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镇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条

2022-09-21 作者: 张忠德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张忠德 报道
  本报青岛讯 9月15日,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绿色家园工厂化平菇车间,目光所及,一排排平菇菌棒整齐地摆在架子上,鲜嫩的平菇正在出菇,采摘后发往全国各地。该项目年种植菌包300万包,年产平菇360万斤,年销售额1200万元。
  食用菌产业生态,是大村镇链式思维打造的重点板块。年内开工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个食用菌种业产业园占地20亩,总投资8000万元,新建制棒车间、培养室和新品种出菇房等,配备了制棒设备、灭菌设备、接种设备和食用菌工厂化出菇设备等。项目运营投产后,可年生产菌棒2000万根。
  近年来,大村镇推广“龙头+合作+园区+农户”新型经营模式,引进培育绿色家园和汉森等7家龙头菌企。截至目前,这些菌企生产平菇、香菇、黑木耳等菌菇2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劳动力1800余人。该镇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
  大村镇还建设了农产品交易中心,目前已进驻企业55家、年交易额近2亿元;配套建设了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余吨,仅错季销售一项业务每年营收可破亿元。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发展。
  □记者 张忠德 报道
  本报青岛讯 9月15日,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绿色家园工厂化平菇车间,目光所及,一排排平菇菌棒整齐地摆在架子上,鲜嫩的平菇正在出菇,采摘后发往全国各地。该项目年种植菌包300万包,年产平菇360万斤,年销售额1200万元。
  食用菌产业生态,是大村镇链式思维打造的重点板块。年内开工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个食用菌种业产业园占地20亩,总投资8000万元,新建制棒车间、培养室和新品种出菇房等,配备了制棒设备、灭菌设备、接种设备和食用菌工厂化出菇设备等。项目运营投产后,可年生产菌棒2000万根。
  近年来,大村镇推广“龙头+合作+园区+农户”新型经营模式,引进培育绿色家园和汉森等7家龙头菌企。截至目前,这些菌企生产平菇、香菇、黑木耳等菌菇2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劳动力1800余人。该镇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
  大村镇还建设了农产品交易中心,目前已进驻企业55家、年交易额近2亿元;配套建设了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余吨,仅错季销售一项业务每年营收可破亿元。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市场供需矛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