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234村级票决议事新路径,热线投诉降六成,信访减少超三成
基层治理的“褚墩实践”
2022-07-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本报通讯员 高明鑫
今年以来,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褚墩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钰在提出村庄发展规划时,都会格外小心。“四件事上了村民议事会,只通过了三件,还有一件被一半的议事会成员反对。”张钰说,“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推行以来,在涉及村庄发展的大事上,村干部需要更加注重村民的意见。
在褚墩镇,褚墩一村是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去年,随着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少部分思想活跃的村民萌生了以土地入社的想法,但大部分村民考虑到“入股有风险”,总是瞻前顾后,导致入社意见不一致,难以实施。
对此,村党组织通过临时议事会,围绕合作社运行理念、产业结构、效益分析、占股分红等重要内容,集中研究两次,走街串巷发动宣传两次,通过动议酝酿“两上两下”统一思想,再经过无记名投票、现场唱票、现场计票、现场公开,与会51名党员、村民代表全票通过合作社股份制运营提议,一举破解以往举手表决的“跟风盲从”或“面子举手”等问题。党员和群众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热情高涨,土地作价入股16户,有意向正在履行土地流转程序的329户,预计全村将流转土地500余亩;村民以每股1000元价格入股47户,共募集发展资金18.1万元。
在实施“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的过程中,党群拧成一股绳,助力村庄走上发展快车道。但当张钰提出要在村里搞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时,村里的老党员舒永良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听你刚才说,一套直播设备需要五六万元,后期的农产品质量、物流线路运营这些事现在都还没有着落,我觉得现在干这件事还不太合适。”在临时议事会上,舒永良的话得到不少人认同。最终,一半的参会成员投了反对票,大家一致同意等时机成熟再在村里搞直播带货。
“放在以前,按照传统的‘四议两公开’制度,这件事很可能就通过了。但现在通过新制度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村干部的决策能更有科学性。”张钰说,他同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这在当地被称为“一肩挑”干部,在以前有些村民即便不太同意张钰提出的计划,但是碍于拥护村干部等想法,也会在大会上举手同意。
在罗庄区,“一肩挑”干部覆盖9成以上的村居,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是一个共性问题。
今年以来,罗庄区褚墩镇积极探索“1234”村级票决议事新路径,即票决事项“一事一议”,动议酝酿“两上两下”,全程监督“三审三看”,跟踪问效“四清四评”,打造“四议两公开”制度升级版,12个试点村在十件关乎集体发展、群众关切的重大事项中,民主议事通过率达100%,党员、村民代表到会率保持在85%以上,民生实事满意率在96%以上。褚墩镇12345热线投诉数量下降60%,稳居罗庄区第一,相关信访数量减少35%,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在推行“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过程中,褚墩镇聚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拍脑袋作决定”“面子举手”“人情决议”等问题,推行村级票决议事。厘清票决事项,紧盯群众关注度高、社会敏感性强、利益涉及面广、实施风险点多的村级重大事项,将村级重大事项分为一般表决事项和票决事项,为村级事务“厘清边界、晒出清单”。制定议事规范,统一印发《村级票决议事制度》,形成“动议酝酿、审批备案、全程票决、严格监管、跟踪问效”五步票决议事程序,做到“一事一备案、一事一流程,一事一表决”。细化票决流程,制作票决议事流程图,推动村干部按章办事,让村民看得明白,干部做得透明,变“举手表决”为“民主票决”,让党员群众敢说话、说真话。
同时,聚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党员和群众“不明白”“不参与”问题,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建立议事组织,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建立重大事项临时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充分发挥“宣讲员”“吹号人”作用,在村党组织提议前将议题“沉下去”,让意见建议“浮上来”,协助村党组织完善提议方案。提供议事平台,线下划片分组设置意见箱,在村委办公场所专设接待窗,议事会成员轮值收集意见建议;线上利用党建智慧屏滚动展示播放,借助微信群、村广播等广泛宣传动员,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建立群众意见“征议、动议、集议”平台。
全面推广“1234”村级票决议事流程,不仅提升了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高了村民议事的参与度、满意度,也让村民形成了办事民主的作风和依法办事的习惯,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褚墩镇不断深化临沂市委“3+1”理论武装体系建设,总结票决议事村居经验做法,广泛开展“互动式讲故事,践行式学理论”宣讲会,掀起了一场议事流程阳光透明、履职用权依法依规、为民办事高质高效的热潮。
本报通讯员 高明鑫
今年以来,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褚墩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钰在提出村庄发展规划时,都会格外小心。“四件事上了村民议事会,只通过了三件,还有一件被一半的议事会成员反对。”张钰说,“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推行以来,在涉及村庄发展的大事上,村干部需要更加注重村民的意见。
在褚墩镇,褚墩一村是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去年,随着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少部分思想活跃的村民萌生了以土地入社的想法,但大部分村民考虑到“入股有风险”,总是瞻前顾后,导致入社意见不一致,难以实施。
对此,村党组织通过临时议事会,围绕合作社运行理念、产业结构、效益分析、占股分红等重要内容,集中研究两次,走街串巷发动宣传两次,通过动议酝酿“两上两下”统一思想,再经过无记名投票、现场唱票、现场计票、现场公开,与会51名党员、村民代表全票通过合作社股份制运营提议,一举破解以往举手表决的“跟风盲从”或“面子举手”等问题。党员和群众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热情高涨,土地作价入股16户,有意向正在履行土地流转程序的329户,预计全村将流转土地500余亩;村民以每股1000元价格入股47户,共募集发展资金18.1万元。
在实施“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的过程中,党群拧成一股绳,助力村庄走上发展快车道。但当张钰提出要在村里搞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时,村里的老党员舒永良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听你刚才说,一套直播设备需要五六万元,后期的农产品质量、物流线路运营这些事现在都还没有着落,我觉得现在干这件事还不太合适。”在临时议事会上,舒永良的话得到不少人认同。最终,一半的参会成员投了反对票,大家一致同意等时机成熟再在村里搞直播带货。
“放在以前,按照传统的‘四议两公开’制度,这件事很可能就通过了。但现在通过新制度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村干部的决策能更有科学性。”张钰说,他同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这在当地被称为“一肩挑”干部,在以前有些村民即便不太同意张钰提出的计划,但是碍于拥护村干部等想法,也会在大会上举手同意。
在罗庄区,“一肩挑”干部覆盖9成以上的村居,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是一个共性问题。
今年以来,罗庄区褚墩镇积极探索“1234”村级票决议事新路径,即票决事项“一事一议”,动议酝酿“两上两下”,全程监督“三审三看”,跟踪问效“四清四评”,打造“四议两公开”制度升级版,12个试点村在十件关乎集体发展、群众关切的重大事项中,民主议事通过率达100%,党员、村民代表到会率保持在85%以上,民生实事满意率在96%以上。褚墩镇12345热线投诉数量下降60%,稳居罗庄区第一,相关信访数量减少35%,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在推行“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过程中,褚墩镇聚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拍脑袋作决定”“面子举手”“人情决议”等问题,推行村级票决议事。厘清票决事项,紧盯群众关注度高、社会敏感性强、利益涉及面广、实施风险点多的村级重大事项,将村级重大事项分为一般表决事项和票决事项,为村级事务“厘清边界、晒出清单”。制定议事规范,统一印发《村级票决议事制度》,形成“动议酝酿、审批备案、全程票决、严格监管、跟踪问效”五步票决议事程序,做到“一事一备案、一事一流程,一事一表决”。细化票决流程,制作票决议事流程图,推动村干部按章办事,让村民看得明白,干部做得透明,变“举手表决”为“民主票决”,让党员群众敢说话、说真话。
同时,聚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党员和群众“不明白”“不参与”问题,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建立议事组织,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建立重大事项临时议事会,议事会成员充分发挥“宣讲员”“吹号人”作用,在村党组织提议前将议题“沉下去”,让意见建议“浮上来”,协助村党组织完善提议方案。提供议事平台,线下划片分组设置意见箱,在村委办公场所专设接待窗,议事会成员轮值收集意见建议;线上利用党建智慧屏滚动展示播放,借助微信群、村广播等广泛宣传动员,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建立群众意见“征议、动议、集议”平台。
全面推广“1234”村级票决议事流程,不仅提升了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高了村民议事的参与度、满意度,也让村民形成了办事民主的作风和依法办事的习惯,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褚墩镇不断深化临沂市委“3+1”理论武装体系建设,总结票决议事村居经验做法,广泛开展“互动式讲故事,践行式学理论”宣讲会,掀起了一场议事流程阳光透明、履职用权依法依规、为民办事高质高效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