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作一批好项目形成一批好建议打造一批好品牌培养一支好队伍
同心兴农,绘就乡村振兴聊城画卷
2023-10-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记者 薛良诚 报道
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结合聊城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实际,提出地上种树、树下养菌、土下养金蝉的“三位一体化”发展模式,帮助太平新村建设林下大棚,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和灵芝等高档食用菌。
|
□ 本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2022年,聊城市出台《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兴农”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优势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聊城落地实施。《方案》提出了“1+1+1+N”机制,即1个党派挂钩联系1个乡镇,帮包其中1个村,实施“N项同心行动”,力争达到“四个一”效果:运作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好项目、形成一批针对性强的好建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好品牌、培养一支善谋划有专长的好队伍。
活跃乡间的网红“木兰小队”
9月27日中午,莘县魏庄镇东江店村委会大院,刚刚结束直播的马月杰脸上略带疲惫,却依旧掩饰不住兴奋神色。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妇女,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木兰小队”队员。
“过去,遇见生人都脸红,尤其是刚开始直播那会儿拉不下脸,如今我们小队个个都是带货能手,面对镜头,仿佛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现在,我们已经不满足于直播带货,也开始学习写脚本、剪视频了。”马月杰告诉记者。据东江店村党支部书记侯晓飞介绍,“木兰小队”全部由本村妇女组成,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20多岁,她们是从最初报名的三四十个人中培训选拔出来的。“木兰小队”目前实行轮班制,每人平均一周直播两到三次。“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兴农’东风,在民盟聊城市委会指导下,打造一支精干专业队伍,提高直播带货水平,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莘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菡说。
“木兰小队”是民盟聊城市委会联合莘县魏庄镇打造的一支以宣传、销售当地名优特产品为主的电商直播团队,在当地已具有相当影响力。据介绍,魏庄镇是民盟聊城市委会“同心兴农”行动重点对接乡镇。2022年以来,民盟聊城市委会主委郝光华多次带队赴魏庄镇东江店、西江店两村调研走访,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以发展农村电商为突破口的帮扶计划,通过以师带徒、菜单式教学等方式培训当地农民特别是妇女从事电商直播行业,将魏庄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数字电商小镇。在这一背景下,“木兰小队”应运而生。“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深入总结建设模式,精准对接、精准把脉、精准施策,调动更多资源帮扶莘县乡村产业发展,擦亮盟莘合作品牌,让‘同心兴农’志愿服务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贡献民盟力量。”郝光华说。
汇聚乡村振兴的党派力量
《方案》出台一年多来,各民主党派发挥优势、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认真履行帮扶职责,持续完善帮扶机制、积极创新帮扶举措、精准对接帮扶项目,努力探索帮扶路径,着力推动帮扶活动向纵深发展。
农工党聊城市工委会通过送健康下乡、开展志愿服务等举措,擦亮“健康聊城—医疗卫生关爱行动”社会服务品牌,先后在东昌府区沙镇中心卫生院和冠县店子镇卫生院建立“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基地”,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义诊及医疗指导活动,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服务。
聊城是传统农业大市,致公党聊城市支部积极建言献策,深入走访调研,提出《关于聊城“新三宝”发展的建议》,打造聊城乡村振兴新名片。
民革聊城市委会组织“同心兴农餐饮创业培训班”,依托聊城鲁妈妈职业教育学校,聘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师授课,免费培训特色小吃制作技艺,辅导学员创业。
民建聊城市委会发挥党派优势,找准帮扶切入点,积极推动村集体企业与北京同仁堂、山东省科学院等签约,创新繁殖营养价值高、肉质口感佳的“灵芝羊”,并积极推进1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项目,帮助后十里铺村不断延伸畜牧产业链条。
莘县河店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能如期进行,民进聊城市委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资金推动项目顺利进行,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9月27日,在莘县燕店镇罗村种植户段金朋的碳捕集气肥增产增收试验大棚,记者看到,大棚里铺设了气肥输送管道,智能化设备让大棚的光照、空气及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罗村党支部书记康学义告诉记者,由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援建的首批试点4个大棚,经过一年多试验,碳捕集气肥施用效果得到初步验证,瓜菜植株抗虫性明显增强,农药施用量减少,产量增长在10%—20%,每亩大棚年可增加毛收入4500元。
聊城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是典型的黄河沉沙集聚地。2022年开始,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对接帮扶太平新村开展黄河沉沙治理和生态利用。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主委黄勇联系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规划专业教授,免费为太平新村制定美丽村庄整体规划,打造以“太平·乡趣”为主题的乡村游基地,对外承接企业团建、研学游、亲子游等项目。根据该村沙地杨树多的特点,经过充分考察论证,提出地上种树、树下养菌、土下养金蝉的“三位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消除村民顾虑,他们带领村民代表赴外地考察金蝉养殖,并捐赠1.3万余枝金蝉苗投放70亩林下土地作为金蝉养殖试点。同时,由社市委会委员、东昌府区“姜新田园通”负责人、高级农艺师姜新牵头,帮扶太平新村建设林下大棚60余个,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和灵芝等高档食用菌,年产值可达260万元。
“我们将发挥帮扶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户积极性,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帮扶项目。同时,在扩面积增品种优化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持续深化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和文旅项目建设帮扶行动,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聊城典型。”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魏立广说。
共谋共促推进“万企兴万村”
“万企兴万村”是全国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统一行动品牌。聊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部门联村、资本入村、人才返村、产业兴村”,聊城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主动靠上对接,加强工作协调,整合优势资源,扛牢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做好乡村振兴“服务员”,激活乡村振兴“生力军”,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聊城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市工商联统筹组织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广泛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踊跃参与“兴村”行动,彰显民企担当。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结合各县域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村企结合点,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力推“村企共建”模式,助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双赢局面。培育聊城特色的“兴村”项目,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内生动力。强化金融支持,实施“银行+商会+企业”模式,推出“商会系列贷”等惠企融资政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开展全市助农消费帮扶活动,形成常态化消费助农局面。
10月10日,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在东营召开。冠县灵芝产业联合会作为全省典型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灵芝产业联合会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依托特色灵芝产业,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创新建立“电商+商会+企业+芝农”模式,带动芝农增收、促进乡村富裕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了具有聊城特色的商会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据统计,截至目前,聊城市11家单位获评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累计755家民营企业帮扶717个行政村,“兴村”项目总数1119个,经营类项目投入29.51亿元,公益捐赠类投入2679.7万元,走在了全省前列。
“‘同心兴农’是聊城市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市统战系统坚持把描绘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聊城画卷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清单化、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在产业发展、产品深加工、企业集团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汇智聚力,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深入调研、出谋划策,凝共识、汇众智、聚合力,在产业帮扶、链接资源、完善机制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不断推动‘同心兴农’行动提质增效、结出硕果,为描绘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聊城画卷贡献统战力量。”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崔岩说。
2022年,聊城市出台《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兴农”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优势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聊城落地实施。《方案》提出了“1+1+1+N”机制,即1个党派挂钩联系1个乡镇,帮包其中1个村,实施“N项同心行动”,力争达到“四个一”效果:运作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好项目、形成一批针对性强的好建议、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好品牌、培养一支善谋划有专长的好队伍。
活跃乡间的网红“木兰小队”
9月27日中午,莘县魏庄镇东江店村委会大院,刚刚结束直播的马月杰脸上略带疲惫,却依旧掩饰不住兴奋神色。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妇女,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还有另一个身份:“木兰小队”队员。
“过去,遇见生人都脸红,尤其是刚开始直播那会儿拉不下脸,如今我们小队个个都是带货能手,面对镜头,仿佛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现在,我们已经不满足于直播带货,也开始学习写脚本、剪视频了。”马月杰告诉记者。据东江店村党支部书记侯晓飞介绍,“木兰小队”全部由本村妇女组成,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20多岁,她们是从最初报名的三四十个人中培训选拔出来的。“木兰小队”目前实行轮班制,每人平均一周直播两到三次。“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同心兴农’东风,在民盟聊城市委会指导下,打造一支精干专业队伍,提高直播带货水平,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莘县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菡说。
“木兰小队”是民盟聊城市委会联合莘县魏庄镇打造的一支以宣传、销售当地名优特产品为主的电商直播团队,在当地已具有相当影响力。据介绍,魏庄镇是民盟聊城市委会“同心兴农”行动重点对接乡镇。2022年以来,民盟聊城市委会主委郝光华多次带队赴魏庄镇东江店、西江店两村调研走访,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以发展农村电商为突破口的帮扶计划,通过以师带徒、菜单式教学等方式培训当地农民特别是妇女从事电商直播行业,将魏庄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数字电商小镇。在这一背景下,“木兰小队”应运而生。“充分发挥各级组织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路径,深入总结建设模式,精准对接、精准把脉、精准施策,调动更多资源帮扶莘县乡村产业发展,擦亮盟莘合作品牌,让‘同心兴农’志愿服务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贡献民盟力量。”郝光华说。
汇聚乡村振兴的党派力量
《方案》出台一年多来,各民主党派发挥优势、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认真履行帮扶职责,持续完善帮扶机制、积极创新帮扶举措、精准对接帮扶项目,努力探索帮扶路径,着力推动帮扶活动向纵深发展。
农工党聊城市工委会通过送健康下乡、开展志愿服务等举措,擦亮“健康聊城—医疗卫生关爱行动”社会服务品牌,先后在东昌府区沙镇中心卫生院和冠县店子镇卫生院建立“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基地”,多次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义诊及医疗指导活动,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服务。
聊城是传统农业大市,致公党聊城市支部积极建言献策,深入走访调研,提出《关于聊城“新三宝”发展的建议》,打造聊城乡村振兴新名片。
民革聊城市委会组织“同心兴农餐饮创业培训班”,依托聊城鲁妈妈职业教育学校,聘请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师授课,免费培训特色小吃制作技艺,辅导学员创业。
民建聊城市委会发挥党派优势,找准帮扶切入点,积极推动村集体企业与北京同仁堂、山东省科学院等签约,创新繁殖营养价值高、肉质口感佳的“灵芝羊”,并积极推进1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项目,帮助后十里铺村不断延伸畜牧产业链条。
莘县河店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能如期进行,民进聊城市委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资金推动项目顺利进行,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9月27日,在莘县燕店镇罗村种植户段金朋的碳捕集气肥增产增收试验大棚,记者看到,大棚里铺设了气肥输送管道,智能化设备让大棚的光照、空气及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罗村党支部书记康学义告诉记者,由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援建的首批试点4个大棚,经过一年多试验,碳捕集气肥施用效果得到初步验证,瓜菜植株抗虫性明显增强,农药施用量减少,产量增长在10%—20%,每亩大棚年可增加毛收入4500元。
聊城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是典型的黄河沉沙集聚地。2022年开始,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对接帮扶太平新村开展黄河沉沙治理和生态利用。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主委黄勇联系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规划专业教授,免费为太平新村制定美丽村庄整体规划,打造以“太平·乡趣”为主题的乡村游基地,对外承接企业团建、研学游、亲子游等项目。根据该村沙地杨树多的特点,经过充分考察论证,提出地上种树、树下养菌、土下养金蝉的“三位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消除村民顾虑,他们带领村民代表赴外地考察金蝉养殖,并捐赠1.3万余枝金蝉苗投放70亩林下土地作为金蝉养殖试点。同时,由社市委会委员、东昌府区“姜新田园通”负责人、高级农艺师姜新牵头,帮扶太平新村建设林下大棚60余个,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和灵芝等高档食用菌,年产值可达260万元。
“我们将发挥帮扶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户积极性,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帮扶项目。同时,在扩面积增品种优化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持续深化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和文旅项目建设帮扶行动,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聊城典型。”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魏立广说。
共谋共促推进“万企兴万村”
“万企兴万村”是全国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统一行动品牌。聊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部门联村、资本入村、人才返村、产业兴村”,聊城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主动靠上对接,加强工作协调,整合优势资源,扛牢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做好乡村振兴“服务员”,激活乡村振兴“生力军”,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聊城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市工商联统筹组织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广泛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踊跃参与“兴村”行动,彰显民企担当。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结合各县域特色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振兴村企结合点,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力推“村企共建”模式,助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双赢局面。培育聊城特色的“兴村”项目,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内生动力。强化金融支持,实施“银行+商会+企业”模式,推出“商会系列贷”等惠企融资政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开展全市助农消费帮扶活动,形成常态化消费助农局面。
10月10日,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在东营召开。冠县灵芝产业联合会作为全省典型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灵芝产业联合会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依托特色灵芝产业,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创新建立“电商+商会+企业+芝农”模式,带动芝农增收、促进乡村富裕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了具有聊城特色的商会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据统计,截至目前,聊城市11家单位获评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累计755家民营企业帮扶717个行政村,“兴村”项目总数1119个,经营类项目投入29.51亿元,公益捐赠类投入2679.7万元,走在了全省前列。
“‘同心兴农’是聊城市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市统战系统坚持把描绘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聊城画卷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清单化、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在产业发展、产品深加工、企业集团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汇智聚力,找准切入点、着力点,深入调研、出谋划策,凝共识、汇众智、聚合力,在产业帮扶、链接资源、完善机制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不断推动‘同心兴农’行动提质增效、结出硕果,为描绘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聊城画卷贡献统战力量。”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崔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