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茶王”诞生!

2025-09-16 作者: 丁兆霞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姚文凤 报道
  本报日照讯 9月9日至11日,2025年“山东农技杯”茶品鉴暨种植技能竞赛山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日照市岚山区召开,全省11市精心选送的182个茶样齐聚于此,角逐“茶王”殊荣。
  被编了号的茶样匿名陈列,8名身着“白大褂”、来自全省各地的评审人员,神情专注,按序排成一列,对眼前的茶样展开逐一审视。
  评审的第一步,是为茶样的外形打分。担任评审组组长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资深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鲁成银,用食指与中指轻轻拨开每份茶样中的一撮茶芽,目光如炬:“这份茶样颜色偏深,把叶片分开来看会发现它们的大小、卷曲形状参差不齐,品相一般。再看这一份茶样,叶片的形状、大小就很均衡了,色泽也好看……”鲁成银一边娓娓道来,一边在打分表上郑重写下自己的意见,并简要阐述自己的打分依据。
  随后便是对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细致评审。从热水冲入杯中到出汤,倒计时4分钟。在等待出汤的间隙,评审人员张续周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打分标准。“主要看‘三度’:亮度、清澈度与色度。像绿茶,汤色一定要绿;此外,香气也至关重要,需要闻三次,分别在热、温、冷三种状态下,感受香气的微妙变化。”
  “香气看香型与浓度,比如一个茶样如果是栗香,就要闻它香味的高低、持久度、纯净度等,不能掺杂其他味道……”鲁成银在一旁补充。
  每位评审员心里都有一杆“秤”,细致地衡量着每一份茶样的品质。说话间4分钟时间已到,“白大褂”们又忙碌起来。“要先看汤色,因为时间长了汤色会氧化变色。”张续周说。“这汤色绿得很正宗,并且清亮”“这杯有些浑浊,带有残渣”“这杯更亮,品质更佳”……一杯杯茶样前,评审人员神情庄重、动作紧凑。
  接下来是闻香气。评审人员轻轻移开杯盖,露出的缝隙刚好够茶香飘出,随即盖紧杯盖,防止茶香过多流失。
  第一次闻,“这个有点板栗香”;第二次闻,“香气不纯,有点杂味儿”;第三次闻,“嗯,是掺杂的糖香”。经过三次仔细闻辨,鲁成银才对一杯茶作出最终评判。
  “每一份茶样都凝结着制茶人的心血,无论品质如何,我们评茶时都应该谨慎、认真,这既是对茶的尊重,也是对制茶人的尊重。”鲁成银说。
  9月11日,经过紧张评选,13个茶样脱颖而出,获得“山东农技杯”茶王大赛金奖,其中来自日照的就有6个。另有30个茶样获“山东农技杯”茶王大赛优质奖,日照有22个。由岚山区选送的白茶“岚峰”斩获金奖。炒茶师傅张作家说,此次选送的茶样采摘于薄家口无性系生态茶园种植的“福鼎大白”。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约一厘米长,呈银白色。
  鲁成银对“岚峰”赞赏有加,他表示,这款白茶体形小巧、外形统一,展现出精良的制作工艺。其汤色透亮、香气扑鼻,以显著优势从众多同类茶中脱颖而出。这是岚山区立足日照绿茶核心产区优势,不断提升茶产业格局、以品质塑品牌的成果之一。他希望茶企能够继续坚守品质优先的发展策略,制作出更多优质好茶来。
  就在当天,获奖茶样在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会展大厅公开亮相,吸引了众多茶饮爱好者们观赏、品鉴。
  □记者 丁兆霞
  通讯员 姚文凤 报道
  本报日照讯 9月9日至11日,2025年“山东农技杯”茶品鉴暨种植技能竞赛山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日照市岚山区召开,全省11市精心选送的182个茶样齐聚于此,角逐“茶王”殊荣。
  被编了号的茶样匿名陈列,8名身着“白大褂”、来自全省各地的评审人员,神情专注,按序排成一列,对眼前的茶样展开逐一审视。
  评审的第一步,是为茶样的外形打分。担任评审组组长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资深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鲁成银,用食指与中指轻轻拨开每份茶样中的一撮茶芽,目光如炬:“这份茶样颜色偏深,把叶片分开来看会发现它们的大小、卷曲形状参差不齐,品相一般。再看这一份茶样,叶片的形状、大小就很均衡了,色泽也好看……”鲁成银一边娓娓道来,一边在打分表上郑重写下自己的意见,并简要阐述自己的打分依据。
  随后便是对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细致评审。从热水冲入杯中到出汤,倒计时4分钟。在等待出汤的间隙,评审人员张续周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打分标准。“主要看‘三度’:亮度、清澈度与色度。像绿茶,汤色一定要绿;此外,香气也至关重要,需要闻三次,分别在热、温、冷三种状态下,感受香气的微妙变化。”
  “香气看香型与浓度,比如一个茶样如果是栗香,就要闻它香味的高低、持久度、纯净度等,不能掺杂其他味道……”鲁成银在一旁补充。
  每位评审员心里都有一杆“秤”,细致地衡量着每一份茶样的品质。说话间4分钟时间已到,“白大褂”们又忙碌起来。“要先看汤色,因为时间长了汤色会氧化变色。”张续周说。“这汤色绿得很正宗,并且清亮”“这杯有些浑浊,带有残渣”“这杯更亮,品质更佳”……一杯杯茶样前,评审人员神情庄重、动作紧凑。
  接下来是闻香气。评审人员轻轻移开杯盖,露出的缝隙刚好够茶香飘出,随即盖紧杯盖,防止茶香过多流失。
  第一次闻,“这个有点板栗香”;第二次闻,“香气不纯,有点杂味儿”;第三次闻,“嗯,是掺杂的糖香”。经过三次仔细闻辨,鲁成银才对一杯茶作出最终评判。
  “每一份茶样都凝结着制茶人的心血,无论品质如何,我们评茶时都应该谨慎、认真,这既是对茶的尊重,也是对制茶人的尊重。”鲁成银说。
  9月11日,经过紧张评选,13个茶样脱颖而出,获得“山东农技杯”茶王大赛金奖,其中来自日照的就有6个。另有30个茶样获“山东农技杯”茶王大赛优质奖,日照有22个。由岚山区选送的白茶“岚峰”斩获金奖。炒茶师傅张作家说,此次选送的茶样采摘于薄家口无性系生态茶园种植的“福鼎大白”。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约一厘米长,呈银白色。
  鲁成银对“岚峰”赞赏有加,他表示,这款白茶体形小巧、外形统一,展现出精良的制作工艺。其汤色透亮、香气扑鼻,以显著优势从众多同类茶中脱颖而出。这是岚山区立足日照绿茶核心产区优势,不断提升茶产业格局、以品质塑品牌的成果之一。他希望茶企能够继续坚守品质优先的发展策略,制作出更多优质好茶来。
  就在当天,获奖茶样在日照茶叶科创示范园会展大厅公开亮相,吸引了众多茶饮爱好者们观赏、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