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仲裁庭:窗口前移,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2-11-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高田 通讯员 唐楠 报道
本报聊城讯 “原来开庭需要到聊城仲裁委,现在便民仲裁庭设在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聊城仲裁委员会“便民仲裁庭”在冠县开庭审理了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决定将仲裁庭“搬到”户外。这次庭审,既考虑到了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又充分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仲裁权利,并最终快速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在基层设立便民仲裁庭,就近化解合同纠纷,是聊城仲裁委今年的一项创新举措。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经营者依法维权,减轻当事人诉累,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实现仲裁服务窗口前移、重心下沉,聊城仲裁委在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仲裁委分会就近化解纠纷,节省了群众维权成本,缩短了维权时间,真正做到便民仲裁进基层,创新模式更用心,受到社会一致认可和好评。
近年来,如何将服务窗口前移,定点、就近化解矛盾纠纷上做实、做细?是聊城仲裁委创新工作的重点。为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今年8月起,聊城仲裁委将仲裁服务窗口前移到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东昌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不仅设有“仲裁服务”窗口,仲裁服务相关便民宣传材料整整齐齐摆放在大厅,电子屏也不间断播放仲裁服务宣传片。东昌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张秋香表示,仲裁服务窗口进驻中心,将更好地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推进法治东昌建设更进一步。
“仲裁制度能为企业提供‘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的绿色通道,专业的仲裁队伍能为企业纾困解难,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仲裁服务窗口前移至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仅能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也进一步丰富了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方式。下一步,聊城仲裁委将继续延伸仲裁向基层服务,推进仲裁服务窗口在各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覆盖,多元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仲裁服务更接地气。”聊城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建华表示。
本报聊城讯 “原来开庭需要到聊城仲裁委,现在便民仲裁庭设在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聊城仲裁委员会“便民仲裁庭”在冠县开庭审理了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决定将仲裁庭“搬到”户外。这次庭审,既考虑到了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又充分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仲裁权利,并最终快速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在基层设立便民仲裁庭,就近化解合同纠纷,是聊城仲裁委今年的一项创新举措。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经营者依法维权,减轻当事人诉累,优化营商环境,真正实现仲裁服务窗口前移、重心下沉,聊城仲裁委在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仲裁委分会就近化解纠纷,节省了群众维权成本,缩短了维权时间,真正做到便民仲裁进基层,创新模式更用心,受到社会一致认可和好评。
近年来,如何将服务窗口前移,定点、就近化解矛盾纠纷上做实、做细?是聊城仲裁委创新工作的重点。为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今年8月起,聊城仲裁委将仲裁服务窗口前移到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东昌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不仅设有“仲裁服务”窗口,仲裁服务相关便民宣传材料整整齐齐摆放在大厅,电子屏也不间断播放仲裁服务宣传片。东昌府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张秋香表示,仲裁服务窗口进驻中心,将更好地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推进法治东昌建设更进一步。
“仲裁制度能为企业提供‘快立案、快审理、快结案’的绿色通道,专业的仲裁队伍能为企业纾困解难,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仲裁服务窗口前移至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仅能更好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也进一步丰富了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方式。下一步,聊城仲裁委将继续延伸仲裁向基层服务,推进仲裁服务窗口在各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覆盖,多元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仲裁服务更接地气。”聊城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