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检察专刊

走好沂蒙精神传承路

蒙阴以高质效检察履职赓续红色基因

2025-09-10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蒙阴县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地,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刘晓浦、刘一梦叔侄献身革命的壮举传唱至今,沂蒙六姐妹拥军支前的故事仍在续写新时代篇章……扎根于这片红色热土的蒙阴县检察院,始终自觉以沂蒙精神润泽检察事业,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与检察履职的深度融合。
赓续红色基因,把稳检察为民“出发点”
  “厉建峰同志是沂蒙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牵挂着手里的案子,我将以他为榜样,时刻叩问初心,走好检察生涯的每一步。”6月17日,检察干警刘娜、张玉婷入职蒙阴县检察院当天,就在该院政治部副主任安传亮的带领下,到文化长廊、英模室等场所学习党史、检察史及沂蒙精神发展历程。现场聆听因公牺牲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厉建峰同志的事迹后,2名新入职干警深受感动。
  “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入职干警的‘入职第一课’,就是要帮助他们系好‘第一粒扣子’,真正弄清楚‘依靠谁、为了谁’。”安传亮介绍。蒙阴县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用好用活青年党员、青年干警这支生力军,精心打造“蒙检·崮乡思语”“蒙检·春韵”等特色平台,通过支部联学、青年党员讲党课、“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言传身教吸引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活起来、深下去。
  “这位是高洪祥烈士,当年的战斗中他就牺牲在我身边……”4月4日,在蒙阴县检察院组织的清明祭扫活动中,该院法警大队原四级高级警长王富顺在孟良崮烈士陵园的战友墓碑前,向青年干警讲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用亲身经历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烈士们用热血捍卫祖国山河的不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参加活动的青年干警一致表示,这样的现场教学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具震撼力,未来将忠实履行检察职责,在司法为民的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
深耕主责主业,找准检察履职“落脚点”
  “感谢检察机关对我们一家的救助,让我们渡过了难关……”2024年5月,李某专程来到蒙阴县检察院表达谢意。李某的丈夫韩某是一名多次荣立战功的退役军人,2023年9月因交通肇事不幸离世。韩某的离世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李某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儿子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正读高中的女儿因父亲去世抑郁休学,而肇事者刘某家境困难,无力履行赔偿判决。
  “李某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且系退役军人家属,是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重点对象。”该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刘臻在梳理案情后,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2024年2月,该院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李某发放了救助资金,解了李某一家的燃眉之急。同时,该院协调妇联、武装部、民政、教体等部门,通过将李某纳入慢性病管理对象、为其女儿提供心理疏导并减免学费等措施,多方协同助力李某一家渡过难关。
  革命战争年代,“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是蒙阴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据统计,该县共有烈士墓群、革命旧址等县级以上红色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为守护英烈荣光,保护红色资源,近年来,蒙阴县检察院统筹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成立红色资源保护专业办案团队,重点办理侵害、破坏革命文物与红色文化遗产类案件。2021年,该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某镇一处散葬烈士墓群存在保护范围内土地被侵占、墓冢破损等问题,遂依法开展监督。历时70余天,34座英烈墓全部迁至孟良崮烈士陵园。该案入选全省第二批政法为民办实事优秀成果。
  “从退役军人家属的纾困帮扶到英烈家园的庄严守护,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正是对沂蒙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守望。”蒙阴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军磊说。
锤炼过硬作风,筑牢检察队伍“支撑点”
  沂蒙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为用好这一“传家宝”,蒙阴县检察院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内涵融入检察队伍建设与履职全过程,通过立体化培养、特色化教育,着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过硬检察队伍。
  “我从两位导师身上既学到了过硬的业务本领,也实现了思想上的淬炼与蜕变……”今年6月,刚结束一年带教期的青年干警赵琦在总结时这样说。她的快速成长,得益于蒙阴县检察院实施的“青年干警带教计划”。围绕人才强检战略,该院创新构建“老带新、强带弱”立体化培养模式,实施青年干警“政治+业务”双导师培养计划,为每名青年干警分别配备1名政治导师和1名业务导师,既传授检察“硬技能”,又锤炼思想“硬作风”。截至目前,该带教计划已完成2期,12名青年干警实现思想与业务双提升,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
  聚焦干警素能建设,蒙阴县检察院精心构建“沂蒙精神+检察实践”特色教育体系,连续5年开展“明责 守纪 提升”素能培训暨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围绕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该院组织干警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现场聆听革命故事、观看历史影像等方式,让干警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内涵。
  在沂蒙精神的滋养与引领下,蒙阴县检察院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来,该院先后有11名干警在省、市业务竞赛中荣获标兵或能手称号,入选省、市检察机关人才库;7件案件获评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或优秀法律文书。
  “沂蒙精神是砥砺干警初心使命的‘红色教材’,是推动检察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下一步,我们将把沂蒙精神更深融入检察履职的各个环节,以精神之力强素质、提效能,走好新时代检察人的沂蒙精神传承路。”蒙阴县检察院检察长神合广表示。       徐魁 张艳红
  蒙阴县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孟良崮战役的发生地,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刘晓浦、刘一梦叔侄献身革命的壮举传唱至今,沂蒙六姐妹拥军支前的故事仍在续写新时代篇章……扎根于这片红色热土的蒙阴县检察院,始终自觉以沂蒙精神润泽检察事业,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与检察履职的深度融合。
赓续红色基因,把稳检察为民“出发点”
  “厉建峰同志是沂蒙精神的忠实践行者,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牵挂着手里的案子,我将以他为榜样,时刻叩问初心,走好检察生涯的每一步。”6月17日,检察干警刘娜、张玉婷入职蒙阴县检察院当天,就在该院政治部副主任安传亮的带领下,到文化长廊、英模室等场所学习党史、检察史及沂蒙精神发展历程。现场聆听因公牺牲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厉建峰同志的事迹后,2名新入职干警深受感动。
  “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入职干警的‘入职第一课’,就是要帮助他们系好‘第一粒扣子’,真正弄清楚‘依靠谁、为了谁’。”安传亮介绍。蒙阴县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用好用活青年党员、青年干警这支生力军,精心打造“蒙检·崮乡思语”“蒙检·春韵”等特色平台,通过支部联学、青年党员讲党课、“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言传身教吸引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活起来、深下去。
  “这位是高洪祥烈士,当年的战斗中他就牺牲在我身边……”4月4日,在蒙阴县检察院组织的清明祭扫活动中,该院法警大队原四级高级警长王富顺在孟良崮烈士陵园的战友墓碑前,向青年干警讲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用亲身经历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烈士们用热血捍卫祖国山河的不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参加活动的青年干警一致表示,这样的现场教学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具震撼力,未来将忠实履行检察职责,在司法为民的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
深耕主责主业,找准检察履职“落脚点”
  “感谢检察机关对我们一家的救助,让我们渡过了难关……”2024年5月,李某专程来到蒙阴县检察院表达谢意。李某的丈夫韩某是一名多次荣立战功的退役军人,2023年9月因交通肇事不幸离世。韩某的离世使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李某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儿子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正读高中的女儿因父亲去世抑郁休学,而肇事者刘某家境困难,无力履行赔偿判决。
  “李某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且系退役军人家属,是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重点对象。”该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刘臻在梳理案情后,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2024年2月,该院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李某发放了救助资金,解了李某一家的燃眉之急。同时,该院协调妇联、武装部、民政、教体等部门,通过将李某纳入慢性病管理对象、为其女儿提供心理疏导并减免学费等措施,多方协同助力李某一家渡过难关。
  革命战争年代,“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是蒙阴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据统计,该县共有烈士墓群、革命旧址等县级以上红色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为守护英烈荣光,保护红色资源,近年来,蒙阴县检察院统筹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成立红色资源保护专业办案团队,重点办理侵害、破坏革命文物与红色文化遗产类案件。2021年,该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某镇一处散葬烈士墓群存在保护范围内土地被侵占、墓冢破损等问题,遂依法开展监督。历时70余天,34座英烈墓全部迁至孟良崮烈士陵园。该案入选全省第二批政法为民办实事优秀成果。
  “从退役军人家属的纾困帮扶到英烈家园的庄严守护,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正是对沂蒙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守望。”蒙阴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军磊说。
锤炼过硬作风,筑牢检察队伍“支撑点”
  沂蒙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为用好这一“传家宝”,蒙阴县检察院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内涵融入检察队伍建设与履职全过程,通过立体化培养、特色化教育,着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过硬检察队伍。
  “我从两位导师身上既学到了过硬的业务本领,也实现了思想上的淬炼与蜕变……”今年6月,刚结束一年带教期的青年干警赵琦在总结时这样说。她的快速成长,得益于蒙阴县检察院实施的“青年干警带教计划”。围绕人才强检战略,该院创新构建“老带新、强带弱”立体化培养模式,实施青年干警“政治+业务”双导师培养计划,为每名青年干警分别配备1名政治导师和1名业务导师,既传授检察“硬技能”,又锤炼思想“硬作风”。截至目前,该带教计划已完成2期,12名青年干警实现思想与业务双提升,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
  聚焦干警素能建设,蒙阴县检察院精心构建“沂蒙精神+检察实践”特色教育体系,连续5年开展“明责 守纪 提升”素能培训暨大学习、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围绕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该院组织干警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孟良崮战役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现场聆听革命故事、观看历史影像等方式,让干警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内涵。
  在沂蒙精神的滋养与引领下,蒙阴县检察院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3年来,该院先后有11名干警在省、市业务竞赛中荣获标兵或能手称号,入选省、市检察机关人才库;7件案件获评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或优秀法律文书。
  “沂蒙精神是砥砺干警初心使命的‘红色教材’,是推动检察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下一步,我们将把沂蒙精神更深融入检察履职的各个环节,以精神之力强素质、提效能,走好新时代检察人的沂蒙精神传承路。”蒙阴县检察院检察长神合广表示。       徐魁 张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