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打造信访问题一站式服务终点站

2023-10-17 作者: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姚文凤 相云

  当群众用信访的方式来表达诉求,除了就信访来处理信访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在日照市岚山区,一起关于“某房产项目和老旧小区道路出行纷争”的顺利解决,巧妙地给出了答案。
  2021年9月,经岚山区第33次城建专题会研究,启动一处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随后各项手续顺利推进。该项目以北是一处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在项目施工中,因沟通渠道不畅,房产方和小区业主间因建设施工、出行道路问题多次发生纠纷。
  一方因生活受到施工需求影响诉求强烈,一方因对土地拥有合法处置权而据理力争,小区业主自发组织到区相关部门反映,眼看矛盾就要升级。
  针对这一问题,岚山区迅速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并改变以往应对群众信访的工作方法。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政策宣传、思想疏导等,找准问题症结,了解矛盾根源,最终将一起群众的“上访”事件转化为部门的“下访”机会,促使双方就出行道路纷争问题从对立转向合作,相互谅解,各让一步,在“共建、共享”的解决方案中实现了互惠共赢。
  思路一变天地宽,方式方法的创新往往能换来事件发展的“柳暗花明”。当前,岚山区创新推行“四必须三落实五步闭环”的初信初访办理工作机制,打造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化解百般事”的一站式服务“终点站”。
  “四必须”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办理责任、跟踪调度、案件审结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效;“三落实”包括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工作专班、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推动初信初访工作深入开展;“五步闭环”则是实施网上登记、约谈告知、调查处理、答复反馈、结案归档等办理程序,确保第一时间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压实首办责任,切实做到办一件、清一件、满意一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岚山区还坚持预在先防在前、紧盯源头,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警机制。实行区级调解组织每半月、镇级每周、村级每天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情况,做到苗头及时发现,矛盾高效化解。
  在虎山镇,以协同共治“三中心一网格”建设为抓手,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推动镇机关干部下沉,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建立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性调解组织、各类调解室,每年化解矛盾纠纷150余件,调解成功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在高兴镇,“幸福来电”向前一步主动了解群众意愿、社会舆情、企业需求,以便直接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问题。在黄墩镇,“小巷管家”成为信访矛盾源头的“显微镜”和化解好帮手,他们及时了解村民诉求,定期开展法律常识巡讲、心理健康巡诊、隐患苗头巡查、矛盾纠纷巡解等活动,不少邻里纠纷在他们的调解下实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姚文凤 相云

  当群众用信访的方式来表达诉求,除了就信访来处理信访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在日照市岚山区,一起关于“某房产项目和老旧小区道路出行纷争”的顺利解决,巧妙地给出了答案。
  2021年9月,经岚山区第33次城建专题会研究,启动一处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随后各项手续顺利推进。该项目以北是一处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在项目施工中,因沟通渠道不畅,房产方和小区业主间因建设施工、出行道路问题多次发生纠纷。
  一方因生活受到施工需求影响诉求强烈,一方因对土地拥有合法处置权而据理力争,小区业主自发组织到区相关部门反映,眼看矛盾就要升级。
  针对这一问题,岚山区迅速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并改变以往应对群众信访的工作方法。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政策宣传、思想疏导等,找准问题症结,了解矛盾根源,最终将一起群众的“上访”事件转化为部门的“下访”机会,促使双方就出行道路纷争问题从对立转向合作,相互谅解,各让一步,在“共建、共享”的解决方案中实现了互惠共赢。
  思路一变天地宽,方式方法的创新往往能换来事件发展的“柳暗花明”。当前,岚山区创新推行“四必须三落实五步闭环”的初信初访办理工作机制,打造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化解百般事”的一站式服务“终点站”。
  “四必须”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办理责任、跟踪调度、案件审结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效;“三落实”包括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工作专班、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推动初信初访工作深入开展;“五步闭环”则是实施网上登记、约谈告知、调查处理、答复反馈、结案归档等办理程序,确保第一时间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压实首办责任,切实做到办一件、清一件、满意一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岚山区还坚持预在先防在前、紧盯源头,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警机制。实行区级调解组织每半月、镇级每周、村级每天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情况,做到苗头及时发现,矛盾高效化解。
  在虎山镇,以协同共治“三中心一网格”建设为抓手,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推动镇机关干部下沉,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建立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性调解组织、各类调解室,每年化解矛盾纠纷150余件,调解成功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在高兴镇,“幸福来电”向前一步主动了解群众意愿、社会舆情、企业需求,以便直接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问题。在黄墩镇,“小巷管家”成为信访矛盾源头的“显微镜”和化解好帮手,他们及时了解村民诉求,定期开展法律常识巡讲、心理健康巡诊、隐患苗头巡查、矛盾纠纷巡解等活动,不少邻里纠纷在他们的调解下实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