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海阳大秧歌迸发新风采

2024-03-01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修莉 报道
  本报海阳讯 “只要走出海阳,我们代表的就不仅是龙腾秧歌,更是海阳大秧歌。这是我们海阳独有的民俗文化,必须把它发扬光大!”2月24日晚9点,山西平鲁街头,刚刚结束海阳大秧歌表演的“姜小欠”,赶忙从同伴手中接过正在直播的手机设备。一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演出,汗珠接二连三落下来,妆花了,衣服湿透了,顾不上擦一把,“姜小欠”激动地回答着直播间近5000名网友的问题。
  “姜小欠”本名姜琨,是海阳龙腾秧歌艺术团的成员,在抖音平台,他拥有8.5万粉丝,“一名海阳大秧歌爱好者!弘扬民族文化从我做起!”这是他的主页简介。对于诸多和“姜小欠”一样的“发烧友”来说,海阳大秧歌是600年时光沉淀的瑰宝,是值得传承的民俗。
  “咚咚锵咚咚锵”铿锵的锣鼓点一起,身为领头大夫的“姜小欠”口衔哨子,手执令旗和拂尘,带领腰鼓、花扇等约80人的队伍又入场了。现场,观众跷起脚,抻着脖,使劲儿张望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把宽阔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这里有我们山西平鲁的踢鼓秧歌,还有来自山东海阳的大秧歌。从山东到山西,跨越千里,我从不同的秧歌表演中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和交流。海阳大秧歌扭出了海阳人的精气神,看得我热血沸腾。”平鲁市民孙兰说。
  在“姜小欠”带队去山西演出的同时,龙腾秧歌艺术团其他队员正忙于全国各地的演出活动。“23日,家里的队员分两队,分别去烟台和威海演出。威海演出后,还要出发到山西长治参加活动。”龙腾秧歌艺术团团长荆志敏的手机上,记录着满满的行程。
  “为了一睹海阳大秧歌的风采专程过来,现场看真的超燃。”“振奋人心的鼓点、热血沸腾的表演,看得人激情澎湃……”无论扭到哪里,观众的一句句肺腑之言,都是海阳大秧歌独特魅力的充分展现。
  海阳大秧歌要想扭得好、扭出精髓,并非朝夕之功。“我们各小队队长经常向国家级传承人‘取经’,坚持海阳大秧歌原生态传承。”荆志敏介绍,没有演出安排的时候,秧歌队几乎每晚在东南装饰城彩排、练习、给新队员教学,“队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还在上学,他们挤出业余时间,靠着情怀坚持,这让我很感动。”
  近年来,海阳市高度重视海阳大秧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创新秧歌宣传、秧歌展演、课堂讲学等形式,多方位全面促进海阳大秧歌的繁荣发展。去年12月,海阳“大秧歌进校园”主题晚会成功举办,一群萌娃表演起来动作娴熟,有板有眼,惟妙惟肖,成为全场的焦点。
  眼下,海阳各镇区街道都有了自己的秧歌队伍,全市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统筹调度,在民间舞专家张荫松、本土大秧歌专家于春华及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600年历史的海阳大秧歌正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崭新的风采。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修莉 报道
  本报海阳讯 “只要走出海阳,我们代表的就不仅是龙腾秧歌,更是海阳大秧歌。这是我们海阳独有的民俗文化,必须把它发扬光大!”2月24日晚9点,山西平鲁街头,刚刚结束海阳大秧歌表演的“姜小欠”,赶忙从同伴手中接过正在直播的手机设备。一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演出,汗珠接二连三落下来,妆花了,衣服湿透了,顾不上擦一把,“姜小欠”激动地回答着直播间近5000名网友的问题。
  “姜小欠”本名姜琨,是海阳龙腾秧歌艺术团的成员,在抖音平台,他拥有8.5万粉丝,“一名海阳大秧歌爱好者!弘扬民族文化从我做起!”这是他的主页简介。对于诸多和“姜小欠”一样的“发烧友”来说,海阳大秧歌是600年时光沉淀的瑰宝,是值得传承的民俗。
  “咚咚锵咚咚锵”铿锵的锣鼓点一起,身为领头大夫的“姜小欠”口衔哨子,手执令旗和拂尘,带领腰鼓、花扇等约80人的队伍又入场了。现场,观众跷起脚,抻着脖,使劲儿张望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把宽阔的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这里有我们山西平鲁的踢鼓秧歌,还有来自山东海阳的大秧歌。从山东到山西,跨越千里,我从不同的秧歌表演中看到了文化的差异和交流。海阳大秧歌扭出了海阳人的精气神,看得我热血沸腾。”平鲁市民孙兰说。
  在“姜小欠”带队去山西演出的同时,龙腾秧歌艺术团其他队员正忙于全国各地的演出活动。“23日,家里的队员分两队,分别去烟台和威海演出。威海演出后,还要出发到山西长治参加活动。”龙腾秧歌艺术团团长荆志敏的手机上,记录着满满的行程。
  “为了一睹海阳大秧歌的风采专程过来,现场看真的超燃。”“振奋人心的鼓点、热血沸腾的表演,看得人激情澎湃……”无论扭到哪里,观众的一句句肺腑之言,都是海阳大秧歌独特魅力的充分展现。
  海阳大秧歌要想扭得好、扭出精髓,并非朝夕之功。“我们各小队队长经常向国家级传承人‘取经’,坚持海阳大秧歌原生态传承。”荆志敏介绍,没有演出安排的时候,秧歌队几乎每晚在东南装饰城彩排、练习、给新队员教学,“队员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还在上学,他们挤出业余时间,靠着情怀坚持,这让我很感动。”
  近年来,海阳市高度重视海阳大秧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创新秧歌宣传、秧歌展演、课堂讲学等形式,多方位全面促进海阳大秧歌的繁荣发展。去年12月,海阳“大秧歌进校园”主题晚会成功举办,一群萌娃表演起来动作娴熟,有板有眼,惟妙惟肖,成为全场的焦点。
  眼下,海阳各镇区街道都有了自己的秧歌队伍,全市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统筹调度,在民间舞专家张荫松、本土大秧歌专家于春华及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600年历史的海阳大秧歌正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崭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