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2025-09-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王思晴 报道
本报临沂讯 “我们一直在学习‘书圣’王羲之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因为临沂书圣文化节,韩国与中国的书画家齐聚一堂,共同发展。”韩国釜山书法协会副会长金容权说,“希望韩国能创造更好的舞台来宣传王羲之书圣文化,让笔墨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9月20日,第五届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展,该展览由临沂市书协与韩国书道艺术协会共同发起,展出中韩书法作品共120幅,展览时间持续到10月8日。
第五届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是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的配套活动。本届书圣文化节以“翰墨薪传”为主题,立足“书圣故里”核心IP打造,围绕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做好书脉守正(书法文化)、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脉转化(文化“两创”)三篇文章,设置“古韵新境”、“书通天下”、“家有‘书圣’”、“文兴商盛”等四大板块,策划8项标志性活动、30项配套活动。突出国际化,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是本届书圣文化节的亮点之一。临沂借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与多语种传播,将中国的书法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也塑造了临沂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围绕“书通天下”板块,临沂深入宣传“跟着书圣游临沂”、中韩书法作品联展等3项中外文化交流及文旅推介活动,突出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成果。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有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临沂孔庙,临沂大学国际学生穆小天与同学一起读《论语》,写毛笔字,感受中华文化。在传播形式上,临沂采取“采访+直播+二次传播”的方式,沉浸式探寻书圣足迹和书法文化传承发展脉络,透过文化名家和外国友人的视角,以文化交流助推临沂城市形象塑造。通过海外媒体宣推、多语种传播等方式,增强国际文化对话能力,展现临沂文化开放包容姿态,全面提升临沂书法名城的国际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
国际化传播的立足点是活动的专业性,本届书圣文化节聚焦“古韵新境”板块,宣传第六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11项展览活动,以全国书法作品展和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暨西泠印社社员篆刻作品展为重点,突出展览作品形式多、规格水平高、文化关联性强,展现书法艺术的学术高度与创新活力,体现书法文化的守正与创新,进一步展现临沂作为书圣故里、书法名城的独特风采,为国内外观众打造书法艺术高地。
本报临沂讯 “我们一直在学习‘书圣’王羲之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因为临沂书圣文化节,韩国与中国的书画家齐聚一堂,共同发展。”韩国釜山书法协会副会长金容权说,“希望韩国能创造更好的舞台来宣传王羲之书圣文化,让笔墨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9月20日,第五届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展,该展览由临沂市书协与韩国书道艺术协会共同发起,展出中韩书法作品共120幅,展览时间持续到10月8日。
第五届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是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的配套活动。本届书圣文化节以“翰墨薪传”为主题,立足“书圣故里”核心IP打造,围绕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做好书脉守正(书法文化)、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脉转化(文化“两创”)三篇文章,设置“古韵新境”、“书通天下”、“家有‘书圣’”、“文兴商盛”等四大板块,策划8项标志性活动、30项配套活动。突出国际化,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是本届书圣文化节的亮点之一。临沂借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与多语种传播,将中国的书法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也塑造了临沂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围绕“书通天下”板块,临沂深入宣传“跟着书圣游临沂”、中韩书法作品联展等3项中外文化交流及文旅推介活动,突出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成果。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有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在临沂孔庙,临沂大学国际学生穆小天与同学一起读《论语》,写毛笔字,感受中华文化。在传播形式上,临沂采取“采访+直播+二次传播”的方式,沉浸式探寻书圣足迹和书法文化传承发展脉络,透过文化名家和外国友人的视角,以文化交流助推临沂城市形象塑造。通过海外媒体宣推、多语种传播等方式,增强国际文化对话能力,展现临沂文化开放包容姿态,全面提升临沂书法名城的国际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
国际化传播的立足点是活动的专业性,本届书圣文化节聚焦“古韵新境”板块,宣传第六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11项展览活动,以全国书法作品展和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暨西泠印社社员篆刻作品展为重点,突出展览作品形式多、规格水平高、文化关联性强,展现书法艺术的学术高度与创新活力,体现书法文化的守正与创新,进一步展现临沂作为书圣故里、书法名城的独特风采,为国内外观众打造书法艺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