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奋楫笃行争做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
2022-12-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任务。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扛起文化“两创”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价值。
坚持提升素养,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聚焦“美德曲阜”,创新打造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结婚礼堂、蒲公英夜堂、儒学讲堂“五堂”阵地和理论宣讲、便民服务等八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聚焦“百姓儒学”,连续举办9届“百姓儒学节”,通过儒学讲堂、乐和“邻里宴”、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聚焦“以和为贵”,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五治融和”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聚焦“有礼有节”,围绕“婚学节丧”重点实施新礼仪改革,推进移风易俗新礼仪,弘扬文明时代新风尚。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文化“两创”新试点。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以“明礼曲阜”“书香曲阜”“诚信曲阜”等项目为依托,推动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在村居、社区,突出文化浸润、文明涵育,培育“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新风尚;在学校,突出全环境立德树人,实现“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在机关,突出德廉修身,干部带头读《论语》研国学;在场所、企业,突出文化引领,带动服务素质提升、产品提档升级,培育形成“尼山圣地·孝和鲁源”“勤德善助·仁爱民政”“弘道明德·儒药厚生”等示范点品牌。
坚持产业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平台作用,以尼山圣境项目为龙头,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好数字尼山、鲁源小镇、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曲阜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聚焦“文创、夜游、研学游”三大优势产业,实施打造“名景名线”、孵化“名街名区”等文旅融合发展十大工程。曲阜文化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坚持传承保护,呈现文化遗产保护新气象。把文化遗产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大对寿丘少昊陵、周公庙、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施好孔府古籍保护工程、传统古建工艺振兴工程、非遗传承人培育工程、博物馆主题展活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古籍热”“考古热”“非遗热”“博物馆热”蔚然成风。
坚持拓展平台,打造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全力配合打造具有“世界思想哲学论坛”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成立曲阜文化“两创”研究院。高水平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依托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承办好海外媒体曲阜行等重大外宣活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系曲阜市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任务。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扛起文化“两创”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价值。
坚持提升素养,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聚焦“美德曲阜”,创新打造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结婚礼堂、蒲公英夜堂、儒学讲堂“五堂”阵地和理论宣讲、便民服务等八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聚焦“百姓儒学”,连续举办9届“百姓儒学节”,通过儒学讲堂、乐和“邻里宴”、百姓大舞台等系列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聚焦“以和为贵”,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五治融和”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聚焦“有礼有节”,围绕“婚学节丧”重点实施新礼仪改革,推进移风易俗新礼仪,弘扬文明时代新风尚。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文化“两创”新试点。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以“明礼曲阜”“书香曲阜”“诚信曲阜”等项目为依托,推动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在村居、社区,突出文化浸润、文明涵育,培育“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新风尚;在学校,突出全环境立德树人,实现“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处处经典句、园园溢书香”;在机关,突出德廉修身,干部带头读《论语》研国学;在场所、企业,突出文化引领,带动服务素质提升、产品提档升级,培育形成“尼山圣地·孝和鲁源”“勤德善助·仁爱民政”“弘道明德·儒药厚生”等示范点品牌。
坚持产业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挥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平台作用,以尼山圣境项目为龙头,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好数字尼山、鲁源小镇、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曲阜建设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聚焦“文创、夜游、研学游”三大优势产业,实施打造“名景名线”、孵化“名街名区”等文旅融合发展十大工程。曲阜文化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坚持传承保护,呈现文化遗产保护新气象。把文化遗产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大对寿丘少昊陵、周公庙、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实施好孔府古籍保护工程、传统古建工艺振兴工程、非遗传承人培育工程、博物馆主题展活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使“古籍热”“考古热”“非遗热”“博物馆热”蔚然成风。
坚持拓展平台,打造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会址,全力配合打造具有“世界思想哲学论坛”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成立曲阜文化“两创”研究院。高水平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依托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承办好海外媒体曲阜行等重大外宣活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系曲阜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