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2-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中共菏泽市定陶区委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在提高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上下功夫,坚持立足发展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找准主攻方向,以“定陶之为”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现代化富美大市新区建设新篇章。
突出聚链成群
共育重点产业链发展生态
  定陶区坚持将“工业强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招商引资、建链强链补链上持续发力,以全市首家本土上市企业山东赛托生物为链主,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甾体药物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以世界500强上海复星医药山东二叶为链主,构建起从中间体、原料药到成品制剂的完整抗生素药物产业链,以总投资58亿元的华泽高端纤维新材料项目为链主,形成了集尼龙、印染、后整理、高端面料、品牌服装加工于一体的完整的高端纤维智能制造产业链。同时,持续深耕新材料产业,持续推进电磁屏蔽材料、集成电路板新材料、医用新材料等产业链延长完善,各产业链之间相互关联、衔接、协同,形成了“串点成线、聚线成网”的链式发展格局。
深化创智赋能
数字变革推动提质增效
  定陶区坚持将技术改造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刚性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设完成5G基站159个,万兆无源光网络端口数量达3.67万个,实现主城区和各产业园区5G全覆盖,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山东二叶无菌粉针剂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为全市两个省级数字化车间之一。推动近30家规上企业与高校建立人才技术合作关系,道尔新材料刘志辉成功申报“泰山创业人才”,与同领域“万人计划”专家刘峣、泰山学者徐锡金等一批高端人才,形成了“一万人、三泰山”的人才集聚格局。用心用力引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其在细分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占据一席之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瞪羚”企业6家。
致力贴心服务
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如鱼得水的良好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定陶区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程”,创新建立一企一策定制“政策服务包”、重要经济决策企业家咨询、为企业配备“编外副总”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实现了由全面落实普惠性政策到量身定制个性化支持的突破。健全完善项目预评审、后评估和退出等管控机制,对招商企业从创新研发能力、产品市场稳定性、能耗水平等近30项评审指标进行预评审,对长期停工停产的项目、厂房或者效益长期低下的企业加大力度盘活提效。精心制定包含98项政策的涉企服务手册,推出24套贷款金融支持产品,全力打好减费、补贴、奖励组合拳。
推进作风转变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定陶区坚持将转变工作作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落实菏泽市委《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坚持在“重点一线”中锤炼推动发展能力,全体区委常委、人大、政协正职到镇街任工作大队大队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帮包11个镇街36家重点企业,15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担任“编外副总”,97个部门单位647名机关干部在村社一线组建工作队,使广大干部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推动发展的才能。坚持在“督查督办”中培养超强执行能力,健全完善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机制,由县级领导带队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立行立办,养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良好作风。坚持在“实绩用人”中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实干实绩作为干部优先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树优的首要条件,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事争一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中共菏泽市定陶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中共菏泽市定陶区委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在提高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上下功夫,坚持立足发展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找准主攻方向,以“定陶之为”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现代化富美大市新区建设新篇章。
突出聚链成群
共育重点产业链发展生态
  定陶区坚持将“工业强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招商引资、建链强链补链上持续发力,以全市首家本土上市企业山东赛托生物为链主,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甾体药物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以世界500强上海复星医药山东二叶为链主,构建起从中间体、原料药到成品制剂的完整抗生素药物产业链,以总投资58亿元的华泽高端纤维新材料项目为链主,形成了集尼龙、印染、后整理、高端面料、品牌服装加工于一体的完整的高端纤维智能制造产业链。同时,持续深耕新材料产业,持续推进电磁屏蔽材料、集成电路板新材料、医用新材料等产业链延长完善,各产业链之间相互关联、衔接、协同,形成了“串点成线、聚线成网”的链式发展格局。
深化创智赋能
数字变革推动提质增效
  定陶区坚持将技术改造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刚性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建设完成5G基站159个,万兆无源光网络端口数量达3.67万个,实现主城区和各产业园区5G全覆盖,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山东二叶无菌粉针剂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为全市两个省级数字化车间之一。推动近30家规上企业与高校建立人才技术合作关系,道尔新材料刘志辉成功申报“泰山创业人才”,与同领域“万人计划”专家刘峣、泰山学者徐锡金等一批高端人才,形成了“一万人、三泰山”的人才集聚格局。用心用力引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其在细分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占据一席之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瞪羚”企业6家。
致力贴心服务
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如鱼得水的良好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定陶区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程”,创新建立一企一策定制“政策服务包”、重要经济决策企业家咨询、为企业配备“编外副总”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实现了由全面落实普惠性政策到量身定制个性化支持的突破。健全完善项目预评审、后评估和退出等管控机制,对招商企业从创新研发能力、产品市场稳定性、能耗水平等近30项评审指标进行预评审,对长期停工停产的项目、厂房或者效益长期低下的企业加大力度盘活提效。精心制定包含98项政策的涉企服务手册,推出24套贷款金融支持产品,全力打好减费、补贴、奖励组合拳。
推进作风转变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定陶区坚持将转变工作作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全面落实菏泽市委《关于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的20条意见》,坚持在“重点一线”中锤炼推动发展能力,全体区委常委、人大、政协正职到镇街任工作大队大队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别帮包11个镇街36家重点企业,15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担任“编外副总”,97个部门单位647名机关干部在村社一线组建工作队,使广大干部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推动发展的才能。坚持在“督查督办”中培养超强执行能力,健全完善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机制,由县级领导带队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立行立办,养成说了就算、定了就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良好作风。坚持在“实绩用人”中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实干实绩作为干部优先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树优的首要条件,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事争一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中共菏泽市定陶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