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司法局创新构建“多元协同”
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5-07-25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王彤彤
近年来,龙口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法治惠民”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多元协同”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优化服务机制、创新解纷路径、深化普法宣传等举措,打造具有龙口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优化服务机制
构建基层法治“保障网”
升级城区法律服务中心和建设镇级服务站,构建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村居法律顾问参与村级重大决策论证12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8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持续开展法律服务惠企活动,解答企业职工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深入开展“减证便民、提速增效、规范优质”公证服务,探索推行“当事人承诺制受理”和“电子公证书”等模式,上半年共办理公证2137件。
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通过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等方式确保服务质量,共受理各类援助案件531件,结案402件,回经济损失620余万元。
创新解纷路径
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8名,接收法院委派案件287件,成功调解263件。与公安机关深度合作,在16个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工作室,配备专职警民联调员225人、公安辅警调解员97人,形成“接警—分流—调解”闭环机制。持续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2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实现商会调委会全覆盖。纵向建立“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全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649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排查283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实施“三色预警”机制,配套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聚焦普法宣传
培育法治乡村“生力军”
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分层推进“法律十进”活动。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依托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普法文章、典型案例等,不断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非遗传承+普法宣传”试点工作。通过严格选拔审核、精心组织培训等形式,建设法治乡村人才资源库,全市培育“法治带头人”507名,“法律明白人”1533名。
近年来,龙口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法治惠民”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多元协同”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优化服务机制、创新解纷路径、深化普法宣传等举措,打造具有龙口特色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优化服务机制
构建基层法治“保障网”
升级城区法律服务中心和建设镇级服务站,构建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村居法律顾问参与村级重大决策论证120余次,开展法治讲座8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人次。持续开展法律服务惠企活动,解答企业职工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深入开展“减证便民、提速增效、规范优质”公证服务,探索推行“当事人承诺制受理”和“电子公证书”等模式,上半年共办理公证2137件。
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通过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等方式确保服务质量,共受理各类援助案件531件,结案402件,回经济损失620余万元。
创新解纷路径
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8名,接收法院委派案件287件,成功调解263件。与公安机关深度合作,在16个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工作室,配备专职警民联调员225人、公安辅警调解员97人,形成“接警—分流—调解”闭环机制。持续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2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实现商会调委会全覆盖。纵向建立“市、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全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649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排查283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实施“三色预警”机制,配套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聚焦普法宣传
培育法治乡村“生力军”
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分层推进“法律十进”活动。积极创新普法形式,依托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普法文章、典型案例等,不断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非遗传承+普法宣传”试点工作。通过严格选拔审核、精心组织培训等形式,建设法治乡村人才资源库,全市培育“法治带头人”507名,“法律明白人”153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