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探微

2023-12-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庞爱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材内容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加强革命传统等重大主题教育。而讴歌革命精神是初中历史教育中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
  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突出革命精神的传承,铸魂育人,将初中历史课与革命精神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初中阶段的革命精神主题教育重点就是通过革命文化的整体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国精神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现状
  针对初中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现状,笔者组织了菏泽市200多位初中历史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革命精神主题教育还远没有引起一线教师足够的重视,现有革命精神主题教育侧重历史学科教学,不够系统,手段单一,远远不能发挥历史学科应有的德育功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不足;教学观念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教学手段单一等。可见,提升革命精神的德育质量势在必行。
  优化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策略
  德育引领:做好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顶层设计。初中历史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新教材因此特别突出了党的系列革命精神的学习。教学时可以从德育入手,整体设计、系统开展,不局限于某一个章节,既突出每个革命精神的特征、感受时代的最强音,也让学生领会革命精神的一脉相承,突出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初中历史有关革命精神的学习内容散见于各个章节,教学时应该将相关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开展大单元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革命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而且让学生掌握革命文化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大单元教学是系统开展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不仅适用于复习课,也适用于新授课。
  学科融合:开展革命精神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八上第四单元至八下第一单元的内容,各环节渗透革命精神主题。先进行革命精神大单元整体设计,过程努力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再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等几个专题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按教科书时空顺序分析革命时期成败原因,归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需要历史教师与相关课程教师合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素养进行评价;联系语文学科,从历史的角度开展“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精神文本”解读活动,增进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学习先进文化,铸就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厚植红色基因,增强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育人效果。
  崇尚英雄:讲好历史人物的故事。钱穆先生说,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辅。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教师不仅应该讲历史故事,还要把故事讲好。张汉林教授认为:“其意义不在于情节如何曲折反复,细节如何生动感人,人物个性如何鲜明,而在于揭示故事的意义。故事的意义,取决于故事的背景与主题。”历史教学可以按照“红色主题教育”规划,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把课前几分钟作为“红色故事”专题演讲时间,并举办多场“红色故事”演讲会等。
  用好红色资源: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进行革命精神主题教育,身边就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比如菏泽市有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菏泽市烈士陵园、菏泽市博物馆、菏泽警察博物馆等场馆,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的重要资源。可以采用绘红色江山、开红色讲堂、祭红色英烈、做红色先锋、演红色剧目、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写红色文章、观红色影视、讲红色故事、展红色书画等主题教育形式,通过红色主题教育,让学生重温一段段红色历史,牢记初心使命,铭记建党伟业,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革命精神主题教育并非照本宣科、填鸭灌输。为避免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使革命理想信念深入人心,应重视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凝聚力量。通过开展与红色主题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游览红色圣地”“重走红色征程”等社会实践活动“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同学们在活动体验中厚植情怀、洗礼精神、升华思想,将革命精神中的积极内涵作为现代化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
  初高中历史革命精神教学一体化。革命精神不仅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课程是对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继承与发展,但学习目标与方法都有较大差别。初中教材注重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趣味性,兼顾历史发生的基本背景原因及影响;高中历史教材对许多历史过程点到为止,理论性强,侧重历史发生的背景原因认识及影响。革命精神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差异,实现有效衔接和过渡。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开展初高中革命精神教学一体化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好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立德树人,把红色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中,是历史教育者的责任。
  (作者单位:菏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庞爱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材内容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加强革命传统等重大主题教育。而讴歌革命精神是初中历史教育中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
  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突出革命精神的传承,铸魂育人,将初中历史课与革命精神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初中阶段的革命精神主题教育重点就是通过革命文化的整体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国精神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现状
  针对初中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现状,笔者组织了菏泽市200多位初中历史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革命精神主题教育还远没有引起一线教师足够的重视,现有革命精神主题教育侧重历史学科教学,不够系统,手段单一,远远不能发挥历史学科应有的德育功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不足;教学观念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教学手段单一等。可见,提升革命精神的德育质量势在必行。
  优化初中历史课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策略
  德育引领:做好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顶层设计。初中历史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新教材因此特别突出了党的系列革命精神的学习。教学时可以从德育入手,整体设计、系统开展,不局限于某一个章节,既突出每个革命精神的特征、感受时代的最强音,也让学生领会革命精神的一脉相承,突出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初中历史有关革命精神的学习内容散见于各个章节,教学时应该将相关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开展大单元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革命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而且让学生掌握革命文化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大单元教学是系统开展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不仅适用于复习课,也适用于新授课。
  学科融合:开展革命精神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八上第四单元至八下第一单元的内容,各环节渗透革命精神主题。先进行革命精神大单元整体设计,过程努力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再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等几个专题归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按教科书时空顺序分析革命时期成败原因,归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需要历史教师与相关课程教师合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素养进行评价;联系语文学科,从历史的角度开展“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精神文本”解读活动,增进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学习先进文化,铸就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厚植红色基因,增强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育人效果。
  崇尚英雄:讲好历史人物的故事。钱穆先生说,历史讲人事,人事该以人为主,事为辅。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德育教育质量,教师不仅应该讲历史故事,还要把故事讲好。张汉林教授认为:“其意义不在于情节如何曲折反复,细节如何生动感人,人物个性如何鲜明,而在于揭示故事的意义。故事的意义,取决于故事的背景与主题。”历史教学可以按照“红色主题教育”规划,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把课前几分钟作为“红色故事”专题演讲时间,并举办多场“红色故事”演讲会等。
  用好红色资源: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进行革命精神主题教育,身边就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比如菏泽市有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菏泽市烈士陵园、菏泽市博物馆、菏泽警察博物馆等场馆,是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的重要资源。可以采用绘红色江山、开红色讲堂、祭红色英烈、做红色先锋、演红色剧目、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写红色文章、观红色影视、讲红色故事、展红色书画等主题教育形式,通过红色主题教育,让学生重温一段段红色历史,牢记初心使命,铭记建党伟业,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革命精神主题教育并非照本宣科、填鸭灌输。为避免德育教育流于形式,使革命理想信念深入人心,应重视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凝聚力量。通过开展与红色主题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游览红色圣地”“重走红色征程”等社会实践活动“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同学们在活动体验中厚植情怀、洗礼精神、升华思想,将革命精神中的积极内涵作为现代化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
  初高中历史革命精神教学一体化。革命精神不仅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课程是对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继承与发展,但学习目标与方法都有较大差别。初中教材注重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趣味性,兼顾历史发生的基本背景原因及影响;高中历史教材对许多历史过程点到为止,理论性强,侧重历史发生的背景原因认识及影响。革命精神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差异,实现有效衔接和过渡。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开展初高中革命精神教学一体化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好革命精神主题教育,立德树人,把红色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中,是历史教育者的责任。
  (作者单位:菏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