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贸易便利化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上合示范区推出20项制度创新案例
2022-10-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白 晓 杨国胜
通讯员 姜方梅 王 珊 报道
本报青岛讯 日前,上合示范区举行制度创新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20项制度创新案例,主要涉及物流运输、贸易发展、产能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自由流动和金融供给便利等六个方面,为助推贸易便利化、提升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水平提供了解决方案。
继2021年首批发布“跨境易货贸易”“信用上合”等35项上合特色制度创新案例后,上合示范区聚焦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和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次发布的20项制度创新案例是上合示范区针对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联合海关、税务和山东高速集团等部门、院校、企业,合力进行攻关研究,形成的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是上合示范区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最新成果。
在物流运输便利方面,上合示范区拓展“跨里海运输走廊”,深化中欧班列南线通道建设。主要内容是,建立中欧班列“跨里海运输”南线运输通道,采用“国际铁路+水运”的多式联运方式,常态化开行至阿塞拜疆巴库、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土耳其伊兹米特的定班专线,班列在途运输时间18~20天,比常规海陆联运节省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贸易发展便利方面,上合示范区建立区关税务企业信用认证协同机制,采取“海关主导+政府支持+第三方参与”的认证模式,对重点企业进行海关AEO、税务A类信用培育与认证,推动企业同时享受海关通关便利和税务支持。目前,上合示范区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逐步推动与相关上合组织国家实现AEO互认,提升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上合示范区首创推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下设三大体系、八大模块、73项子功能,实现跨国别、跨部门、跨行业、全单证、全流程的信息共享交换与协同作业,为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企业提供全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国内企业走进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平台。
“本次发布的制度创新案例,以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为突破口,不仅有效回应了传统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难题,也在降低供给成本、创新供给方式等方面作出生动实践。”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李进峰表示,其中,在科技合作便利方面,可促进国际合作技术转移,有效化解绿色园区与智慧园区建设等制约问题。
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表示,上合示范区始终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打造“智创上合”创新品牌,已累计推出信用上合、上合·银关通和上合·汇保通等50余项具有上合特色的制度创新案例,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制度创新成果。同时,对各项创新制度进行迭代升级,加速建设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发布会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李自国发布了《上合示范区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统分析总结了上合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的主要成果、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下一步重点和突破方向,为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通讯员 姜方梅 王 珊 报道
本报青岛讯 日前,上合示范区举行制度创新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20项制度创新案例,主要涉及物流运输、贸易发展、产能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自由流动和金融供给便利等六个方面,为助推贸易便利化、提升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水平提供了解决方案。
继2021年首批发布“跨境易货贸易”“信用上合”等35项上合特色制度创新案例后,上合示范区聚焦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和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次发布的20项制度创新案例是上合示范区针对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联合海关、税务和山东高速集团等部门、院校、企业,合力进行攻关研究,形成的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是上合示范区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最新成果。
在物流运输便利方面,上合示范区拓展“跨里海运输走廊”,深化中欧班列南线通道建设。主要内容是,建立中欧班列“跨里海运输”南线运输通道,采用“国际铁路+水运”的多式联运方式,常态化开行至阿塞拜疆巴库、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土耳其伊兹米特的定班专线,班列在途运输时间18~20天,比常规海陆联运节省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贸易发展便利方面,上合示范区建立区关税务企业信用认证协同机制,采取“海关主导+政府支持+第三方参与”的认证模式,对重点企业进行海关AEO、税务A类信用培育与认证,推动企业同时享受海关通关便利和税务支持。目前,上合示范区已与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逐步推动与相关上合组织国家实现AEO互认,提升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贸易便利化水平。同时,上合示范区首创推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经贸综合服务平台,下设三大体系、八大模块、73项子功能,实现跨国别、跨部门、跨行业、全单证、全流程的信息共享交换与协同作业,为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企业提供全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国内企业走进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平台。
“本次发布的制度创新案例,以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为突破口,不仅有效回应了传统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难题,也在降低供给成本、创新供给方式等方面作出生动实践。”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李进峰表示,其中,在科技合作便利方面,可促进国际合作技术转移,有效化解绿色园区与智慧园区建设等制约问题。
上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表示,上合示范区始终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打造“智创上合”创新品牌,已累计推出信用上合、上合·银关通和上合·汇保通等50余项具有上合特色的制度创新案例,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制度创新成果。同时,对各项创新制度进行迭代升级,加速建设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发布会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李自国发布了《上合示范区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统分析总结了上合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的主要成果、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下一步重点和突破方向,为上合示范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