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韧与智慧守护油城平安的视侦尖兵
——记山东省滨海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青年民警李浩然
2025-07-25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
|
![]() |
|
□ 孙舒
两名盗贼技术开锁入室盗走价值7万余元金饰,两个多月后主人才发觉金饰被盗。通过视频侦查获取关键线索侦破此案的,正是山东省滨海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青年民警李浩然。
从事视频侦查工作6年来,李浩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支撑侦破大要案件2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2024年5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李浩然视频侦查工作室”挂牌成立,为推动视频运用和强化破案支撑奠定基础。
有条件要办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
今年5月底,基地分局辖区某居民家中价值7万余元的金饰不翼而飞,从主人最后一次佩戴金饰到发觉金饰被盗报警已过去2个多月。
通过现场勘验,民警发现嫌疑人通过技术开锁入室盗走黄金首饰,由于距离案发时间太久,现场痕迹物证早已被生活痕迹掩盖。案件交到了李浩然手上,通过研判,他推断嫌疑人是一名有前科的作案老手,这起案件绝不是一起孤案。
此后的侦查印证了李浩然的判断。他一边调取现场附近案发时间段长达数百小时的视频,带队开展甄别;一边调取周边分局近段时期入室盗窃案件信息。经过5天夜以继日的研判,前期发生在另一分局辖区的两起入室盗窃未遂案件被李浩然敏锐地抓取到。嫌疑人同样手法入室盗窃,触发居民家中摄像头报警后受到惊吓逃走,但居民家中摄像头却拍下了嫌疑人的身影。这个身影立即在李浩然脑海中,与金饰被盗案调取的小区监控视频中一名男子模糊的身影碰撞在了一起。经进一步工作发现,该男子负责入室实施盗窃,另有一名同伙望风。很快,两名嫌疑人身份被成功锁定,随后相继在广西、大连落网。
在与视频图像“硬碰硬”的6年中,李浩然养成了“坐得住”的耐性,练就了“盯得牢”的本领,造就了“哪怕破案的希望只有1%,也要尽100%的努力”的不服输劲头。“案件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转换思路创造条件也要办。”
成为一个“眼中有尺”的人
从警以来,李浩然屡屡为大要案件侦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但谈到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数他初涉视频侦查工作的“第一战”,“一眼看图报人名”的故事至今仍为同事们津津乐道。
2019年1月,李浩然由看守所调入刑侦支队从事视频侦查工作。时值春节,辖区发生一起系列砸车窗拉车门盗窃车内物品案,通过一张模糊的嫌疑人视频截图,李浩然一眼便认出嫌疑人正是自己在看守所工作时收押过的前科人员宋某。通过这一关键线索,案件很快告破。
由于对线索研判精准,总能为案件侦破打开关键突破口,李浩然被同事们称为“眼中有尺”的人。
这把“尺子”的背后,是李浩然日复一日的勤学善思和刻苦钻研。每天在系统里滚数据、做甄别,最后排除或确认,常常盯着电脑屏幕,一盯就是一通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工作之余,他先后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中级)考试、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务硕士研究生考试。
守护油城平安的视侦尖兵
2024年5月,在视频侦查支队挂牌成立“李浩然视频侦查工作室”。在李浩然的带领下,工作室与办案单位同步上案,时时能够支撑实战,通过指挥扁平化和手段资源集群化,形成前端发起需求,后台即时响应的高效联动机制,双向发力、交替推进。在2024年的“油区治安整治专项行动”中,李浩然带领工作室成员对油区案件开展重点攻坚,主导侦查破案35起,抓获涉案人员50余名,协助抓获涉油逃犯12名。
2025年2月,在侦办一起特大盗油案件中,办案民警发现盗油团伙反侦察意识极强,以农家院养鸡场为盗油犯罪作伪装,盗取一定数量原油后立即转移,当民警根据线索找到盗油窝点时,团伙成员早已四散转移。李浩然及团队成员锲而不舍,再次通过视频侦查首先打开局面,通过全新技战法锁定团伙成员及涉案车辆。6月下旬,当该团伙蠢蠢欲动准备再次作案时,便落入民警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该盗油团伙被一举打掉。
在李浩然及团队的努力下,目前视频侦查已成为滨海公安打击涉油违法犯罪的新“杀手锏”,在80%以上的油区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同时,李浩然带领团队积极拓宽视侦工作维度,想方设法“治未病”,用视侦力量为“主防”赋能。通过常态化汇聚12个派出所的27处治安复杂场所设备信息,场所内各类案件的发案率明显降低,为派出所治安防控工作作出了有益尝试。
“当警察除暴安良是我的理想。投身公安事业,就是要不断钻研向前进,奋力守护群众平安。”李浩然将继续在一个个“天眼”的背后,默默为群众创造可感可及的幸福与安宁。
李浩然(左二)带领队员开展无人机巡防。
两名盗贼技术开锁入室盗走价值7万余元金饰,两个多月后主人才发觉金饰被盗。通过视频侦查获取关键线索侦破此案的,正是山东省滨海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青年民警李浩然。
从事视频侦查工作6年来,李浩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支撑侦破大要案件2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2024年5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李浩然视频侦查工作室”挂牌成立,为推动视频运用和强化破案支撑奠定基础。
有条件要办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
今年5月底,基地分局辖区某居民家中价值7万余元的金饰不翼而飞,从主人最后一次佩戴金饰到发觉金饰被盗报警已过去2个多月。
通过现场勘验,民警发现嫌疑人通过技术开锁入室盗走黄金首饰,由于距离案发时间太久,现场痕迹物证早已被生活痕迹掩盖。案件交到了李浩然手上,通过研判,他推断嫌疑人是一名有前科的作案老手,这起案件绝不是一起孤案。
此后的侦查印证了李浩然的判断。他一边调取现场附近案发时间段长达数百小时的视频,带队开展甄别;一边调取周边分局近段时期入室盗窃案件信息。经过5天夜以继日的研判,前期发生在另一分局辖区的两起入室盗窃未遂案件被李浩然敏锐地抓取到。嫌疑人同样手法入室盗窃,触发居民家中摄像头报警后受到惊吓逃走,但居民家中摄像头却拍下了嫌疑人的身影。这个身影立即在李浩然脑海中,与金饰被盗案调取的小区监控视频中一名男子模糊的身影碰撞在了一起。经进一步工作发现,该男子负责入室实施盗窃,另有一名同伙望风。很快,两名嫌疑人身份被成功锁定,随后相继在广西、大连落网。
在与视频图像“硬碰硬”的6年中,李浩然养成了“坐得住”的耐性,练就了“盯得牢”的本领,造就了“哪怕破案的希望只有1%,也要尽100%的努力”的不服输劲头。“案件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转换思路创造条件也要办。”
成为一个“眼中有尺”的人
从警以来,李浩然屡屡为大要案件侦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但谈到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数他初涉视频侦查工作的“第一战”,“一眼看图报人名”的故事至今仍为同事们津津乐道。
2019年1月,李浩然由看守所调入刑侦支队从事视频侦查工作。时值春节,辖区发生一起系列砸车窗拉车门盗窃车内物品案,通过一张模糊的嫌疑人视频截图,李浩然一眼便认出嫌疑人正是自己在看守所工作时收押过的前科人员宋某。通过这一关键线索,案件很快告破。
由于对线索研判精准,总能为案件侦破打开关键突破口,李浩然被同事们称为“眼中有尺”的人。
这把“尺子”的背后,是李浩然日复一日的勤学善思和刻苦钻研。每天在系统里滚数据、做甄别,最后排除或确认,常常盯着电脑屏幕,一盯就是一通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工作之余,他先后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中级)考试、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务硕士研究生考试。
守护油城平安的视侦尖兵
2024年5月,在视频侦查支队挂牌成立“李浩然视频侦查工作室”。在李浩然的带领下,工作室与办案单位同步上案,时时能够支撑实战,通过指挥扁平化和手段资源集群化,形成前端发起需求,后台即时响应的高效联动机制,双向发力、交替推进。在2024年的“油区治安整治专项行动”中,李浩然带领工作室成员对油区案件开展重点攻坚,主导侦查破案35起,抓获涉案人员50余名,协助抓获涉油逃犯12名。
2025年2月,在侦办一起特大盗油案件中,办案民警发现盗油团伙反侦察意识极强,以农家院养鸡场为盗油犯罪作伪装,盗取一定数量原油后立即转移,当民警根据线索找到盗油窝点时,团伙成员早已四散转移。李浩然及团队成员锲而不舍,再次通过视频侦查首先打开局面,通过全新技战法锁定团伙成员及涉案车辆。6月下旬,当该团伙蠢蠢欲动准备再次作案时,便落入民警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该盗油团伙被一举打掉。
在李浩然及团队的努力下,目前视频侦查已成为滨海公安打击涉油违法犯罪的新“杀手锏”,在80%以上的油区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同时,李浩然带领团队积极拓宽视侦工作维度,想方设法“治未病”,用视侦力量为“主防”赋能。通过常态化汇聚12个派出所的27处治安复杂场所设备信息,场所内各类案件的发案率明显降低,为派出所治安防控工作作出了有益尝试。
“当警察除暴安良是我的理想。投身公安事业,就是要不断钻研向前进,奋力守护群众平安。”李浩然将继续在一个个“天眼”的背后,默默为群众创造可感可及的幸福与安宁。
李浩然(左二)带领队员开展无人机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