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做实专项监督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11-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宁 王洁
“‘黄金19条’‘分阶段施工许可’等政策推出,让我们临工重机新能源矿山成套设备数字化工厂项目实现‘四证齐发’,真正帮我们企业省时、提速、增效!”为靶向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济南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高质量的重要抓手,制发《关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细化8个方面26项具体措施,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运用嵌入式、驻点式、下沉式“监督+服务”方式,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今年以来,济南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政治监督为统领,以日常监督为依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系统、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监督、专项整治,有力保障了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济南珍池旧时常有鸭子在此戏水捕食,俗称“鸭子湾”,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珍池水源被阻断,昔日的一方清池也逐渐浑浊。济南市纪委监委以水资源领域专项监督为有力抓手,护航生态环境,采取“专项+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下沉式监督、嵌入式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编制《济南市十大泉群景观提升保护规划》,对珍池进行保护性修复。如今的珍池,小巷整洁通畅,昔日《老残游记》中所描述的“鸭子湾”已涅槃重生,再度焕发古泉风貌。
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召开,其中济南市槐荫区、长清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历下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对济南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济南开展专项监督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链条粮食减损等领域,济南市纪委监委聚焦问题靶向,结合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选择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水资源、山石资源、交通运输领域等小切口,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监督、专项整治工作10余项。
济南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监督,推动了重大战略落实落地,保障了“强省会”建设加快实施,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营造了干事创业政治生态,为济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1—10月,济南市纪委监委跟进监督、全面护航全市1849个重大项目落地落实、达产达效,112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96%,居全省第一,其中省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一;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共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32起423人,1—10月市纪委监委接收涉及农村干部检举控告量同比下降17.7%。
为切实提高专项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济南制定了《济南市纪委监委机关专项监督立项工作规范(试行)》,明确事前调研、可行性分析、会商研判等选题要求,规范立项申报、审核签批、统筹备案等立项步骤,有效确保了专项监督科学精准、规范有序。
“我们在专项监督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立项式’选题、‘协作式’攻坚、‘跟踪式’问效的专项监督推进模式。”济南市纪委监委还将专项监督作为探索深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实践平台,构建牵头部门、实施主体、协作单位联动机制,对外健全同职能部门“联席会商、联动督导、联合治理”机制,推动专项监督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内外协同。
为确保专项工作走深走实,济南市纪委监委在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检查督导,结束后进行系统复盘评估并形成专题报告报常委会审议,每年度组织全市专项监督创新案例申报评选活动。
“在专项监督中,我们坚持查处突出问题和推动源头治理相结合、阶段性整治和常态长效管理相统一,以‘全周期管理’方式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工作闭环,实现系统治、治系统的监督效果,推动专项监督标本兼治。”济南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李海燕说。
“‘黄金19条’‘分阶段施工许可’等政策推出,让我们临工重机新能源矿山成套设备数字化工厂项目实现‘四证齐发’,真正帮我们企业省时、提速、增效!”为靶向解决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济南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高质量的重要抓手,制发《关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细化8个方面26项具体措施,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运用嵌入式、驻点式、下沉式“监督+服务”方式,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今年以来,济南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政治监督为统领,以日常监督为依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系统、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监督、专项整治,有力保障了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济南珍池旧时常有鸭子在此戏水捕食,俗称“鸭子湾”,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珍池水源被阻断,昔日的一方清池也逐渐浑浊。济南市纪委监委以水资源领域专项监督为有力抓手,护航生态环境,采取“专项+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下沉式监督、嵌入式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编制《济南市十大泉群景观提升保护规划》,对珍池进行保护性修复。如今的珍池,小巷整洁通畅,昔日《老残游记》中所描述的“鸭子湾”已涅槃重生,再度焕发古泉风貌。
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召开,其中济南市槐荫区、长清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历下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对济南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济南开展专项监督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链条粮食减损等领域,济南市纪委监委聚焦问题靶向,结合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选择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水资源、山石资源、交通运输领域等小切口,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监督、专项整治工作10余项。
济南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监督,推动了重大战略落实落地,保障了“强省会”建设加快实施,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营造了干事创业政治生态,为济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1—10月,济南市纪委监委跟进监督、全面护航全市1849个重大项目落地落实、达产达效,112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96%,居全省第一,其中省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一;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共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32起423人,1—10月市纪委监委接收涉及农村干部检举控告量同比下降17.7%。
为切实提高专项监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济南制定了《济南市纪委监委机关专项监督立项工作规范(试行)》,明确事前调研、可行性分析、会商研判等选题要求,规范立项申报、审核签批、统筹备案等立项步骤,有效确保了专项监督科学精准、规范有序。
“我们在专项监督过程中,探索形成了‘立项式’选题、‘协作式’攻坚、‘跟踪式’问效的专项监督推进模式。”济南市纪委监委还将专项监督作为探索深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实践平台,构建牵头部门、实施主体、协作单位联动机制,对外健全同职能部门“联席会商、联动督导、联合治理”机制,推动专项监督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内外协同。
为确保专项工作走深走实,济南市纪委监委在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检查督导,结束后进行系统复盘评估并形成专题报告报常委会审议,每年度组织全市专项监督创新案例申报评选活动。
“在专项监督中,我们坚持查处突出问题和推动源头治理相结合、阶段性整治和常态长效管理相统一,以‘全周期管理’方式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工作闭环,实现系统治、治系统的监督效果,推动专项监督标本兼治。”济南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李海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