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氢能产品搭建示范场景

起步区氢能产业再结硕果

2023-08-11 作者: 申红 胡沥中 刘飞跃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刘飞跃 报道   当前,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起步区搭建起从研发调试到产品生产到合格检测的完整氢能产业生态链。图中蓝白厂房为最新投用的产品测试车间。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刘飞跃

  8月2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氢腾”发电燃料电池和空冷燃料电池产品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布,继创新中心建成投用、过渡厂区建成投产后,国氢科技在起步区建设的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再结硕果。产品发布现场,“氢进万家”课题启动。
氢能车服务大型体育赛事
  在刚刚结束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搭载国氢科技“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9辆氢能冷链物流车承担了大运村工作人员及公安系统安保人员的餐食运送任务,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后,“氢腾”燃料电池再一次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动力。
  据介绍,“氢腾”燃料电池在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同时,只排放水和氧气,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动力提供模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相较于油车,氢能冷链物流车能减少超3500千克的碳排放量。此次国氢科技发布的适用于分布式发电和供能的发电燃料电池产品,为“氢腾”品牌下的全新产品,同样具备清洁无污染的优点。
  效率高,寿命长,可根据需求定制,具有主/被动安全设计……在产品发布会上,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国氢科技首席技术官柴茂荣详细讲述了发电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优势,以及应用场景。他介绍,发电燃料电池将打通热电联供氢能全产业链,构建“电-氢”能源体系,是实现氢电热深度耦合互补、氢进万家的重要产品。
  “此次发布的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产品为推动燃料电池在供能、无人机等领域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氢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在发布会上说,国氢科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建设,与产业链各方勠力同心,全面提升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携手共创氢能美好生态。
产品交付进入准备阶段
  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是国家电投集团在国内布局的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由国氢科技在起步区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区域公司——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推进建设。当前,过渡厂区已在起步区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完成建设及投用。
  日前,在发电燃料电池产线车间内,记者见到,几名工程师正在对新产品进行设备调试工作。走进二楼,空冷堆、发电堆等实验室并列排开,目前已投入使用。
  国氢科技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化,大力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催化剂、碳纸、质子膜、膜电极、双极板的全自主化开发。
  在厂区西侧,新建成的产品测试车间内,随着氢气由储氢罐流入氢燃料电池,产品正接受出厂前的最后检测。“现在每天都在进行产品测试,一天的氢气消耗量约20公斤,后期随着产品订单增加还会陆续上升。”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部副主任高建路告诉记者,前期产品累积的订单,目前正陆续进入合格检测环节,为下一步订单交付作准备。
  从研发调试到产品生产,再到最终合格产品下线,一条完整的氢能产业生态链在起步区逐步延伸,起步区氢能产业生态格局进一步成型。
加快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8月2日的产品发布会现场,国氢科技与起步区管委会签订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打造氢热电联供示范应用标杆,推动氢能、电能和热能系统融合,为全国提供氢能进家入户的示范样本。
  目前,发电燃料电池已在起步区投入示范应用,就安装在过渡厂区西南侧,具备为厂区供电能力。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其中在氢能源领域,依托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氢能企业,聚焦氢能研发、应用等环节,在氢气制备、存储、燃料电池等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进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多领域推广示范。
  作为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一直是起步区着力培育的重点产业。2021年,起步区与国家电投联手共建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合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氢能应用示范区,共同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仅用一年,基地建设便取得了积极成效,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车用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发电、备用电源、建筑供能、交通、物流等领域。
  下一步,起步区将靠上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支持“氢进万家”示范项目的实施。同时,继续加大氢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和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在重点片区率先建设氢能社区,打造氢供能示范应用标杆。
  □ 本报记者 申红 胡沥中 刘飞跃

  8月2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自主研发的“氢腾”发电燃料电池和空冷燃料电池产品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布,继创新中心建成投用、过渡厂区建成投产后,国氢科技在起步区建设的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再结硕果。产品发布现场,“氢进万家”课题启动。
氢能车服务大型体育赛事
  在刚刚结束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搭载国氢科技“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9辆氢能冷链物流车承担了大运村工作人员及公安系统安保人员的餐食运送任务,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后,“氢腾”燃料电池再一次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动力。
  据介绍,“氢腾”燃料电池在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同时,只排放水和氧气,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动力提供模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相较于油车,氢能冷链物流车能减少超3500千克的碳排放量。此次国氢科技发布的适用于分布式发电和供能的发电燃料电池产品,为“氢腾”品牌下的全新产品,同样具备清洁无污染的优点。
  效率高,寿命长,可根据需求定制,具有主/被动安全设计……在产品发布会上,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国氢科技首席技术官柴茂荣详细讲述了发电燃料电池的性能、参数、优势,以及应用场景。他介绍,发电燃料电池将打通热电联供氢能全产业链,构建“电-氢”能源体系,是实现氢电热深度耦合互补、氢进万家的重要产品。
  “此次发布的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产品为推动燃料电池在供能、无人机等领域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氢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连荣在发布会上说,国氢科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建设,与产业链各方勠力同心,全面提升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携手共创氢能美好生态。
产品交付进入准备阶段
  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是国家电投集团在国内布局的五大氢能产业基地之一、四大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之一,由国氢科技在起步区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区域公司——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推进建设。当前,过渡厂区已在起步区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完成建设及投用。
  日前,在发电燃料电池产线车间内,记者见到,几名工程师正在对新产品进行设备调试工作。走进二楼,空冷堆、发电堆等实验室并列排开,目前已投入使用。
  国氢科技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化,大力开展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催化剂、碳纸、质子膜、膜电极、双极板的全自主化开发。
  在厂区西侧,新建成的产品测试车间内,随着氢气由储氢罐流入氢燃料电池,产品正接受出厂前的最后检测。“现在每天都在进行产品测试,一天的氢气消耗量约20公斤,后期随着产品订单增加还会陆续上升。”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部副主任高建路告诉记者,前期产品累积的订单,目前正陆续进入合格检测环节,为下一步订单交付作准备。
  从研发调试到产品生产,再到最终合格产品下线,一条完整的氢能产业生态链在起步区逐步延伸,起步区氢能产业生态格局进一步成型。
加快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8月2日的产品发布会现场,国氢科技与起步区管委会签订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打造氢热电联供示范应用标杆,推动氢能、电能和热能系统融合,为全国提供氢能进家入户的示范样本。
  目前,发电燃料电池已在起步区投入示范应用,就安装在过渡厂区西南侧,具备为厂区供电能力。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其中在氢能源领域,依托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氢能企业,聚焦氢能研发、应用等环节,在氢气制备、存储、燃料电池等领域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进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多领域推广示范。
  作为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一直是起步区着力培育的重点产业。2021年,起步区与国家电投联手共建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合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氢能应用示范区,共同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仅用一年,基地建设便取得了积极成效,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车用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发电、备用电源、建筑供能、交通、物流等领域。
  下一步,起步区将靠上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支持“氢进万家”示范项目的实施。同时,继续加大氢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和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在重点片区率先建设氢能社区,打造氢供能示范应用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