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时评
烟花“炸山”,一场“合规”的破坏何以发生
2025-09-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赵晓昕
“升龙”乍起,震惊四座。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5500米处开展了一场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项目。
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而这也迅速在舆论场引发了另一场“爆破”——“造成的生态污染谁来买单”“不觉得是艺术,只觉得是破坏”等质疑声四起。
尽管活动主办方声称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但这种“自我免责”的声明,不但未能平息质疑,反而引发更大的质疑——在生态脆弱区以爆破制造“艺术”,其本身不就是漠视自然、践踏生态红线吗?
作为一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户外品牌,始祖鸟此番行为堪称“自毁长城”。
更需要追问的是,这样一场明显具有生态风险的烟花秀,到底是如何通过审批的?争议背后,“考虑不周”的显然不只蔡国强和始祖鸟。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面对公众“破坏生态”的质疑,又给出了“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的回应。
所谓的环保材料是否真正适用于高海拔生态系统?主办方的修复行为会不会造成二次破坏?目前来说,人们没有看到公开、透明、可追溯的权威论证,一切都停留在当事方“自说自话”的层面。“程序合规”在此时成为始祖鸟和当地有关部门共同的托词。
高原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性,任何可能干扰自然生态的行为都应适用最严格的审查原则。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仅以“烟花使用了环保材料”为由,就免除了重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忽略冲击波、噪音、化学残留、动植物干扰等潜在风险。如此“大开绿灯”,不仅缺乏科学严谨性,更暴露出监管体系存在严重漏洞。
“云端珠峰”9月21日发布情况通报称,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除了事件本身的定性定责,公众的一些疑问,如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此类活动需取得何种许可,审批手续涉及哪些部门,也需有一个权威而明确的回应。
“升龙”乍起,震惊四座。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5500米处开展了一场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项目。
现场视频显示,蔡国强通过火药爆破在山脊点燃三幕烟花,形成“升龙”动态景观,而这也迅速在舆论场引发了另一场“爆破”——“造成的生态污染谁来买单”“不觉得是艺术,只觉得是破坏”等质疑声四起。
尽管活动主办方声称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但这种“自我免责”的声明,不但未能平息质疑,反而引发更大的质疑——在生态脆弱区以爆破制造“艺术”,其本身不就是漠视自然、践踏生态红线吗?
作为一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户外品牌,始祖鸟此番行为堪称“自毁长城”。
更需要追问的是,这样一场明显具有生态风险的烟花秀,到底是如何通过审批的?争议背后,“考虑不周”的显然不只蔡国强和始祖鸟。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面对公众“破坏生态”的质疑,又给出了“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的回应。
所谓的环保材料是否真正适用于高海拔生态系统?主办方的修复行为会不会造成二次破坏?目前来说,人们没有看到公开、透明、可追溯的权威论证,一切都停留在当事方“自说自话”的层面。“程序合规”在此时成为始祖鸟和当地有关部门共同的托词。
高原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性,任何可能干扰自然生态的行为都应适用最严格的审查原则。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仅以“烟花使用了环保材料”为由,就免除了重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忽略冲击波、噪音、化学残留、动植物干扰等潜在风险。如此“大开绿灯”,不仅缺乏科学严谨性,更暴露出监管体系存在严重漏洞。
“云端珠峰”9月21日发布情况通报称,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除了事件本身的定性定责,公众的一些疑问,如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此类活动需取得何种许可,审批手续涉及哪些部门,也需有一个权威而明确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