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青岛市崂山区

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

2023-10-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峰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青岛市崂山区将流动党员作为重点群体,坚持精准分类、靶向攻关,通过灵活有效、务实管用的方式,在摸排、教育、管理上下足功夫,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全面摸底排查。制发《致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通过微信找、入户查、电话访等方式开展拉网式摸排,与流动党员及其单位建立固定联系,及时更新维护《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依托“崂先办”平台,开发流动党员“码”上报到模块,动态掌握流动党员个人情况、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常住地、工作单位等10余项基本信息。在各城市社区、管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园区楼宇、商圈市场等流动党员聚集区域,设立60余个流动党员“码”上报到宣传牌,摸底排查流动党员100余人,累计服务党员320余人。
  加强教育培训。实行流动党员“1+N”帮扶机制,由党支部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对子,党支部每月向流动党员传达最新政策、主题党日活动、家乡发展现状等,流出党员每季度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做到“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依托流动党员管理系统、流动党员“码”上报到模块,定期发布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吸纳流动党员参与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高质量主题党日活动走深走实。创新在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开设20余期“夜间党校”,围绕流动党员培训需求,定期开办电商直播、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课程,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抓实服务管理。结合“五百”活动、党员联户、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工作,围绕流出党员子女教育、老人健康、家庭生活等情况,由党组织班子成员、网格员等进行定期联系,力所能及地进行关怀帮扶,切实解决流出党员的后顾之忧。着力强化“红磁场”党支部建设,定期发布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内容,先后开展认领微心愿、“行走的党课”等特色活动70余次。鼓励流动党员主动发挥作用,通过开展“小区建设大家谈”“我为家乡献良策”等活动,收集金点子、好建议等20余条,组织流动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任务40余次,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展作为。
  □张峰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青岛市崂山区将流动党员作为重点群体,坚持精准分类、靶向攻关,通过灵活有效、务实管用的方式,在摸排、教育、管理上下足功夫,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全面摸底排查。制发《致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通过微信找、入户查、电话访等方式开展拉网式摸排,与流动党员及其单位建立固定联系,及时更新维护《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依托“崂先办”平台,开发流动党员“码”上报到模块,动态掌握流动党员个人情况、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常住地、工作单位等10余项基本信息。在各城市社区、管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园区楼宇、商圈市场等流动党员聚集区域,设立60余个流动党员“码”上报到宣传牌,摸底排查流动党员100余人,累计服务党员320余人。
  加强教育培训。实行流动党员“1+N”帮扶机制,由党支部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对子,党支部每月向流动党员传达最新政策、主题党日活动、家乡发展现状等,流出党员每季度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做到“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依托流动党员管理系统、流动党员“码”上报到模块,定期发布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吸纳流动党员参与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高质量主题党日活动走深走实。创新在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开设20余期“夜间党校”,围绕流动党员培训需求,定期开办电商直播、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等课程,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抓实服务管理。结合“五百”活动、党员联户、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工作,围绕流出党员子女教育、老人健康、家庭生活等情况,由党组织班子成员、网格员等进行定期联系,力所能及地进行关怀帮扶,切实解决流出党员的后顾之忧。着力强化“红磁场”党支部建设,定期发布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内容,先后开展认领微心愿、“行走的党课”等特色活动70余次。鼓励流动党员主动发挥作用,通过开展“小区建设大家谈”“我为家乡献良策”等活动,收集金点子、好建议等20余条,组织流动党员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任务40余次,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