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拓宽宣讲阵地 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2023-11-13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刘 爽 刘大省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宁津讯 “俺们都是这附近的,一边学习藤编,一边跟着宣讲员学知识,开了眼界,挺好的!”前不久,在宁津县时集镇历亭北村郑文娟家的小院里,一群人正在听宣讲员讲解新政策,他们对这种宣讲形式给予了好评。
  宁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津讲时刻”宣讲品牌,紧紧围绕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乡村振兴一线落地生根。
  完善宣讲队伍,焕发宣讲活力。宁津县构建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县委党校、县教体局和县文旅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其他镇街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宣讲”格局,完善了集体备课等10余项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理论宣讲水平和理论研究能力。
  优化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宁津县抽调村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手等,组成群众宣讲小分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宣讲”和“群众说理点拨”,让广大群众在“互动宣讲”中增强理解和认同。全面挖掘宁津县特色文化资源,组建文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结合“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等群众文艺汇演和“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百姓大舞台”等活动,开展“文艺宣讲”。依托“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好家庭”和“宁津榜样”等,开展学习宣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
  拓宽宣讲阵地,丰富宣讲体验。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红马甲”和“小板凳”等宣讲小分队,发挥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活动广场和“庭院课堂”等阵地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传播可视化程度高、沉浸感强等优势,通过“学习强国”“津讲时刻”“青春宁津”等线上平台,打造线上宣讲、线上分发、线上传播的生态链,让党的好声音响彻宁津。
  □通讯员 刘 爽 刘大省
   记 者 张海峰 报道
  本报宁津讯 “俺们都是这附近的,一边学习藤编,一边跟着宣讲员学知识,开了眼界,挺好的!”前不久,在宁津县时集镇历亭北村郑文娟家的小院里,一群人正在听宣讲员讲解新政策,他们对这种宣讲形式给予了好评。
  宁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津讲时刻”宣讲品牌,紧紧围绕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乡村振兴一线落地生根。
  完善宣讲队伍,焕发宣讲活力。宁津县构建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县委党校、县教体局和县文旅局等部门各负其责,其他镇街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宣讲”格局,完善了集体备课等10余项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理论宣讲水平和理论研究能力。
  优化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宁津县抽调村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手等,组成群众宣讲小分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微宣讲”和“群众说理点拨”,让广大群众在“互动宣讲”中增强理解和认同。全面挖掘宁津县特色文化资源,组建文艺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结合“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等群众文艺汇演和“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百姓大舞台”等活动,开展“文艺宣讲”。依托“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好家庭”和“宁津榜样”等,开展学习宣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
  拓宽宣讲阵地,丰富宣讲体验。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红马甲”和“小板凳”等宣讲小分队,发挥村民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活动广场和“庭院课堂”等阵地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县融媒体中心传播可视化程度高、沉浸感强等优势,通过“学习强国”“津讲时刻”“青春宁津”等线上平台,打造线上宣讲、线上分发、线上传播的生态链,让党的好声音响彻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