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窗
我的“三自读书法”
2024-04-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郑连根
自发阅读
我这里提到的“三自”指的就是自发、自觉和自律。
自发,就意味着不是被动的,不是为了应试而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证而读书,而是自主的源于兴趣所进行的超功利的阅读。这也是不少作家、学者所提倡的要多读一些“无用”的书。“无用之用才是大用”,这种超功利的阅读对优化你的生命“软件”大有裨益。中国古人讲:“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最重要的事是教育子女,最快乐的就是读书。我读到这两句话的时候就怦然心动,心有戚戚焉。一个人都当爹了,或者当妈了,还把读书看成是最快乐的事,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样的人多了,我们国家的年人均读书量就会逐步被拉高;这样的人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准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没事就想找本书看,这就是真正读书人所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自发阶段。不能自发地读书,光靠考分逼着,爹妈催着,读书显然不会成为最快乐的事。你被动地去做一件事,哪有那么大的快乐,只有自发自主地做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怎么才能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尽快地进入到读书的自发阶段呢?我的经验是:你最好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一两个小时——用来读书,长期坚持。大家要知道,好习惯都是靠不断坚持才能养成的,尤其是在你还没有爱上读书的时候,天天坚持就尤其重要。天天坚持,除了养成习惯外,还能让你发现阅读兴趣。顺着自己的兴趣不断去读,慢慢你就从读书中“开发”出一个诗意的世界,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这个世界也就越来越吸引你,你会感到兴奋不已、欲罢不能。
自觉阅读
自发之后,读书还要进入自觉阶段。自觉是自发的一种深化和提升,是读书的一种新境界。如果自发读书是1.0版本的话,那么自觉阅读就升级到了2.0版本。
读书进入自觉阶段,就可以说你“会读书”了。怎么叫“会”了呢?因为你已能够从书中看出门道,能够从广泛的阅读中加以思考、比较、审视、判断了。你不但能从书中学到具体的知识,增长学问,而且还能运用读书所得,解决自己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书中的知识慢慢地发酵,酿成了美酒,这美酒的名字可以叫见识,也可以叫学养,更可以叫智慧。这个时候,你就拥有了“第三只眼”,你除了两只肉眼外,还会用大量阅读所练就的慧眼来打量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进入自觉阶段之后,读书成了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读书也让你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知识储备不断优化升级。这个时候,坚持读书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难事,因为你尝到甜头,享受到了读书之乐,甚至你已经上了瘾。你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偏好,也有了相当高的甄别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书是你的菜;你也通过大量阅读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知识体系,你再接触到新信息,就能把它们归拢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使之形成信息链条或信息模块,而非信息碎片。这个时候,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有了相当的定力,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不会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会盲目跟风。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潜能被激活了,你不再怨天尤人,也不再郁闷纠结,你开始有了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仿佛走夜路的人看到了北斗星,明确了方向,又像开车的人用上了导航仪,即便到了不熟悉的路段也不担心了。读书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就很不错了。因为读书已与你的生活和生命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你也从读书当中得到了真正的利益,而绝不仅仅是考分或者是一个文凭。可以说,此时读书照亮了你的人生,书中的智慧正逐步嫁接到你的身上,或者说,你也学会了从书中汲取养料,你的生命之树因汲取这些养料而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自律意识
从自发读书到自觉读书,一直都需要自律。自律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干任何事情,要想有所收获,都要学会自律。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有良好的自律精神,“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是真的。过于随便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读书也是如此,自发读书是凭兴趣,自觉读书则意在培养某种专业精神、增强某项专业学养,但不管你处在哪个读书阶段,自律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自律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在自发阶段,自律的侧重点是“贵在坚持”,而在自觉阶段,自律的侧重点则是“挑战自我”。
“贵在坚持”前面已经说到了,就是在读书习惯还没真正养成之前,要每天坚持读书。“挑战自我”指的是,当读书进入自觉阶段后,你就不能仅仅由着自己的性子去阅读了。为什么呢?你若老是读那些不费丝毫力气就能读懂的书,你的头脑就不会得到足够的训练,相当于职业运动员的训练量不足,会影响你的进步。这时,你就要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有一定难度的书籍去读。比如,当你看网络小说看得非常爽,甚至对其套路都非常熟悉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此时或许你就该放一放网络小说,去读一些真正的文学名著了;当你读了大量的小说,已经读得毫不费力,甚至感觉不解渴的时候,那你似乎就该去读一读文言文了,开始,你可能还需要认真看注释,甚至还得看白话翻译,你读得没法像看小说那么快,你可能会感到不爽。这就对了,当读书进入到自觉阶段的时候,自律就体现在要适当地给自己增加难度,然后一步步地去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你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你的水平就在不断提高。文言文读多了,慢慢你就不用看白话翻译,甚至也很少看注释了。那这个时候,你就要丢开白话翻译和注释,直接看原文。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先多看几遍,前后文贯通一下,看能不能理解?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再去查注释,或者查阅字典、词典。这样慢慢积累,看似下的都是笨功夫,可实际上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自发阅读
我这里提到的“三自”指的就是自发、自觉和自律。
自发,就意味着不是被动的,不是为了应试而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证而读书,而是自主的源于兴趣所进行的超功利的阅读。这也是不少作家、学者所提倡的要多读一些“无用”的书。“无用之用才是大用”,这种超功利的阅读对优化你的生命“软件”大有裨益。中国古人讲:“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最重要的事是教育子女,最快乐的就是读书。我读到这两句话的时候就怦然心动,心有戚戚焉。一个人都当爹了,或者当妈了,还把读书看成是最快乐的事,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这样的人多了,我们国家的年人均读书量就会逐步被拉高;这样的人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准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没事就想找本书看,这就是真正读书人所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自发阶段。不能自发地读书,光靠考分逼着,爹妈催着,读书显然不会成为最快乐的事。你被动地去做一件事,哪有那么大的快乐,只有自发自主地做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怎么才能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尽快地进入到读书的自发阶段呢?我的经验是:你最好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一两个小时——用来读书,长期坚持。大家要知道,好习惯都是靠不断坚持才能养成的,尤其是在你还没有爱上读书的时候,天天坚持就尤其重要。天天坚持,除了养成习惯外,还能让你发现阅读兴趣。顺着自己的兴趣不断去读,慢慢你就从读书中“开发”出一个诗意的世界,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这个世界也就越来越吸引你,你会感到兴奋不已、欲罢不能。
自觉阅读
自发之后,读书还要进入自觉阶段。自觉是自发的一种深化和提升,是读书的一种新境界。如果自发读书是1.0版本的话,那么自觉阅读就升级到了2.0版本。
读书进入自觉阶段,就可以说你“会读书”了。怎么叫“会”了呢?因为你已能够从书中看出门道,能够从广泛的阅读中加以思考、比较、审视、判断了。你不但能从书中学到具体的知识,增长学问,而且还能运用读书所得,解决自己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书中的知识慢慢地发酵,酿成了美酒,这美酒的名字可以叫见识,也可以叫学养,更可以叫智慧。这个时候,你就拥有了“第三只眼”,你除了两只肉眼外,还会用大量阅读所练就的慧眼来打量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进入自觉阶段之后,读书成了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读书也让你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知识储备不断优化升级。这个时候,坚持读书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难事,因为你尝到甜头,享受到了读书之乐,甚至你已经上了瘾。你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偏好,也有了相当高的甄别能力,你知道什么样的书是你的菜;你也通过大量阅读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知识体系,你再接触到新信息,就能把它们归拢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使之形成信息链条或信息模块,而非信息碎片。这个时候,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有了相当的定力,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不会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会盲目跟风。
这个时候,你的生命潜能被激活了,你不再怨天尤人,也不再郁闷纠结,你开始有了一种心明眼亮的感觉,仿佛走夜路的人看到了北斗星,明确了方向,又像开车的人用上了导航仪,即便到了不熟悉的路段也不担心了。读书到了这个阶段,应该说就很不错了。因为读书已与你的生活和生命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你也从读书当中得到了真正的利益,而绝不仅仅是考分或者是一个文凭。可以说,此时读书照亮了你的人生,书中的智慧正逐步嫁接到你的身上,或者说,你也学会了从书中汲取养料,你的生命之树因汲取这些养料而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自律意识
从自发读书到自觉读书,一直都需要自律。自律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干任何事情,要想有所收获,都要学会自律。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有良好的自律精神,“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是真的。过于随便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读书也是如此,自发读书是凭兴趣,自觉读书则意在培养某种专业精神、增强某项专业学养,但不管你处在哪个读书阶段,自律都是必需的。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自律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在自发阶段,自律的侧重点是“贵在坚持”,而在自觉阶段,自律的侧重点则是“挑战自我”。
“贵在坚持”前面已经说到了,就是在读书习惯还没真正养成之前,要每天坚持读书。“挑战自我”指的是,当读书进入自觉阶段后,你就不能仅仅由着自己的性子去阅读了。为什么呢?你若老是读那些不费丝毫力气就能读懂的书,你的头脑就不会得到足够的训练,相当于职业运动员的训练量不足,会影响你的进步。这时,你就要有意识地选择那些有一定难度的书籍去读。比如,当你看网络小说看得非常爽,甚至对其套路都非常熟悉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此时或许你就该放一放网络小说,去读一些真正的文学名著了;当你读了大量的小说,已经读得毫不费力,甚至感觉不解渴的时候,那你似乎就该去读一读文言文了,开始,你可能还需要认真看注释,甚至还得看白话翻译,你读得没法像看小说那么快,你可能会感到不爽。这就对了,当读书进入到自觉阶段的时候,自律就体现在要适当地给自己增加难度,然后一步步地去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你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你的水平就在不断提高。文言文读多了,慢慢你就不用看白话翻译,甚至也很少看注释了。那这个时候,你就要丢开白话翻译和注释,直接看原文。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先多看几遍,前后文贯通一下,看能不能理解?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再去查注释,或者查阅字典、词典。这样慢慢积累,看似下的都是笨功夫,可实际上进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