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
2023-11-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李淑英 王淑娟 报道
本报德州讯 近日,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这是该法院实施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判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工作以来,首次以“三合一”模式审理的涉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
德城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由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团队依法组成合议庭。公诉机关指控,2020年8月以来,被告人陈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利用在某酒店从事服务员的便利,收集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某白酒酒瓶、酒瓶盖以及封口拉环带至家中,另在他人处大量收购以上包装材料,自行灌装低廉白酒后,通过殷某某或者自行向刘某某等人销售,共计销售10万余元。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就案件的基本证据进行了出示,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及量刑建议充分发表了意见,庭审规范有序、节奏紧凑。被告人陈某某对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并表示认罪认罚。该案将择期宣判。
近年来,德城区人民法院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自2021年成立知识产权庭以来,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961件,审结2592件。合理搭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该法院组建“全科式”办案团队,包括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全国人大挂职干部、1名退职资深法官、1名人民调解员和2名书记员。由审判经验丰富的退职资深法官作为调解案件骨干,指导人民调解员进行专案调解,2021年至今,调撤率由77.64%上升至81.24%,发改率由1.94%降至0.66%。
发挥诉前调解平台功能,2021年至今,该法院共线上诉前调解知识产权纠纷1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云上审理模式、电子证据平台和司法区块链模块等创新成果,有效缓解了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2021年至今,该法院累计互联网质证、开庭1100余次,线上调解异地当事人纠纷122件,在线审理适用率达92%,在线庭审平均用时35分钟,平均审理周期49天,一审服判息诉率93%,自动履行率75%。
此外,德城区人民法院与检察、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依托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举行定期座谈、专项研讨37次,促进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联动、法律监督与执法司法同行。该法院与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法治服务,深入华鲁恒升等7家创新主体走访调研、专题座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需求12条。
德城区人民法院还邀请企业家参加庭审观摩70余人次,结合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向企业、创新主体发送司法建议7份,解决其在生产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普遍性问题,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法治助力。
通讯员 李淑英 王淑娟 报道
本报德州讯 近日,德州市德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这是该法院实施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审判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工作以来,首次以“三合一”模式审理的涉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
德城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由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团队依法组成合议庭。公诉机关指控,2020年8月以来,被告人陈某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利用在某酒店从事服务员的便利,收集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某白酒酒瓶、酒瓶盖以及封口拉环带至家中,另在他人处大量收购以上包装材料,自行灌装低廉白酒后,通过殷某某或者自行向刘某某等人销售,共计销售10万余元。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就案件的基本证据进行了出示,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及量刑建议充分发表了意见,庭审规范有序、节奏紧凑。被告人陈某某对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并表示认罪认罚。该案将择期宣判。
近年来,德城区人民法院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自2021年成立知识产权庭以来,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961件,审结2592件。合理搭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该法院组建“全科式”办案团队,包括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全国人大挂职干部、1名退职资深法官、1名人民调解员和2名书记员。由审判经验丰富的退职资深法官作为调解案件骨干,指导人民调解员进行专案调解,2021年至今,调撤率由77.64%上升至81.24%,发改率由1.94%降至0.66%。
发挥诉前调解平台功能,2021年至今,该法院共线上诉前调解知识产权纠纷1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云上审理模式、电子证据平台和司法区块链模块等创新成果,有效缓解了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2021年至今,该法院累计互联网质证、开庭1100余次,线上调解异地当事人纠纷122件,在线审理适用率达92%,在线庭审平均用时35分钟,平均审理周期49天,一审服判息诉率93%,自动履行率75%。
此外,德城区人民法院与检察、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依托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举行定期座谈、专项研讨37次,促进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联动、法律监督与执法司法同行。该法院与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法治服务,深入华鲁恒升等7家创新主体走访调研、专题座谈,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需求12条。
德城区人民法院还邀请企业家参加庭审观摩70余人次,结合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向企业、创新主体发送司法建议7份,解决其在生产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普遍性问题,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法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