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
搭建“隐珠家话”邻里议事平台
2023-10-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周伟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探索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精细化治理模式和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治的有效方式,创建以“隐珠家话”为主导的居民自治载体,提升治理效能,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隐珠家话”邻里议事平台,由社区党委书记牵头,邀请社区治理各方力量入小区、进楼宇,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生活“老大难”问题。由社区协调邀请议事相关的街道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将议事会开在居民“家门口”,大家面对面谈思路、提措施、定方案。
截至目前,隐珠街道已开展各类“隐珠家话”议事会248场,累计收集问题8类852条。协调解决小区加装电梯、井盖冒溢、楼号混乱难治理等民生问题35项,切实解决社区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立足实际,打造首个居民自治连锁品牌。依托隐珠街道“一体两翼三维服务”党建工作模式,拓展“两翼”工作覆盖面,聚焦百姓身边事,由隐珠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委推进,立足实际建立群众自治共治系列品牌,例如:“居民TALK说”、“邻聚力”议事会、“我与书记拉拉呱”等,释放“隐珠家话”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品牌活力。
建强队伍,实现机关社区共建单位党建统筹联动一张网。以机关支部为单位,建立部门下沉队伍;以社区党委为主导,在居民楼网格中组建“红色管家”队伍,聘任在职党员、物业人员、退休干部等担任社区居民身边的“信息员”;以物业、共建单位为主体,盘活辖区资源,吸纳小区物业、党组织共建单位等主体共同加入,切实发挥“多网融合”效能。
优化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隐珠经验”。依托自治载体,建立居民提案机制,除收集居民线下诉求外,实时统计关注居民在新区“诉速办”线上诉求解决平台上反映的诉求,将居民反映超过3次的问题确定为重要议题。建立限时办结机制,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实现在家门口,针对议题,召开现场讨论会,能解决的第一时间会议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形成问题清单,纳入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确定责任单位(人),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建立奖励机制,融合“社区E家”社会治理平台,为积极建言献策的居民累计积分,形成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通过建强品牌、建强队伍、建强机制,实现资源、服务、人员一网联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长效机制,让“居民商量”切实转化为“治理能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探索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精细化治理模式和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治的有效方式,创建以“隐珠家话”为主导的居民自治载体,提升治理效能,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
“隐珠家话”邻里议事平台,由社区党委书记牵头,邀请社区治理各方力量入小区、进楼宇,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解决社区生活“老大难”问题。由社区协调邀请议事相关的街道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将议事会开在居民“家门口”,大家面对面谈思路、提措施、定方案。
截至目前,隐珠街道已开展各类“隐珠家话”议事会248场,累计收集问题8类852条。协调解决小区加装电梯、井盖冒溢、楼号混乱难治理等民生问题35项,切实解决社区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立足实际,打造首个居民自治连锁品牌。依托隐珠街道“一体两翼三维服务”党建工作模式,拓展“两翼”工作覆盖面,聚焦百姓身边事,由隐珠街道党工委牵头、社区党委推进,立足实际建立群众自治共治系列品牌,例如:“居民TALK说”、“邻聚力”议事会、“我与书记拉拉呱”等,释放“隐珠家话”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品牌活力。
建强队伍,实现机关社区共建单位党建统筹联动一张网。以机关支部为单位,建立部门下沉队伍;以社区党委为主导,在居民楼网格中组建“红色管家”队伍,聘任在职党员、物业人员、退休干部等担任社区居民身边的“信息员”;以物业、共建单位为主体,盘活辖区资源,吸纳小区物业、党组织共建单位等主体共同加入,切实发挥“多网融合”效能。
优化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隐珠经验”。依托自治载体,建立居民提案机制,除收集居民线下诉求外,实时统计关注居民在新区“诉速办”线上诉求解决平台上反映的诉求,将居民反映超过3次的问题确定为重要议题。建立限时办结机制,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实现在家门口,针对议题,召开现场讨论会,能解决的第一时间会议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形成问题清单,纳入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确定责任单位(人),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建立奖励机制,融合“社区E家”社会治理平台,为积极建言献策的居民累计积分,形成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隐珠街道将通过建强品牌、建强队伍、建强机制,实现资源、服务、人员一网联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长效机制,让“居民商量”切实转化为“治理能量”,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