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振兴生态提质

全省首单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落地沂源

2023-10-03 作者: 杨淑栋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唐亮 董玉芳 报道
  本报沂源讯 “我们为全镇处于盛果期的大樱桃树投了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在进一步保障果农利益的同时,激发果树的生态环境效益。”国庆节前,在沂源县燕崖镇大樱桃果园里,镇人大主席赵世刚一边查看果树生长情况一边说。
  近日,燕崖镇政府投保了山东省首单“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保险对象是5万亩盛果期的大樱桃树,固碳量8529吨,保险费率为5%。
  据了解,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主要针对果树类作物,因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保险作物的实际碳汇量低于约定的目标碳汇量时,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对损失的碳汇价值进行赔偿。
  燕崖镇是典型的农业镇,镇域内种植有6万亩大樱桃,辖区95%以上的农户参与大樱桃相关产业,是远近闻名的“樱桃小镇”。近年来,燕崖镇坚持打造生态底座,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探索有效的农业种植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少因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隐患,保障农民收益。
  “我们联合泰山保险沂源支公司加大推进农业保险的实施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特色险种的开发创新力度,满足农民多层次、专业化的保险需求。”赵世刚介绍,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是一种林业险新模式,每村设有保险代办员,确保出险两小时内进行现场查看、定损,定损后24小时内进行赔付,实现灾后快速定损、极速理赔。传统森林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林木的再植成本,而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着眼于将果树和果树碳汇价值两者结合,保障的价值更大,也更有利于强化林木资源培育保护和林木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记者从沂源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经过2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约75万亩林果的产业规模。其中: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年产量70万吨;桃15万亩,年产量32万吨;大樱桃9万亩,年产量4.5万吨;葡萄1.2万亩,产量2.8万吨。沂源县将进一步扩大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覆盖范围,利用该险种可在灾后快速理赔的优势,为灾后减损、固碳能力修复争取宝贵时间,提高灾后救助、修复能力和效率。
  沂源县将持续探索“保险+服务”的模式,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通过链接果农和保险公司需求,研发更多普惠性保险产品,提高承保覆盖率,更好地保障果农的切身利益,在助力果业振兴的同时,推动沂源县森林质量提高、生态安全保障工作的落实,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全方位促进县域生态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唐亮 董玉芳 报道
  本报沂源讯 “我们为全镇处于盛果期的大樱桃树投了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在进一步保障果农利益的同时,激发果树的生态环境效益。”国庆节前,在沂源县燕崖镇大樱桃果园里,镇人大主席赵世刚一边查看果树生长情况一边说。
  近日,燕崖镇政府投保了山东省首单“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保险对象是5万亩盛果期的大樱桃树,固碳量8529吨,保险费率为5%。
  据了解,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主要针对果树类作物,因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保险作物的实际碳汇量低于约定的目标碳汇量时,保险公司将根据合同约定,对损失的碳汇价值进行赔偿。
  燕崖镇是典型的农业镇,镇域内种植有6万亩大樱桃,辖区95%以上的农户参与大樱桃相关产业,是远近闻名的“樱桃小镇”。近年来,燕崖镇坚持打造生态底座,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探索有效的农业种植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少因不可抗力带来的风险隐患,保障农民收益。
  “我们联合泰山保险沂源支公司加大推进农业保险的实施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特色险种的开发创新力度,满足农民多层次、专业化的保险需求。”赵世刚介绍,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是一种林业险新模式,每村设有保险代办员,确保出险两小时内进行现场查看、定损,定损后24小时内进行赔付,实现灾后快速定损、极速理赔。传统森林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林木的再植成本,而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着眼于将果树和果树碳汇价值两者结合,保障的价值更大,也更有利于强化林木资源培育保护和林木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记者从沂源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经过2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约75万亩林果的产业规模。其中: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年产量70万吨;桃15万亩,年产量32万吨;大樱桃9万亩,年产量4.5万吨;葡萄1.2万亩,产量2.8万吨。沂源县将进一步扩大果树类碳汇价值保险覆盖范围,利用该险种可在灾后快速理赔的优势,为灾后减损、固碳能力修复争取宝贵时间,提高灾后救助、修复能力和效率。
  沂源县将持续探索“保险+服务”的模式,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通过链接果农和保险公司需求,研发更多普惠性保险产品,提高承保覆盖率,更好地保障果农的切身利益,在助力果业振兴的同时,推动沂源县森林质量提高、生态安全保障工作的落实,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全方位促进县域生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