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挺膺担当 向“新”而行

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谱写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新篇章

2024-04-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作为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能否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至关重要。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保护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效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运用,不断为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畅通通道 筑牢基础
快速预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省保护中心依托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大幅缩短了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将原来的16个月缩短至平均55天,仅为普通通道的1/7。预审受理范围覆盖我省“十强”产业,特别是为海洋强省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实支撑。创新开展批量预审试点工作,开通高层次人才预审服务“直通车”,对高质量专利申请实施“专利包”批量预审,实现“打包”授权;深入高校科研一线,与高层次人才面对面交流,集中解答预审服务问题。截至目前,省保护中心高价值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突破1万件,居全国保护中心前列,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利导航 精准定位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利导航在促进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保护中心以服务特色产业、助力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动服务基地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精准实施专利导航项目。通过全景式分析技术分支和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找准产业发展定位,科学支撑产业规划和政府决策,指导创新主体围绕“卡脖子”技术实施有效专利布局,降低研发成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调整研发项目12个,规划专利族群布局23项,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16项。依托省、市专利导航服务体系,与多家机构共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决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盘活专利 多措并举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省保护中心以多元化方式推动专利成果转化落地。深度调研和挖掘创新主体的优质专利成果,强化省市合作,推动校企专利转移转让交易,与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2023年度专利拍卖活动,促成遴选自山东大学等创新主体的12件高质量专利成交,交易金额达318万元。同时,结合高层次人才服务和发明专利批量预审等工作,深入科研一线,开展“知识产权进高校暨专利盘活”活动,面对面解决专利转化中的卡点堵点,推动一批校企转移转化协议现场签约,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破题数据 保护创新
探索知识产权新领域

  省保护中心勇于担当,探索数据知识产权新领域。全面承担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严守“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机构”职责,组建专业化审查队伍,在全国率先实践“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合法合规性+智力成果属性+实用属性”审查规则,创新制定数据知识产权许可和质押备案程序,为数据知识产权流通、交易、创新利用和价值实现打牢制度基础。2023年8月8日,颁发山东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现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69件,发放登记证书100张,存证393件,开展全省数据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备案,实现许可金额130余万元。面向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良好生态;牵头制订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确权服务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为数据创新主体获得权属清晰、保障有力、流通有序的数据权益提供参考。
  省保护中心将自觉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以奋进姿态、坚实步履,勇担重任,向“新”而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省贡献力量,奋力谱写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作为支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能否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至关重要。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保护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效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和运用,不断为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畅通通道 筑牢基础
快速预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省保护中心依托快速预审“绿色通道”,大幅缩短了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将原来的16个月缩短至平均55天,仅为普通通道的1/7。预审受理范围覆盖我省“十强”产业,特别是为海洋强省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实支撑。创新开展批量预审试点工作,开通高层次人才预审服务“直通车”,对高质量专利申请实施“专利包”批量预审,实现“打包”授权;深入高校科研一线,与高层次人才面对面交流,集中解答预审服务问题。截至目前,省保护中心高价值发明专利授权量已突破1万件,居全国保护中心前列,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利导航 精准定位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利导航在促进产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保护中心以服务特色产业、助力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动服务基地建设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精准实施专利导航项目。通过全景式分析技术分支和细分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找准产业发展定位,科学支撑产业规划和政府决策,指导创新主体围绕“卡脖子”技术实施有效专利布局,降低研发成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调整研发项目12个,规划专利族群布局23项,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16项。依托省、市专利导航服务体系,与多家机构共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决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盘活专利 多措并举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省保护中心以多元化方式推动专利成果转化落地。深度调研和挖掘创新主体的优质专利成果,强化省市合作,推动校企专利转移转让交易,与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举办2023年度专利拍卖活动,促成遴选自山东大学等创新主体的12件高质量专利成交,交易金额达318万元。同时,结合高层次人才服务和发明专利批量预审等工作,深入科研一线,开展“知识产权进高校暨专利盘活”活动,面对面解决专利转化中的卡点堵点,推动一批校企转移转化协议现场签约,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破题数据 保护创新
探索知识产权新领域

  省保护中心勇于担当,探索数据知识产权新领域。全面承担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严守“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机构”职责,组建专业化审查队伍,在全国率先实践“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合法合规性+智力成果属性+实用属性”审查规则,创新制定数据知识产权许可和质押备案程序,为数据知识产权流通、交易、创新利用和价值实现打牢制度基础。2023年8月8日,颁发山东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现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69件,发放登记证书100张,存证393件,开展全省数据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备案,实现许可金额130余万元。面向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培育数据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良好生态;牵头制订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确权服务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为数据创新主体获得权属清晰、保障有力、流通有序的数据权益提供参考。
  省保护中心将自觉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以奋进姿态、坚实步履,勇担重任,向“新”而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知识产权强省贡献力量,奋力谱写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