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医保局创出多个全省之首,让百姓就医购药更高效便捷

医保大厅变冷清 线上服务更暖心

2023-06-07 作者: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优化营商环境“亮优揭短”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衣宝萱  

  医保工作关系民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来到烟台市医保大厅,这里每天的线下办件量不超过50件,一半以上还是咨询类业务。
  这份“冷清”背后是烟台医保事项已实现100%线上办理,该市早在2019年就已经建成全省首个医保独立信息系统,让医保业务实现了“掌办”“网办”。无论是打开烟台市医保局的官方网站,还是点击烟台医保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都有60多项高频医保业务可以直接在线办理,其中还有23项业务可实现“秒办”。据统计,2022年,烟台医保“网办”“掌办”业务量达1337万件(次)。
  6月1日,烟台市民孙翔在烟台山医院办完出院结算时,通过扫描“商保直付”二维码授权,个人住院信息直接推送到他投保的保险公司。相比以往商保理赔材料多、审核时间长,他仅仅出示了身份证、银行卡、出院小结,当天下午就收到了保险金。
  直呼“没想到”的,还有正在医院办理慢病申请的烟台市民张廷军。“连医院的门都不用出就办好了,真让人省心。”张廷军对门诊慢特病“即时申办”的服务赞不绝口。据介绍,当前,烟台市住院医疗费、生育医疗费、门诊慢特病、居民“两病”和普通门诊结算、未成年意外伤害门诊报销6类医保待遇,已实现“出院即报销”。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实行医保住院医疗费用“诊间结算”,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达到3万元的,可对已发生费用和医保报销情况进行测算,医院根据“诊间结算”实际情况收取押金,有效缓解患者住院押金垫付压力。
  数字医保的便利性不仅如此,烟台市还在全省率先试点开通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市民在已上线的15家医院就医时,医生开具检查或药品后,市民可通过手机上的互联网医院直接缴费报销,不用再去窗口或自助终端排队。
  衡量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如何,异地职工的医保便利度也是一把重要标尺。在烟台,286家医院开通了全国住院联网结算业务,239家医院开通了省内门诊慢病联网结算业务,512家医院开通了跨省普通门诊联网结算业务,外地参保人可在烟台直接报销相关医疗费用。烟台市还确定81家医院为异地生育费用“代传”机构,异地职工可就近选择“代传”机构代为上传至医保部门结算报销,个人无需再到医保部门跑腿办理。
  数字医保带来的便利,让大多数业务不用再跑医保大厅,大厅里的人自然就少了。而在线下方面,烟台市医保局同样做好分流,该局依托乡镇卫生院、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医保服务站,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全部乡镇和街道,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申报受理、医保报销政策咨询等14项业务下沉至医保服务站办理,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老年人群体习惯到银行厅堂现场办理业务这一现状,烟台市医保局还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在全市151个银行网点设置“医保驿站”,将医保电子凭证密码修改及重置、缴费历史查询等14项高频业务嵌入银行自助终端,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优化营商环境“亮优揭短”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衣宝萱  

  医保工作关系民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来到烟台市医保大厅,这里每天的线下办件量不超过50件,一半以上还是咨询类业务。
  这份“冷清”背后是烟台医保事项已实现100%线上办理,该市早在2019年就已经建成全省首个医保独立信息系统,让医保业务实现了“掌办”“网办”。无论是打开烟台市医保局的官方网站,还是点击烟台医保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都有60多项高频医保业务可以直接在线办理,其中还有23项业务可实现“秒办”。据统计,2022年,烟台医保“网办”“掌办”业务量达1337万件(次)。
  6月1日,烟台市民孙翔在烟台山医院办完出院结算时,通过扫描“商保直付”二维码授权,个人住院信息直接推送到他投保的保险公司。相比以往商保理赔材料多、审核时间长,他仅仅出示了身份证、银行卡、出院小结,当天下午就收到了保险金。
  直呼“没想到”的,还有正在医院办理慢病申请的烟台市民张廷军。“连医院的门都不用出就办好了,真让人省心。”张廷军对门诊慢特病“即时申办”的服务赞不绝口。据介绍,当前,烟台市住院医疗费、生育医疗费、门诊慢特病、居民“两病”和普通门诊结算、未成年意外伤害门诊报销6类医保待遇,已实现“出院即报销”。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实行医保住院医疗费用“诊间结算”,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达到3万元的,可对已发生费用和医保报销情况进行测算,医院根据“诊间结算”实际情况收取押金,有效缓解患者住院押金垫付压力。
  数字医保的便利性不仅如此,烟台市还在全省率先试点开通了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市民在已上线的15家医院就医时,医生开具检查或药品后,市民可通过手机上的互联网医院直接缴费报销,不用再去窗口或自助终端排队。
  衡量一座城市营商环境如何,异地职工的医保便利度也是一把重要标尺。在烟台,286家医院开通了全国住院联网结算业务,239家医院开通了省内门诊慢病联网结算业务,512家医院开通了跨省普通门诊联网结算业务,外地参保人可在烟台直接报销相关医疗费用。烟台市还确定81家医院为异地生育费用“代传”机构,异地职工可就近选择“代传”机构代为上传至医保部门结算报销,个人无需再到医保部门跑腿办理。
  数字医保带来的便利,让大多数业务不用再跑医保大厅,大厅里的人自然就少了。而在线下方面,烟台市医保局同样做好分流,该局依托乡镇卫生院、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医保服务站,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全部乡镇和街道,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申报受理、医保报销政策咨询等14项业务下沉至医保服务站办理,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老年人群体习惯到银行厅堂现场办理业务这一现状,烟台市医保局还积极与商业银行合作,在全市151个银行网点设置“医保驿站”,将医保电子凭证密码修改及重置、缴费历史查询等14项高频业务嵌入银行自助终端,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