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红十字会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市办实事任务

新增救护员8.4万余人,增配AED313台

2025-09-17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真没想到,派出所里也有‘救命神器’。”日前,在青岛市李沧区世园派出所,代表们目睹了民警、红十字志愿者、120急救中心“三屏联动”模拟演练:一名群众心搏骤停,窗口民警30秒内取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红十字救护员同步实施心肺复苏,120调度中心视频远程指导,全程不到4分钟,便“救人成功”。
  根据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计划安排,9月12日,青岛市红十字会邀请青岛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现场观摩评议“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7万人;在公共服务窗口、社区医院、中心村卫生室等场所增配AED300台”市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座谈交流,听取各界代表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青岛市红十字会系统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经考核验收,8.4万余名参训者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在公共服务场所新布设AED313台……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市办实事任务。
  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社会爱心力量,在公安、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场所新布设AED313台,并全部接入云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状态监测。建立“基金会监管+社区巡查+供应商定点维护”三级运维机制,并同步纳入青岛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系统和AED地图,实现120急救指挥中心、红十字救护员信息管理与AED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调度管理,有效提升群众院前自救互救响应速度和能力水平。针对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贴近百姓生活的工作性质,积极推进派出所AED布设,面向公安干警、社区网格员、辖区居民群众开展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招募急救志愿者,实现基层派出所、属地社区AED布设、红十字救护员全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布设AED约3850台,分别布设在街道(社区)、学校、交通场站、基层派出所、政务大厅(服务窗口)、楼宇酒店、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医疗养老机构等场所,配置比例由2024年底“每10万人34台”提高至目前“每10万人37台”。
  在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代表们走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名师工作室,实地观摩体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创伤包扎等互动教学。学院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年培训能力可达1万人次,已面向地铁、机场、景区等重点行业开设专班186期,取证学员1.2万人。
  今年以来,青岛市红十字会命名了首批6个市级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设立4个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承办山东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班7期,培训复训师资206名,全市救护师资达到468名。青岛市红十字会还与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市直机关工委、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推进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互补效应,联合青岛市总工会开展“互助保障 救在身边”职工群众应急救护培训季,联合青岛市妇联开展巾帼家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等。截至9月9日,全市已举办应急救护培训班2033期、取证培训84153人。
  “今年全市已有19名红十字救护员在突发情况现场成功施救12人。”青岛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已有54名红十字救护员成功救助41人,其中,心肺复苏+AED施救17人、心肺复苏施救17人、海姆立克法施救5人,AED辅助监测救助2人。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真没想到,派出所里也有‘救命神器’。”日前,在青岛市李沧区世园派出所,代表们目睹了民警、红十字志愿者、120急救中心“三屏联动”模拟演练:一名群众心搏骤停,窗口民警30秒内取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红十字救护员同步实施心肺复苏,120调度中心视频远程指导,全程不到4分钟,便“救人成功”。
  根据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计划安排,9月12日,青岛市红十字会邀请青岛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现场观摩评议“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7万人;在公共服务窗口、社区医院、中心村卫生室等场所增配AED300台”市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座谈交流,听取各界代表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青岛市红十字会系统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经考核验收,8.4万余名参训者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在公共服务场所新布设AED313台……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市办实事任务。
  青岛市红十字会联合社会爱心力量,在公安、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场所新布设AED313台,并全部接入云监测平台实现实时状态监测。建立“基金会监管+社区巡查+供应商定点维护”三级运维机制,并同步纳入青岛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系统和AED地图,实现120急救指挥中心、红十字救护员信息管理与AED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调度管理,有效提升群众院前自救互救响应速度和能力水平。针对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贴近百姓生活的工作性质,积极推进派出所AED布设,面向公安干警、社区网格员、辖区居民群众开展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招募急救志愿者,实现基层派出所、属地社区AED布设、红十字救护员全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布设AED约3850台,分别布设在街道(社区)、学校、交通场站、基层派出所、政务大厅(服务窗口)、楼宇酒店、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医疗养老机构等场所,配置比例由2024年底“每10万人34台”提高至目前“每10万人37台”。
  在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代表们走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名师工作室,实地观摩体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创伤包扎等互动教学。学院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年培训能力可达1万人次,已面向地铁、机场、景区等重点行业开设专班186期,取证学员1.2万人。
  今年以来,青岛市红十字会命名了首批6个市级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设立4个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承办山东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班7期,培训复训师资206名,全市救护师资达到468名。青岛市红十字会还与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市直机关工委、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推进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互补效应,联合青岛市总工会开展“互助保障 救在身边”职工群众应急救护培训季,联合青岛市妇联开展巾帼家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等。截至9月9日,全市已举办应急救护培训班2033期、取证培训84153人。
  “今年全市已有19名红十字救护员在突发情况现场成功施救12人。”青岛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已有54名红十字救护员成功救助41人,其中,心肺复苏+AED施救17人、心肺复苏施救17人、海姆立克法施救5人,AED辅助监测救助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