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绿色产业立体循环实现双赢
2023-05-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广寅
5月7日一早,暖阳当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林场里绿意正浓。在距离黄河入海口30分钟车程处的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项目经理王建设正沿着小路查看作物长势,不时拨开泥土查看墒情。“最近一段时间降雨量比往年大,对土壤压碱、作物生长有很大作用。”王建设拍打着手上的泥土,继续向园区深处走去。
王建设来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6年有余,哪种作物该浇水,哪块地的盐碱度有多少,适合哪种作物生长,他用手剖一把土就能给出答案。如今,他负责管理的这2400余亩的园区,种植了榆树、白蜡、板蓝根等,还在林下养殖了松茸、生态鸡和生态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东营市的盐碱地面积达340余万亩,居全省首位。作为自然资源领域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东营围绕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作足了尝试,润松农业则是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
自2012年以来,润松农业10多年间从建设单个生态公益林场开始,发展成为拥有四大林场累计1.6万余亩的林业综合企业。“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我们尽力保留原本地形地貌,不进行大规模工程措施,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原有自然生态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微型改良。”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苟水民介绍,针对低度、中度、重度盐碱地,公司分别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让盐碱地生态利用实现最大化。重度盐碱地的设施订单农业产生的有机质可以作为中度盐碱地林下经济的有机质,林下经济产生的有机肥又可以为低度盐碱地里的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提供营养,实现了生态养殖产业、中药材种植及其配方饲料产业、林下菌类种植等循环产业链融合,让生态实现产业化,产业实现生态化。在林下菌类种植区的榆树林下,仿野生松茸已经从干草覆盖的垄里钻出。王建设告诉记者,当前头茬松茸已经上市,亩产能达到3000斤。
“以生态养殖产业为主链,我们把林地分割成为不同生产单元,畜禽养殖按照林地生态承载量、经济管理规模、基础设施合理配套的原则,设置‘家庭牧场’单元,穿插分布于广阔林地之间,开展生态养殖,形成了‘种、养、加’配套、一二三产融合的盐碱地立体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苟水民说,通过这一生态循环模式,公司运作的1.6万余亩土地每年可实现逾八千万元的营收,利润超过了1500万元。
在生态产业培育的同时,润松农业还积极与周边农村合作,通过建立“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五统一”的生态产品生产销售合作机制,吸引周边农民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据介绍,润松农业已累计为1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5个村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
5月7日一早,暖阳当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林场里绿意正浓。在距离黄河入海口30分钟车程处的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项目经理王建设正沿着小路查看作物长势,不时拨开泥土查看墒情。“最近一段时间降雨量比往年大,对土壤压碱、作物生长有很大作用。”王建设拍打着手上的泥土,继续向园区深处走去。
王建设来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6年有余,哪种作物该浇水,哪块地的盐碱度有多少,适合哪种作物生长,他用手剖一把土就能给出答案。如今,他负责管理的这2400余亩的园区,种植了榆树、白蜡、板蓝根等,还在林下养殖了松茸、生态鸡和生态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东营市的盐碱地面积达340余万亩,居全省首位。作为自然资源领域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东营围绕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作足了尝试,润松农业则是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案例。
自2012年以来,润松农业10多年间从建设单个生态公益林场开始,发展成为拥有四大林场累计1.6万余亩的林业综合企业。“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我们尽力保留原本地形地貌,不进行大规模工程措施,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原有自然生态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微型改良。”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苟水民介绍,针对低度、中度、重度盐碱地,公司分别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让盐碱地生态利用实现最大化。重度盐碱地的设施订单农业产生的有机质可以作为中度盐碱地林下经济的有机质,林下经济产生的有机肥又可以为低度盐碱地里的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提供营养,实现了生态养殖产业、中药材种植及其配方饲料产业、林下菌类种植等循环产业链融合,让生态实现产业化,产业实现生态化。在林下菌类种植区的榆树林下,仿野生松茸已经从干草覆盖的垄里钻出。王建设告诉记者,当前头茬松茸已经上市,亩产能达到3000斤。
“以生态养殖产业为主链,我们把林地分割成为不同生产单元,畜禽养殖按照林地生态承载量、经济管理规模、基础设施合理配套的原则,设置‘家庭牧场’单元,穿插分布于广阔林地之间,开展生态养殖,形成了‘种、养、加’配套、一二三产融合的盐碱地立体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苟水民说,通过这一生态循环模式,公司运作的1.6万余亩土地每年可实现逾八千万元的营收,利润超过了1500万元。
在生态产业培育的同时,润松农业还积极与周边农村合作,通过建立“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五统一”的生态产品生产销售合作机制,吸引周边农民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据介绍,润松农业已累计为10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5个村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