本等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并提供全链条的闭环服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目前,该联盟已招募82家成员,初步搭建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投融资本)+服务机构”的综合平台联盟机制。
青岛自贸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纪晓龙表示,联盟将及时倾听了解企业和基层的诉求,总结、宣介典型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专利下“书架”上“货架”,架起供需对接“信息桥”,开通转化“直通车”,为创新“企业出题+院校答题+市场阅卷”的路径踏出坚实的步伐。
山东自贸区专利转移转化联盟发布首批《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供需清单》,其中汇集高校成果38项、企业需求33项、意向合作项目21个,涵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7个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意向合作项目市场价值总和预计超亿元,部分单个项目市场价值达2000万元,为山东自贸区专利成果的本地转化和异地转化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活动中,青岛自贸片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发布。该平台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集聚包括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服务要素,设置“创造区”“转化站”“保护地”“服务厅”四大主要功能板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解决方案,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数智化水平。
青岛自贸片区将不断深化山东自贸区三个片区之间的交流,加强政企校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畅通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渠道,让更多专利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