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一回来,立马来社区报到”
2025-09-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记者 郑 莉
本报通讯员 上官修光 邢潇心
周末的环翠区嵩山街道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比平常还要“繁忙”。这边,几位阿姨将五彩面团捏成栩栩如生的“花饽饽”;那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着“宝妈”们盘扣技艺,学员们则在探讨如何将所学转化为创业项目,实现顾家创业两不误;隔壁教室,孩子们的画笔沙沙作响,而成人烙葫芦班上,学员们的作品早已从兴趣之作变成了抢手的文创产品……空气里,麦香、墨香、欢笑声交融,酝酿出一种独特的“家”的味道。
“他们很多都是在我们社区住了七八年的老熟人了,居民也从当初‘候鸟式’的暂住,变成了扎下根就不想走的常住。有的即使暂时搬去别处,可兜兜转转一回来,立马来社区‘报到’。”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丹丹的话语里,带着满满的自豪。
作为典型的多源融合型社区,向阳社区涵盖5个小区3164户7464人,既有本地回迁居民,也有来自全国143个地区的新市民,更有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等6个少数民族群众。如何让“你我”变成“我们”?答案,正藏在这浓郁的文化烟火气里。
要把居民的心“融”起来,首先要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服务新阵地。通过整合资源,以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圆心的十五分钟社区文化生活圈应运而生。“我们把原本的封闭式布局改造成开放式布局,在30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增设了城市书房、历史文化展室、社区卫生室等21个一站式服务功能区,全年开展亲子活动、文艺汇演、宣讲等活动140余场次,深受居民的喜爱。”黄丹丹介绍。
向阳社区还走访挖掘辖区内的能人,书法老师、摄影爱好者都被请上了讲台;街道帮忙引荐专业老师,提升活动品质;就连周边的体育公园、石榴园也成了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后花园”。针对网约车司机,社区开辟了“网约车之家”;为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多在户外活动,社区引入资源开办轮滑班、非遗体验课。从“一老”到“一小”,从“本地”到“新市民”,从“线下”到“线上”,社区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实现了全龄段、多元化的覆盖。
居民在歌舞书画、乒乓体育等活动中相识相知,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社区与合作社、物业“双向四联”,有事共商共办,居民从参与者变为志愿者、网格助理员,主动投身公共事务棘手难题在“融文化”的暖流中化解。
如今,在向阳社区,文化不再是挂在墙上的风景,而是从居民心底生长出来的日常,它如涓涓细流,融化了陌生,融合了情感,融通了治理,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描绘了一幅新时代社区“融”合发展的威海样本。
本报通讯员 上官修光 邢潇心
周末的环翠区嵩山街道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比平常还要“繁忙”。这边,几位阿姨将五彩面团捏成栩栩如生的“花饽饽”;那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着“宝妈”们盘扣技艺,学员们则在探讨如何将所学转化为创业项目,实现顾家创业两不误;隔壁教室,孩子们的画笔沙沙作响,而成人烙葫芦班上,学员们的作品早已从兴趣之作变成了抢手的文创产品……空气里,麦香、墨香、欢笑声交融,酝酿出一种独特的“家”的味道。
“他们很多都是在我们社区住了七八年的老熟人了,居民也从当初‘候鸟式’的暂住,变成了扎下根就不想走的常住。有的即使暂时搬去别处,可兜兜转转一回来,立马来社区‘报到’。”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黄丹丹的话语里,带着满满的自豪。
作为典型的多源融合型社区,向阳社区涵盖5个小区3164户7464人,既有本地回迁居民,也有来自全国143个地区的新市民,更有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等6个少数民族群众。如何让“你我”变成“我们”?答案,正藏在这浓郁的文化烟火气里。
要把居民的心“融”起来,首先要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服务新阵地。通过整合资源,以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圆心的十五分钟社区文化生活圈应运而生。“我们把原本的封闭式布局改造成开放式布局,在30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增设了城市书房、历史文化展室、社区卫生室等21个一站式服务功能区,全年开展亲子活动、文艺汇演、宣讲等活动140余场次,深受居民的喜爱。”黄丹丹介绍。
向阳社区还走访挖掘辖区内的能人,书法老师、摄影爱好者都被请上了讲台;街道帮忙引荐专业老师,提升活动品质;就连周边的体育公园、石榴园也成了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后花园”。针对网约车司机,社区开辟了“网约车之家”;为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多在户外活动,社区引入资源开办轮滑班、非遗体验课。从“一老”到“一小”,从“本地”到“新市民”,从“线下”到“线上”,社区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实现了全龄段、多元化的覆盖。
居民在歌舞书画、乒乓体育等活动中相识相知,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社区与合作社、物业“双向四联”,有事共商共办,居民从参与者变为志愿者、网格助理员,主动投身公共事务棘手难题在“融文化”的暖流中化解。
如今,在向阳社区,文化不再是挂在墙上的风景,而是从居民心底生长出来的日常,它如涓涓细流,融化了陌生,融合了情感,融通了治理,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描绘了一幅新时代社区“融”合发展的威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