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山海天派出所

“主防定位”固根基 化解纠纷护安宁

2025-07-01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近年来,日照市公安局山海天分局山海天派出所锚定“派出所主防”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构建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分级评估、分类处置、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管理闭环,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478件,成功化解456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5.3%。
排查+梳理 矛盾纠纷“全量汇聚”
  山海天派出所坚持预防为先,织密摸排网格,民警包保村居,统筹社区网格力量,常态化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坚持数据整理,定期梳理和研判分析重复警情和暴力警情,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实行办案民警首接负责制,全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对摸排发现、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一事一档,通过联席会议和周例会制度,精准研判风险等级,划分为“红黄蓝”三个风险等级。今年以来,该所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2起,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分色+联调 矛盾化解“会诊治疗”
  5月8日,一名安徽游客在大陈家村某民宿内不慎滑倒受伤住院,投诉要求民宿老板赔偿。
  派出所接到信息后,根据矛盾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将此纠纷标记为“红色”预警,迅速汇报启动“4+N”矛盾联调化解机制,组织街道、司法所等部门在卧龙山街道矛调中心开展矛盾联调。派出所民警对纠纷进行全面剖析,当周轮值律师讲解法律法规,综治工作人员和社会调解员适时给出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观点和想法,终于让游客和民宿老板心服口服。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双方矛盾得以化解。
  近年来,卧龙山街道成立了综治办、派出所、信访办、司法所、热线办五部门组成的一站式矛调中心,实行“红黄蓝”三色调解法,按照划分等级,速调速决、惩调并重和联调联控。对于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采用“4+N”联调工作法,即通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访办“四支队伍”,以及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事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N个社会力量,坚持多元化解、多调联动,切实增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能力,实现了“矛盾纠纷大幅减少、信访问题持续下降、市长热线圆满处理”的目标。
回访+培训 矛盾纠纷“长效跟进”
  “您好,我是山海天派出所民警,之前负责调解您和邻居的纠纷。今天回访是想了解问题是否解决?您是否还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如何扎实推进矛盾纠纷“长效跟进”工作,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对此,该所创新工作模式,将“回访”与“培训”相结合,秉持“矛盾不化解,工作不结束”的原则,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全覆盖回访。回访过程中,民警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沟通等方式,详细了解当事人目前的关系状态、调解协议履行情况,耐心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
  同时,派出所还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能力培训机制,将民警群众沟通能力、矛盾纠纷调解技巧、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纳入学习培训计划,通过每日交班敏感警情汇报、重点纠纷会商、师徒“传帮带”等形式,有效解决年轻民警调解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薄弱的问题。
  通过回访与培训双管齐下,该所实现了对矛盾纠纷的“长效跟进”,有效降低了矛盾纠纷复发率,增强了辖区群众自我防范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海燕
  近年来,日照市公安局山海天分局山海天派出所锚定“派出所主防”定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构建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分级评估、分类处置、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管理闭环,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478件,成功化解456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5.3%。
排查+梳理 矛盾纠纷“全量汇聚”
  山海天派出所坚持预防为先,织密摸排网格,民警包保村居,统筹社区网格力量,常态化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坚持数据整理,定期梳理和研判分析重复警情和暴力警情,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实行办案民警首接负责制,全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对摸排发现、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一事一档,通过联席会议和周例会制度,精准研判风险等级,划分为“红黄蓝”三个风险等级。今年以来,该所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2起,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分色+联调 矛盾化解“会诊治疗”
  5月8日,一名安徽游客在大陈家村某民宿内不慎滑倒受伤住院,投诉要求民宿老板赔偿。
  派出所接到信息后,根据矛盾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将此纠纷标记为“红色”预警,迅速汇报启动“4+N”矛盾联调化解机制,组织街道、司法所等部门在卧龙山街道矛调中心开展矛盾联调。派出所民警对纠纷进行全面剖析,当周轮值律师讲解法律法规,综治工作人员和社会调解员适时给出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观点和想法,终于让游客和民宿老板心服口服。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双方矛盾得以化解。
  近年来,卧龙山街道成立了综治办、派出所、信访办、司法所、热线办五部门组成的一站式矛调中心,实行“红黄蓝”三色调解法,按照划分等级,速调速决、惩调并重和联调联控。对于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采用“4+N”联调工作法,即通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访办“四支队伍”,以及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事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N个社会力量,坚持多元化解、多调联动,切实增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能力,实现了“矛盾纠纷大幅减少、信访问题持续下降、市长热线圆满处理”的目标。
回访+培训 矛盾纠纷“长效跟进”
  “您好,我是山海天派出所民警,之前负责调解您和邻居的纠纷。今天回访是想了解问题是否解决?您是否还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如何扎实推进矛盾纠纷“长效跟进”工作,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对此,该所创新工作模式,将“回访”与“培训”相结合,秉持“矛盾不化解,工作不结束”的原则,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全覆盖回访。回访过程中,民警通过面对面交谈、电话沟通等方式,详细了解当事人目前的关系状态、调解协议履行情况,耐心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
  同时,派出所还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能力培训机制,将民警群众沟通能力、矛盾纠纷调解技巧、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纳入学习培训计划,通过每日交班敏感警情汇报、重点纠纷会商、师徒“传帮带”等形式,有效解决年轻民警调解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薄弱的问题。
  通过回访与培训双管齐下,该所实现了对矛盾纠纷的“长效跟进”,有效降低了矛盾纠纷复发率,增强了辖区群众自我防范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