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向海揽“风”借“光”生“金”逐“绿”前行

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烟台实践”

2023-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刘虎 马学利

  向海揽“风”,借“光”生“金”,逐“绿”前行。烟台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积极发展核能、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
  清洁能源是区域发展“换道超车”的路径选择,烟台市规划布局了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一谷一区一港”3个特色产业园区,以及长岛国际零碳岛,推动产业链集聚化、链条式发展。
  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网枢纽作用,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服务风电、光伏发电等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渔光互补、海洋牧场等一系列电能示范项目,推动建设了一批“双碳”标志性示范引领工程,向“新”发力,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烟台在清洁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五个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全省第一、实现全国第一次商用核能供暖,发出全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第一度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
  目前,烟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1243万千瓦,居山东省首位,占地区总发电装机的55.67%。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助推作用。
  在国网烟台供电公司支持下,烟台市探索建立“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交互补充,为能源稳定供应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目前,烟台已有9座储能电站投入运行,烟台电网储能容量达到454兆瓦/908兆瓦时,2023年,烟台电网通过调用储能设施,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7507万千瓦时。
  □刘虎 马学利

  向海揽“风”,借“光”生“金”,逐“绿”前行。烟台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积极发展核能、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
  清洁能源是区域发展“换道超车”的路径选择,烟台市规划布局了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一谷一区一港”3个特色产业园区,以及长岛国际零碳岛,推动产业链集聚化、链条式发展。
  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网枢纽作用,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联动,服务风电、光伏发电等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渔光互补、海洋牧场等一系列电能示范项目,推动建设了一批“双碳”标志性示范引领工程,向“新”发力,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烟台在清洁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五个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全省第一、实现全国第一次商用核能供暖,发出全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第一度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
  目前,烟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1243万千瓦,居山东省首位,占地区总发电装机的55.67%。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助推作用。
  在国网烟台供电公司支持下,烟台市探索建立“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交互补充,为能源稳定供应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目前,烟台已有9座储能电站投入运行,烟台电网储能容量达到454兆瓦/908兆瓦时,2023年,烟台电网通过调用储能设施,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7507万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