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张店区
搭建“家门口”的文化养老主阵地
2023-09-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线下链接25个社区老年大学分校,开设舞蹈、多媒体、计算机应用等19个专业33门课程,线上开设彩妆、康养健身、插花等16门特色远程教育课程,录制视频课件3100余分钟,为辖区老年人搭建起“家门口”的文化养老主阵地……这是淄博市张店区与淄博职业学院联办老年大学半年交出的成绩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老年人更加向往智慧生活,渴望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志愿服务能力。然而,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许多老年人职业技能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适应当前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此外,传统的老年教育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老年人职业技能提升的课程,老年人自我提升渠道相对匮乏,这也成为老年人群体发展的瓶颈。因此,老年人职业技能提升,成为老年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解决痛点问题,张店区老年大学与淄博职业学院在老年教育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联合提供老年人职业技能提升的教育服务。
摸准“需求清单”才能事半功倍。“我们成立联合办学工作专班,深入25所‘家门口老年大学’进行调研,精准梳理出老年学员在精品课程、系统化授课、互联网教学等方面的诉求8类58项,并建立区、镇(街道)、社区、学院四方联席会议制度,逐类逐项研究制定学员诉求的解决措施。”张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军说。
方向对了,具体又该如何落实?张店区与淄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建立老年教育教研中心,联合开展以“打造十门精品课程、选聘百名优秀教师、培育千名骨干学员”为主题的“十百千”品质提升工程,深度推进优秀教师选派、教学计划共商、公益活动联办等合作,为25所“家门口老年大学”的老同志提供康养健身、人文艺术等19个专业33门课程,逐步形成了横向扩大课程覆盖面、纵向提升专业深度的课程体系,填补了各校在优质师资、精品课程、特色活动等方面的缺口,真正为老同志享受“15分钟学习生活圈”提供便利,有力促进了区域老年教育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双方还聚焦“智慧助老”,主动适应“互联网+”大环境,通过加强平台共建、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积极构建“互联网+老年教育”体系。
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只是第一步,张店区还依托“家门口老年大学”和品牌文艺团队,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45支,在册志愿者达到3000余人。老同志聚焦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八小工程”等社会治理工作,在社区中“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做到民情民意收一收、安全隐患查一查、矛盾纠纷劝一劝、难点问题解一解、政策方针讲一讲、困难群体帮一帮,共促社会和谐。
“我们通过聚焦基层需求、平台建设、智慧助老,打造‘家门口老年大学’资源融合新模式,解决了‘一座桥’‘一公里’‘一分钟’问题,有效拓展了老年教育供给渠道,提升了老年教育服务水平,增强了老年大学吸引力。”王军表示,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利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等,拓展社区(村居)老年大学覆盖面,提升“家门口老年大学”办学水平。 (都洋)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老年人更加向往智慧生活,渴望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志愿服务能力。然而,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许多老年人职业技能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适应当前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此外,传统的老年教育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老年人职业技能提升的课程,老年人自我提升渠道相对匮乏,这也成为老年人群体发展的瓶颈。因此,老年人职业技能提升,成为老年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解决痛点问题,张店区老年大学与淄博职业学院在老年教育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联合提供老年人职业技能提升的教育服务。
摸准“需求清单”才能事半功倍。“我们成立联合办学工作专班,深入25所‘家门口老年大学’进行调研,精准梳理出老年学员在精品课程、系统化授课、互联网教学等方面的诉求8类58项,并建立区、镇(街道)、社区、学院四方联席会议制度,逐类逐项研究制定学员诉求的解决措施。”张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军说。
方向对了,具体又该如何落实?张店区与淄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建立老年教育教研中心,联合开展以“打造十门精品课程、选聘百名优秀教师、培育千名骨干学员”为主题的“十百千”品质提升工程,深度推进优秀教师选派、教学计划共商、公益活动联办等合作,为25所“家门口老年大学”的老同志提供康养健身、人文艺术等19个专业33门课程,逐步形成了横向扩大课程覆盖面、纵向提升专业深度的课程体系,填补了各校在优质师资、精品课程、特色活动等方面的缺口,真正为老同志享受“15分钟学习生活圈”提供便利,有力促进了区域老年教育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双方还聚焦“智慧助老”,主动适应“互联网+”大环境,通过加强平台共建、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积极构建“互联网+老年教育”体系。
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只是第一步,张店区还依托“家门口老年大学”和品牌文艺团队,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45支,在册志愿者达到3000余人。老同志聚焦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八小工程”等社会治理工作,在社区中“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做到民情民意收一收、安全隐患查一查、矛盾纠纷劝一劝、难点问题解一解、政策方针讲一讲、困难群体帮一帮,共促社会和谐。
“我们通过聚焦基层需求、平台建设、智慧助老,打造‘家门口老年大学’资源融合新模式,解决了‘一座桥’‘一公里’‘一分钟’问题,有效拓展了老年教育供给渠道,提升了老年教育服务水平,增强了老年大学吸引力。”王军表示,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利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等,拓展社区(村居)老年大学覆盖面,提升“家门口老年大学”办学水平。 (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