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兰花蟹“定居”黄河口

南方蟹类在黄河口完成实验养殖示范

2025-10-16 作者: 杨珂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杨珂 李广寅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每逢深秋,螃蟹便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而来自南方温暖海域的远海梭子蟹(俗称“兰花蟹”),若要抵达北方市民的餐桌,最快也需一天时间,新鲜度难免受损。如今,兰花蟹在黄河入海口成功完成实验养殖示范,意味着这一美味从捕捞现场到超市生鲜摊位仅需两三小时,鲜味十足。
  “我们本地养殖的兰花蟹,因浸泡在渤海湾的海水中,盐度恰到好处,因此个头硕大,口感极佳,远胜南方同类蟹品。”近日,东营市浙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江新民表示,今年他们已与东营本地的超市、商场签订订单,每日为市民供应最新鲜的兰花蟹。
  曾因人工种苗繁育技术长期未能突破而鲜少亮相市场的兰花蟹,今年5月迎来转机。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成功攻克兰花蟹室内规模化育苗难题,使这批身披蓝紫色斑点的“海洋精灵”首次游进山东。5月份,东营市浙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池塘迎来2万只细如芝麻的仔蟹二期种苗。经过四个月精心培育,塘中已回捕成品蟹2400余斤,存塘数量依然可观。最令人惊喜的是,养殖成活率预计将突破25%,远高于当地传统三疣梭子蟹不足5%的水平。在实验养殖示范验收现场,一只雄健的“蟹王”以376克的体重惊艳全场,雄蟹平均体重达308克,雌蟹平均187克,创下全国试点最大规格纪录。
  此次完成实验养殖示范的不仅有兰花蟹,还有备受食客青睐的青蟹。在位于河口区的另一片试验基地,拟穴青蟹正在创新设计的养殖小棚中茁壮成长。江新民介绍,一期仔蟹经过近一个月培育,标粗成活率高达82%。转入分池单养后,仅三个月时间,干塘回捕便收获107只成品蟹,总重28公斤,养殖成活率稳定在53.5%。“现场测量的数据显示,雄蟹最大个体已达486克,接近一斤重,展现出在北方环境中出色的生长潜力。”江新民说。
  “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养殖突破,不仅丰富了北方消费者的餐桌选择,更将推动我国海水蟹类养殖产业走向多元化、高效化的新发展阶段。”山东省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东营综合试验站站长于贞贞说。
  □记者 杨珂 李广寅 报道
  本报东营讯 每逢深秋,螃蟹便成为市民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而来自南方温暖海域的远海梭子蟹(俗称“兰花蟹”),若要抵达北方市民的餐桌,最快也需一天时间,新鲜度难免受损。如今,兰花蟹在黄河入海口成功完成实验养殖示范,意味着这一美味从捕捞现场到超市生鲜摊位仅需两三小时,鲜味十足。
  “我们本地养殖的兰花蟹,因浸泡在渤海湾的海水中,盐度恰到好处,因此个头硕大,口感极佳,远胜南方同类蟹品。”近日,东营市浙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江新民表示,今年他们已与东营本地的超市、商场签订订单,每日为市民供应最新鲜的兰花蟹。
  曾因人工种苗繁育技术长期未能突破而鲜少亮相市场的兰花蟹,今年5月迎来转机。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成功攻克兰花蟹室内规模化育苗难题,使这批身披蓝紫色斑点的“海洋精灵”首次游进山东。5月份,东营市浙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池塘迎来2万只细如芝麻的仔蟹二期种苗。经过四个月精心培育,塘中已回捕成品蟹2400余斤,存塘数量依然可观。最令人惊喜的是,养殖成活率预计将突破25%,远高于当地传统三疣梭子蟹不足5%的水平。在实验养殖示范验收现场,一只雄健的“蟹王”以376克的体重惊艳全场,雄蟹平均体重达308克,雌蟹平均187克,创下全国试点最大规格纪录。
  此次完成实验养殖示范的不仅有兰花蟹,还有备受食客青睐的青蟹。在位于河口区的另一片试验基地,拟穴青蟹正在创新设计的养殖小棚中茁壮成长。江新民介绍,一期仔蟹经过近一个月培育,标粗成活率高达82%。转入分池单养后,仅三个月时间,干塘回捕便收获107只成品蟹,总重28公斤,养殖成活率稳定在53.5%。“现场测量的数据显示,雄蟹最大个体已达486克,接近一斤重,展现出在北方环境中出色的生长潜力。”江新民说。
  “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养殖突破,不仅丰富了北方消费者的餐桌选择,更将推动我国海水蟹类养殖产业走向多元化、高效化的新发展阶段。”山东省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东营综合试验站站长于贞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