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新出租”弹窗广告“劫持”乘客
2025-06-16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最近在济南街头打出租车,我经常在扫码支付环节被手机弹窗困扰。
到目的地后,用微信扫了司机师傅收款码准备付钱下车,手机屏幕每次都会先弹出一条弹窗广告。屏幕中间一行大字:“完成支付有机会得红包,最高20元”,上方是“快的新出租”标识,以及“滴滴出行旗下服务”两行小字。想放弃,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此等弹窗广告,在赶时间的支付场景下,纯属广告陷阱,不仅浪费宝贵时间,更可能被裹挟进层层嵌套的信息迷宫。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广告弹窗背后暗藏窥探隐私之眼。
小小弹窗广告,折射的是数字环境治理的大课题。当扫码支付已成为生活“刚需”,支付流程却需在广告迷障中艰难突围,这不仅是用户时间与效率的损失,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隐形侵蚀。
恳请支付平台与监管部门倾听群众心声,在支付等关键节点设置“清爽模式”,保障支付流程的纯净与高效;同时强化对弹窗广告的合规监管,对变相强制跳转、欺骗诱导点击、违规收集信息等行为施以重拳。
请还用户一个清爽、安心、不被“劫持”的支付体验!这绝非吹毛求疵,而是数字时代消费者应得的基本尊重。
山东济南读者刘先生
到目的地后,用微信扫了司机师傅收款码准备付钱下车,手机屏幕每次都会先弹出一条弹窗广告。屏幕中间一行大字:“完成支付有机会得红包,最高20元”,上方是“快的新出租”标识,以及“滴滴出行旗下服务”两行小字。想放弃,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此等弹窗广告,在赶时间的支付场景下,纯属广告陷阱,不仅浪费宝贵时间,更可能被裹挟进层层嵌套的信息迷宫。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广告弹窗背后暗藏窥探隐私之眼。
小小弹窗广告,折射的是数字环境治理的大课题。当扫码支付已成为生活“刚需”,支付流程却需在广告迷障中艰难突围,这不仅是用户时间与效率的损失,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隐形侵蚀。
恳请支付平台与监管部门倾听群众心声,在支付等关键节点设置“清爽模式”,保障支付流程的纯净与高效;同时强化对弹窗广告的合规监管,对变相强制跳转、欺骗诱导点击、违规收集信息等行为施以重拳。
请还用户一个清爽、安心、不被“劫持”的支付体验!这绝非吹毛求疵,而是数字时代消费者应得的基本尊重。
山东济南读者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