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威海文登:

理论学习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05-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威海市文登区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三个注重”,不断提高理论学习质量和水平,有力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向实际工作成效的转化,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注重提升理论武装水平
筑牢思想根基

  突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率先垂范。区委带头及时学。每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和中央作出重要战略部署,都第一时间印发学习通知,对学习主题、学习形式、学习时限提出明确要求,带领各级党委(党组)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提出学习要求、主持学习研讨,带领中心组成员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上讲台、作报告。
  注重建章立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督查和列席旁听制度,动态掌握全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确保中心组学习任务落实到位。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理论学习由“软要求”到“硬任务”的转变,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推广《理论学习中心组标准规范手册》,举办专题培训,强化督查考核,统一全区思想认识。
  坚持问题导向。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到联系点和基层一线调研,完善目标思路,实地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平均每人每年开展基层调研10多次,针对经济社会建设难点、堵点等问题,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近40篇,基层党委(党组)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形成调研报告300余篇,集体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坚持注重提升理论学习深度
增强学习实效

  聚焦载体创新。从理论学习参与者、实际工作决策者的视角,充分尊重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主体能动性,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镇长课堂”等形式,发挥昆嵛讲堂、网络课堂、专题读书班、实践观摩等特色课程作用,积极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体验,让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学理论修党性、谈体会讲运用过程中,自然完成参与者、决策者的角色转换,增强了理论学习自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在集体学习研讨基础上,制订一场相关领域专家授课、一堂理论学习视频课程、一期主题教育读书班、一次室外实践教育学习、一期形势政策教育等集体学习备选方案,结合上级理论学习要求,适时选取部分方案落实到年度学习安排中,增强理论学习层次感、时代感。
  强化列席旁听。为检验理论学习效果,成立列席旁听工作组,年初制订列席旁听计划,按月推进落实,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的面上的问题,下发工作提醒,一起推动解决,已连续两年实现列席旁听全覆盖。
坚持注重提升学习成果转化能力
推动社会发展

  构建宣讲大格局。聚焦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文登区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媒体中心、乡村文化广场等基层阵地作用,突出“特色+土味”相融合,采取“理论+文艺”“理论+网络”“理论赶大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精准化宣讲,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理论宣讲工作的良好局面。2023年初,精心打造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明理庭院”特色理论宣讲品牌,结合志愿服务和网络直播方式,在互动中宣传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单次宣讲吸引33.6万多人次在线观看。
  凝聚奋进力量。坚持把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作为学习的根本着眼点,坚持理论学习服务于人民,站在群众的视角推进理论武装进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创作出版了《文登学》《参花红》《文登印迹》《文登红色文化遗存》等一系列文学精品,推出大型历史舞台剧《烽火天福山》、民族交响乐《昆嵛颂》、红色文化纪录片《当年勇》、《天福山起义》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作为“红色胶东”的策源地,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通过举办著名画家红色胶东行、红色文化交流展、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红色胶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好学文登”“红色文登”“智造文登”城市名片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不断凝聚起全城干部群众齐心发展共同意志。
  担当作为促发展。紧盯文登发展实际,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深入研究抓落实的有效举措和实践路径。举全区之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化、链条化、智能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活“四张清单”制度,建立动态清零机制,构建起清晰的责任链条和严密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可执行、可检查、可考评,有力促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事业发展激励干部、锤炼作风,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威海市文登区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三个注重”,不断提高理论学习质量和水平,有力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向实际工作成效的转化,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注重提升理论武装水平
筑牢思想根基

  突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率先垂范。区委带头及时学。每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和中央作出重要战略部署,都第一时间印发学习通知,对学习主题、学习形式、学习时限提出明确要求,带领各级党委(党组)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提出学习要求、主持学习研讨,带领中心组成员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上讲台、作报告。
  注重建章立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督查和列席旁听制度,动态掌握全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确保中心组学习任务落实到位。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理论学习由“软要求”到“硬任务”的转变,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推广《理论学习中心组标准规范手册》,举办专题培训,强化督查考核,统一全区思想认识。
  坚持问题导向。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到联系点和基层一线调研,完善目标思路,实地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平均每人每年开展基层调研10多次,针对经济社会建设难点、堵点等问题,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近40篇,基层党委(党组)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形成调研报告300余篇,集体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坚持注重提升理论学习深度
增强学习实效

  聚焦载体创新。从理论学习参与者、实际工作决策者的视角,充分尊重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主体能动性,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镇长课堂”等形式,发挥昆嵛讲堂、网络课堂、专题读书班、实践观摩等特色课程作用,积极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体验,让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学理论修党性、谈体会讲运用过程中,自然完成参与者、决策者的角色转换,增强了理论学习自觉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在集体学习研讨基础上,制订一场相关领域专家授课、一堂理论学习视频课程、一期主题教育读书班、一次室外实践教育学习、一期形势政策教育等集体学习备选方案,结合上级理论学习要求,适时选取部分方案落实到年度学习安排中,增强理论学习层次感、时代感。
  强化列席旁听。为检验理论学习效果,成立列席旁听工作组,年初制订列席旁听计划,按月推进落实,逐一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的面上的问题,下发工作提醒,一起推动解决,已连续两年实现列席旁听全覆盖。
坚持注重提升学习成果转化能力
推动社会发展

  构建宣讲大格局。聚焦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文登区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载体、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融媒体中心、乡村文化广场等基层阵地作用,突出“特色+土味”相融合,采取“理论+文艺”“理论+网络”“理论赶大集”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精准化宣讲,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理论宣讲工作的良好局面。2023年初,精心打造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明理庭院”特色理论宣讲品牌,结合志愿服务和网络直播方式,在互动中宣传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单次宣讲吸引33.6万多人次在线观看。
  凝聚奋进力量。坚持把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作为学习的根本着眼点,坚持理论学习服务于人民,站在群众的视角推进理论武装进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创作出版了《文登学》《参花红》《文登印迹》《文登红色文化遗存》等一系列文学精品,推出大型历史舞台剧《烽火天福山》、民族交响乐《昆嵛颂》、红色文化纪录片《当年勇》、《天福山起义》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作为“红色胶东”的策源地,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通过举办著名画家红色胶东行、红色文化交流展、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红色胶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好学文登”“红色文登”“智造文登”城市名片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不断凝聚起全城干部群众齐心发展共同意志。
  担当作为促发展。紧盯文登发展实际,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深入研究抓落实的有效举措和实践路径。举全区之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化、链条化、智能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活“四张清单”制度,建立动态清零机制,构建起清晰的责任链条和严密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可执行、可检查、可考评,有力促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事业发展激励干部、锤炼作风,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