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完成全省首单牡蛎碳汇交易

2025-09-26 作者: 陶相银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王文琪 姜玉滢 报道
  本报乳山讯 日前,全省首单1500吨牡蛎碳汇交易在乳山正式交割。这一开创性突破,不仅标志着乳山市在海洋碳汇市场化路径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更以百亿级牡蛎产业为根基,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蓝色动力”,实现了海洋生态价值的精准变现。
  多年来,乳山聚焦牡蛎全产业链精准发力,从规范养殖用海秩序、突破育苗育种瓶颈,到升级精深加工工艺、强化“乳山牡蛎”品牌保护,逐一破解产业发展梗阻、补齐环节短板。如今,乳山牡蛎已完成从无序养殖到标准化生产、从“卖原品”到“定标准”、从一产主导到三产融合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带动民生的百亿级支柱产业。据统计,目前乳山牡蛎养殖水域达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除了作为美食,牡蛎还被誉为“海洋过滤器”,其碳汇功能尤为显著。作为滤食性贝类,牡蛎摄食时会将水中悬浮有机物转化为贝壳和蚝肉,其中贝壳占体重的85%以上,且95%以上成分为碳酸钙。在贝壳形成过程中,牡蛎会持续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这一独特生理机制使其成为海洋碳汇的重要贡献者。
  2023年,乳山市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可持续发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区,以此为契机,当地全力推进碳汇发展。针对海洋碳汇计量难的行业痛点,乳山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共同攻关,制定出全省首个牡蛎碳汇核算标准——“双壳贝类养殖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通过全程追踪牡蛎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贝壳的生理过程,实现了碳汇量的科学量化与精准核算。经专业机构核证,乳山养殖海域年均减排量达130.77万吨二氧化碳。
  此次交易中,1500吨牡蛎碳汇经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核证后顺利完成交割,生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乳山牡蛎这枚承载产业价值的“金贝壳”,增添了生态增值的新维度。“这笔交易让养殖户真切看到了‘绿水青山’的多元价值。”乳山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收益将全部反哺产业发展,通过技术补贴等形式助力养殖模式绿色升级,构建起“生态保护—价值变现—再投入保护”的良性循环。
  如今,乳山的生态增值探索仍在持续深化。当地正以现有交易为基础,持续完善碳汇核算标准,积极探索碳汇保险、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全力打造“核算—交易—金融”全链条服务体系。同时,扩大试点范围鼓励更多主体参与,推动百亿牡蛎产业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王文琪 姜玉滢 报道
  本报乳山讯 日前,全省首单1500吨牡蛎碳汇交易在乳山正式交割。这一开创性突破,不仅标志着乳山市在海洋碳汇市场化路径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更以百亿级牡蛎产业为根基,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蓝色动力”,实现了海洋生态价值的精准变现。
  多年来,乳山聚焦牡蛎全产业链精准发力,从规范养殖用海秩序、突破育苗育种瓶颈,到升级精深加工工艺、强化“乳山牡蛎”品牌保护,逐一破解产业发展梗阻、补齐环节短板。如今,乳山牡蛎已完成从无序养殖到标准化生产、从“卖原品”到“定标准”、从一产主导到三产融合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带动民生的百亿级支柱产业。据统计,目前乳山牡蛎养殖水域达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除了作为美食,牡蛎还被誉为“海洋过滤器”,其碳汇功能尤为显著。作为滤食性贝类,牡蛎摄食时会将水中悬浮有机物转化为贝壳和蚝肉,其中贝壳占体重的85%以上,且95%以上成分为碳酸钙。在贝壳形成过程中,牡蛎会持续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这一独特生理机制使其成为海洋碳汇的重要贡献者。
  2023年,乳山市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可持续发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区,以此为契机,当地全力推进碳汇发展。针对海洋碳汇计量难的行业痛点,乳山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研究所共同攻关,制定出全省首个牡蛎碳汇核算标准——“双壳贝类养殖碳汇项目方法学”。该方法学通过全程追踪牡蛎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贝壳的生理过程,实现了碳汇量的科学量化与精准核算。经专业机构核证,乳山养殖海域年均减排量达130.77万吨二氧化碳。
  此次交易中,1500吨牡蛎碳汇经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核证后顺利完成交割,生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乳山牡蛎这枚承载产业价值的“金贝壳”,增添了生态增值的新维度。“这笔交易让养殖户真切看到了‘绿水青山’的多元价值。”乳山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收益将全部反哺产业发展,通过技术补贴等形式助力养殖模式绿色升级,构建起“生态保护—价值变现—再投入保护”的良性循环。
  如今,乳山的生态增值探索仍在持续深化。当地正以现有交易为基础,持续完善碳汇核算标准,积极探索碳汇保险、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全力打造“核算—交易—金融”全链条服务体系。同时,扩大试点范围鼓励更多主体参与,推动百亿牡蛎产业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