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跑出铁军“加速度”
济曲快速路六、七标主线桥贯通
2023-10-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通讯员 崔文一 报道
建设中的济宁至曲阜快速路工程。
|
□通讯员 崔文一
记 者 范薇 报道
本报济宁讯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济曲快速路项目六、七标主线桥实现贯通,成为济曲快速路兖州段内首个实现主线桥贯通的项目。
济宁至曲阜快速路工程是济宁市都市区“七横八纵”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宁主城区南上北下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长约44公里。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济曲快速路六、七标主线里程长度3.67公里,主要内容分为主线高架桥、匝道、道路辅路施工。项目建成通车后,对推进济宁都市区快速路网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带动沿线高新区、兖州区、曲阜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半小时”都市区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济宁市“半小时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该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抢抓施工有利时机,对全线工程进行细化分解,实行超饱和作业,4个月完成桩基1118根,3个月完成152个承台、154个预制墩柱、110个现浇墩柱建设,2个月完成3.67公里排水工程,3个月完成3.67公里桥面铺装、11公里护栏。
为满足现场生产需要,该项目科学搭建构件预制场,成功打造预制桥梁构件生产线,不仅使工期变得更为可控,施工人员更是可减少40%。其中,在箱梁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初凝和内模拆除时间,在使用11套外模、8套内模的情况下,单日可生产11片箱梁,近30天连续保持全线单日生产量最大纪录。
该项目自进场以来,先后完成全线首个桩基、首个承台、首个现浇墩柱、首跨钢箱梁、首个桥面铺装、首个排水工程,并在箱梁架设比例和数量上领跑全线,跑出铁军“加速度”。
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桥梁段工程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法。其墩柱、盖梁、箱梁等构件在工场全部预制完成后,再运至施工现场,利用多种起重机械“搭积木”般进行组合吊装、整体装配。
该项目在装配式桥梁建造技术上攻关突破,采用BIM云平台管理模式,对吊装的三十多道工序进行模拟施工流程,不断优化平面布置,对预制、运输、拼装施工全过程打磨优化,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流水作业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立吊装过程实时三维定位监测系统,实时获得墩柱的平面位置、高程、扭转、垂直度信息,确保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
济曲快速路六、七标钢混组合梁共5跨,最大跨度60米,单片最大重120吨,为全线最大跨径钢箱梁。梁段整体组装与焊接直接关系到钢箱梁施工质量与进度,为提高钢箱梁焊接焊缝合格率,项目试验室成立检测小组,对650个焊接点进行抽样调研,通过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测,对人员、材料、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避免了焊缝产生气孔,合格率达到了100%,全力守护焊缝质量。
据了解,项目自开工以来先后获得专利6项、省级工法2项、市级工法3项、省部级以上QC活动成果4项、论文6篇,迎接市级观摩6次,不断塑强基础设施业务核心竞争优势。
记 者 范薇 报道
本报济宁讯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济曲快速路项目六、七标主线桥实现贯通,成为济曲快速路兖州段内首个实现主线桥贯通的项目。
济宁至曲阜快速路工程是济宁市都市区“七横八纵”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宁主城区南上北下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长约44公里。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济曲快速路六、七标主线里程长度3.67公里,主要内容分为主线高架桥、匝道、道路辅路施工。项目建成通车后,对推进济宁都市区快速路网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带动沿线高新区、兖州区、曲阜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半小时”都市区交通圈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济宁市“半小时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该项目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抢抓施工有利时机,对全线工程进行细化分解,实行超饱和作业,4个月完成桩基1118根,3个月完成152个承台、154个预制墩柱、110个现浇墩柱建设,2个月完成3.67公里排水工程,3个月完成3.67公里桥面铺装、11公里护栏。
为满足现场生产需要,该项目科学搭建构件预制场,成功打造预制桥梁构件生产线,不仅使工期变得更为可控,施工人员更是可减少40%。其中,在箱梁生产过程中,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初凝和内模拆除时间,在使用11套外模、8套内模的情况下,单日可生产11片箱梁,近30天连续保持全线单日生产量最大纪录。
该项目自进场以来,先后完成全线首个桩基、首个承台、首个现浇墩柱、首跨钢箱梁、首个桥面铺装、首个排水工程,并在箱梁架设比例和数量上领跑全线,跑出铁军“加速度”。
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桥梁段工程采用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法。其墩柱、盖梁、箱梁等构件在工场全部预制完成后,再运至施工现场,利用多种起重机械“搭积木”般进行组合吊装、整体装配。
该项目在装配式桥梁建造技术上攻关突破,采用BIM云平台管理模式,对吊装的三十多道工序进行模拟施工流程,不断优化平面布置,对预制、运输、拼装施工全过程打磨优化,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流水作业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立吊装过程实时三维定位监测系统,实时获得墩柱的平面位置、高程、扭转、垂直度信息,确保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
济曲快速路六、七标钢混组合梁共5跨,最大跨度60米,单片最大重120吨,为全线最大跨径钢箱梁。梁段整体组装与焊接直接关系到钢箱梁施工质量与进度,为提高钢箱梁焊接焊缝合格率,项目试验室成立检测小组,对650个焊接点进行抽样调研,通过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测,对人员、材料、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避免了焊缝产生气孔,合格率达到了100%,全力守护焊缝质量。
据了解,项目自开工以来先后获得专利6项、省级工法2项、市级工法3项、省部级以上QC活动成果4项、论文6篇,迎接市级观摩6次,不断塑强基础设施业务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