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学科
聚力提升 呵护过敏人群健康
2023-06-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
|
为鼓励和支持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22年,山东省卫健委确定了首批101个医药卫生重点学科、40个重点实验室。为立榜样树标杆,本报推出巡礼栏目。今天聚焦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学科。
□张志宏 姜婷婷 张续德
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学科(过敏反应科)创建于2011年6月,是全省较早独立设立的变态反应学专科之一,是鲁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开展皮下脱敏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的过敏诊疗中心、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作为从事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潍坊市医疗卫生重点学(专)科,该学科以潍坊市人民医院和潍坊医学院为主要支撑,形成了变态反应相关诊—研—学一贯综合化学科。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学学科带头人、潍坊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潍医”)过敏反应科主任,潍坊市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凤霞的带领下,学科聚焦百姓需求,聚力防治水平提升,呵护过敏人群健康。
聚焦需求
医教研协同力推学科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的调研估算,在我国,仅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就已高达1.5亿。然而面对庞大的临床需求,我国专门从事过敏性疾病诊治的专科医生却有限。
“过敏从以前的‘罕见病’成了现在的流行病,这几年门诊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过敏高发季节,门诊量较大。”刘凤霞介绍道,为了给予众多患者科学规范的治疗,学科努力夯实自身根基,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进步、科研创新等方面下真功苦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学科打造了一支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和丰富科研能力的和谐团队,拥有了过敏反应相关诊—研—学人才队伍。团队现有学术带头人1名、亚学科带头人3名、核心团队6人。
2019年,学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治疗中至重度过敏性哮喘新技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为中至重度过敏性哮喘提供了治疗的全新手段;
正在潍医顺利开展的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为广大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提供了病因学治疗手段;
多种花粉变应原、尘螨变应原、真菌变应原皮下脱敏注射液的院内制剂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免去了患者奔波外地治疗的辛劳,对我省尘螨、真菌、花粉过敏患者的对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不断攀高——经香港品质保证局认证获批山东首家中国规范化皮下免疫治疗示范门诊单位;完成与北京协和医院院内制剂调剂,成为省内首家完成变应原制剂调剂的医院。
为寻找“过敏杀手”,脱敏“以毒攻毒”,学科以科研促临床的脚步越来越扎实有力。
2020年,参与螨变应原制剂药物安全性研究,入组患者数居全国第二名;建立潍坊市三/二级医疗机构过敏性疾病多学科交流平台,带动学科发展。
2021年,获批潍坊市首批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重点实验室,2022年……
聚焦百姓需求,瞄准先进一流,学科依托强大的诊疗支撑平台、科研支撑平台和教学支撑平台,完成申报国家级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支配基金350余万元,在变态反应学及呼吸病学疾病诊疗、基础研究,尤其在微生物/干细胞靶向过敏性疾病治疗策略等方向攻坚克难,全面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辐射带动
为过敏人群筑牢医疗屏障
过敏性疾病波及的人群之广,远超人们想象。过敏原的种类很多,单是被医学文献记载在册的过敏原就有接近2000种,其中常见的超过百种,这也意味着专业化、规范化的诊疗及建立完善的流调数据库非常必要。
现代医学更强调疾病防控与治未病,潍医变态反应学科团队通过近10年的花粉检测及花粉症流调,在社会公益及潍坊市花粉过敏的预防方面作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科与潍坊气象局合作建立的山东省唯一气传花粉检测平台,构建省内首个气传花粉浓度发布机制。发布机制建立后,将通过明确花粉分布规律绘制花粉日历图,为花粉过敏患者提供发病趋势的预报信息。不仅帮助过敏患者有预防性地针对致敏原进行必要防护,还可以指导过敏患者在大气花粉浓度提高前开始预防性用药,实现预防性治疗。
目前,学科已建立完备的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系统,潍坊市过敏原诊断及治疗策略逐渐完善。
三年内,拟建成变态反应相关诊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重点学科,形成集疾病诊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变态反应重点学科。目前潍医变态反应学科团队正筹备建设过敏医学研究中心,专攻变态反应性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为变态反应学科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张志宏 姜婷婷 张续德
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学科(过敏反应科)创建于2011年6月,是全省较早独立设立的变态反应学专科之一,是鲁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开展皮下脱敏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的过敏诊疗中心、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作为从事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潍坊市医疗卫生重点学(专)科,该学科以潍坊市人民医院和潍坊医学院为主要支撑,形成了变态反应相关诊—研—学一贯综合化学科。
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变态反应学学科带头人、潍坊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潍医”)过敏反应科主任,潍坊市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凤霞的带领下,学科聚焦百姓需求,聚力防治水平提升,呵护过敏人群健康。
聚焦需求
医教研协同力推学科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的调研估算,在我国,仅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就已高达1.5亿。然而面对庞大的临床需求,我国专门从事过敏性疾病诊治的专科医生却有限。
“过敏从以前的‘罕见病’成了现在的流行病,这几年门诊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过敏高发季节,门诊量较大。”刘凤霞介绍道,为了给予众多患者科学规范的治疗,学科努力夯实自身根基,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进步、科研创新等方面下真功苦功,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学科打造了一支具有极强创新能力和丰富科研能力的和谐团队,拥有了过敏反应相关诊—研—学人才队伍。团队现有学术带头人1名、亚学科带头人3名、核心团队6人。
2019年,学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治疗中至重度过敏性哮喘新技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为中至重度过敏性哮喘提供了治疗的全新手段;
正在潍医顺利开展的屋尘螨变应原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技术,为广大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提供了病因学治疗手段;
多种花粉变应原、尘螨变应原、真菌变应原皮下脱敏注射液的院内制剂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免去了患者奔波外地治疗的辛劳,对我省尘螨、真菌、花粉过敏患者的对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不断攀高——经香港品质保证局认证获批山东首家中国规范化皮下免疫治疗示范门诊单位;完成与北京协和医院院内制剂调剂,成为省内首家完成变应原制剂调剂的医院。
为寻找“过敏杀手”,脱敏“以毒攻毒”,学科以科研促临床的脚步越来越扎实有力。
2020年,参与螨变应原制剂药物安全性研究,入组患者数居全国第二名;建立潍坊市三/二级医疗机构过敏性疾病多学科交流平台,带动学科发展。
2021年,获批潍坊市首批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重点实验室,2022年……
聚焦百姓需求,瞄准先进一流,学科依托强大的诊疗支撑平台、科研支撑平台和教学支撑平台,完成申报国家级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支配基金350余万元,在变态反应学及呼吸病学疾病诊疗、基础研究,尤其在微生物/干细胞靶向过敏性疾病治疗策略等方向攻坚克难,全面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辐射带动
为过敏人群筑牢医疗屏障
过敏性疾病波及的人群之广,远超人们想象。过敏原的种类很多,单是被医学文献记载在册的过敏原就有接近2000种,其中常见的超过百种,这也意味着专业化、规范化的诊疗及建立完善的流调数据库非常必要。
现代医学更强调疾病防控与治未病,潍医变态反应学科团队通过近10年的花粉检测及花粉症流调,在社会公益及潍坊市花粉过敏的预防方面作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科与潍坊气象局合作建立的山东省唯一气传花粉检测平台,构建省内首个气传花粉浓度发布机制。发布机制建立后,将通过明确花粉分布规律绘制花粉日历图,为花粉过敏患者提供发病趋势的预报信息。不仅帮助过敏患者有预防性地针对致敏原进行必要防护,还可以指导过敏患者在大气花粉浓度提高前开始预防性用药,实现预防性治疗。
目前,学科已建立完备的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系统,潍坊市过敏原诊断及治疗策略逐渐完善。
三年内,拟建成变态反应相关诊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重点学科,形成集疾病诊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变态反应重点学科。目前潍医变态反应学科团队正筹备建设过敏医学研究中心,专攻变态反应性疾病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为变态反应学科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