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题

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深耕负荷精细管理、精准施策科学调度

“无感”守护 交出亮眼保电答卷

2025-09-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石雨帆 岳雅晴
  
  最高负荷1.302亿千瓦!连续75天超亿千瓦!面对用电负荷“八创新高”的严峻考验,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勇担电力保供首要责任。随着秋风送爽,电网负荷稳步回落,这场为期近三个月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圆满画上句号。该中心通过深耕负荷精细管理,全面提升供需协同能力,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重要民生客户可靠用电,以“无感”守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精耕细作
锻造坚实资源池

  “负荷装置核查点多面广,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全省负荷精细化管理工作难度极大。”一线员工李萌道出了工作挑战。面对高温大负荷对需求侧调节资源的迫切需求,该中心超前谋划,综合施策,全力夯实保供根基。
  专项核查强基础,组织开展全省17家单位405户企业负荷管理装置逐户“体检”,整改问题百余项,分路监测负荷占比跃升至18.32%,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动态校核保质量,优化资源数据校验规则,强化日常监测与异常预警,确保负荷资源池“健康可用”。政策引导拓资源,推动省工信厅出台重点行业负荷资源开发政策,完成医药、陶瓷等行业负荷特性研究,深入挖掘客户侧可调节潜力。数字赋能提效率,创新上线“负荷资源可用率”管理工具,指导基层动态评估、更新负荷资源质量,今年以来资源可用率超70%,在国家电网系统排名首位。
政企联动
需求响应组合拳显威力

  “每一度电都关乎民生经济,负荷管理这张牌必须打得准、打得稳。”该中心负荷管理部主任张海静在部署会上强调。面对今夏用电负荷严峻考验,该中心强化协同联动,打出需求侧管理“组合拳”,有效应对尖峰压力。
  推动出台《山东省电力负荷管理方案》,成功承办全省迎峰度夏负荷管理综合演练,全流程全环节检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分时电价宣传引导,推动工商业客户、居民充电桩移峰负荷分别达207万千瓦和5.81万千瓦。积极引导全民节电,“e起节电”活动吸引65万人次参与,有效压降最大高峰负荷近10万千瓦。动态储备商业空调调节、工业错峰检修“双百万千瓦”灵活资源,建成700万千瓦市场化需求响应资源池,夯实3450万千瓦有序用电能力,牢牢守住民生用电底线。应对阶段性电力紧平衡,度夏期间持续开展省间现货购电,最大电力达400万千瓦,创新阶梯报价策略,实现应急保供与经济性最优。
未雨绸缪
防汛保电守护生命线

  “汛期最怕停电!看到电力公司提前来测试备用电源,心里踏实多了!”济南锦绣川水库负责人道出了保电的重要性。迎战高温叠加汛期的双重考验,该中心聚焦重点客户,织密安全防护网。
  率先完成1049户重要用户、2.26万户民生客户专项检查,组织整改自备应急电源、发电车接入及线路老化等隐患,督导重大隐患报备政府。建立防汛重点客户台账,开展自备电源测试和闸机试验,精准管控水库、泵站等662家客户,提升极端天气响应能力。强化停电主动监测,支撑出台用电监测预警及停电处置管理办法,构建“工单+短信”双预警机制。圆满完成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等重要保电任务。
创新突破
虚拟电厂化身保供生力军

  “注册入市周期长,曾制约着客户参与虚拟电厂的积极性。”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虚拟电厂项目长王经理坦言。面对挑战,该中心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虚拟电厂建设运营取得突破,为保供注入新动能。
  首创“项目长”责任制,为全省87个注册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全流程跟踪建设运营。发挥省级虚拟电厂服务中心职能,深入研究市场机制,参与新版规则与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优化建设流程,入市周期由88天压缩至40天,累计服务建成34家、测试调节能力110万千瓦,实现建设市级全覆盖。迎峰度夏期间,9家虚拟电厂参与削峰,最大压降负荷25.79万千瓦。
  这个夏天,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以责任担当和创新实践,精准施策、科学调度,成功应对负荷连创新高严峻挑战,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全省电力可靠供应。行稳致远、接续奋斗,该中心将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筑牢电网安全基础,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用可靠的电力,用心守护万家灯火的温暖与明亮。
  □石雨帆 岳雅晴
  
  最高负荷1.302亿千瓦!连续75天超亿千瓦!面对用电负荷“八创新高”的严峻考验,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勇担电力保供首要责任。随着秋风送爽,电网负荷稳步回落,这场为期近三个月的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圆满画上句号。该中心通过深耕负荷精细管理,全面提升供需协同能力,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重要民生客户可靠用电,以“无感”守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精耕细作
锻造坚实资源池

  “负荷装置核查点多面广,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全省负荷精细化管理工作难度极大。”一线员工李萌道出了工作挑战。面对高温大负荷对需求侧调节资源的迫切需求,该中心超前谋划,综合施策,全力夯实保供根基。
  专项核查强基础,组织开展全省17家单位405户企业负荷管理装置逐户“体检”,整改问题百余项,分路监测负荷占比跃升至18.32%,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动态校核保质量,优化资源数据校验规则,强化日常监测与异常预警,确保负荷资源池“健康可用”。政策引导拓资源,推动省工信厅出台重点行业负荷资源开发政策,完成医药、陶瓷等行业负荷特性研究,深入挖掘客户侧可调节潜力。数字赋能提效率,创新上线“负荷资源可用率”管理工具,指导基层动态评估、更新负荷资源质量,今年以来资源可用率超70%,在国家电网系统排名首位。
政企联动
需求响应组合拳显威力

  “每一度电都关乎民生经济,负荷管理这张牌必须打得准、打得稳。”该中心负荷管理部主任张海静在部署会上强调。面对今夏用电负荷严峻考验,该中心强化协同联动,打出需求侧管理“组合拳”,有效应对尖峰压力。
  推动出台《山东省电力负荷管理方案》,成功承办全省迎峰度夏负荷管理综合演练,全流程全环节检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分时电价宣传引导,推动工商业客户、居民充电桩移峰负荷分别达207万千瓦和5.81万千瓦。积极引导全民节电,“e起节电”活动吸引65万人次参与,有效压降最大高峰负荷近10万千瓦。动态储备商业空调调节、工业错峰检修“双百万千瓦”灵活资源,建成700万千瓦市场化需求响应资源池,夯实3450万千瓦有序用电能力,牢牢守住民生用电底线。应对阶段性电力紧平衡,度夏期间持续开展省间现货购电,最大电力达400万千瓦,创新阶梯报价策略,实现应急保供与经济性最优。
未雨绸缪
防汛保电守护生命线

  “汛期最怕停电!看到电力公司提前来测试备用电源,心里踏实多了!”济南锦绣川水库负责人道出了保电的重要性。迎战高温叠加汛期的双重考验,该中心聚焦重点客户,织密安全防护网。
  率先完成1049户重要用户、2.26万户民生客户专项检查,组织整改自备应急电源、发电车接入及线路老化等隐患,督导重大隐患报备政府。建立防汛重点客户台账,开展自备电源测试和闸机试验,精准管控水库、泵站等662家客户,提升极端天气响应能力。强化停电主动监测,支撑出台用电监测预警及停电处置管理办法,构建“工单+短信”双预警机制。圆满完成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等重要保电任务。
创新突破
虚拟电厂化身保供生力军

  “注册入市周期长,曾制约着客户参与虚拟电厂的积极性。”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虚拟电厂项目长王经理坦言。面对挑战,该中心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虚拟电厂建设运营取得突破,为保供注入新动能。
  首创“项目长”责任制,为全省87个注册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全流程跟踪建设运营。发挥省级虚拟电厂服务中心职能,深入研究市场机制,参与新版规则与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优化建设流程,入市周期由88天压缩至40天,累计服务建成34家、测试调节能力110万千瓦,实现建设市级全覆盖。迎峰度夏期间,9家虚拟电厂参与削峰,最大压降负荷25.79万千瓦。
  这个夏天,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以责任担当和创新实践,精准施策、科学调度,成功应对负荷连创新高严峻挑战,有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全省电力可靠供应。行稳致远、接续奋斗,该中心将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筑牢电网安全基础,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用可靠的电力,用心守护万家灯火的温暖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