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民声

父亲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救援”

全国“最美志愿者”齐洪波之子齐瀚讲述两代人的志愿接力

2025-09-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齐瀚多次参与救援行动。
  


  今年7月,在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发布仪式上,淄博东方应急救援队副队长齐洪波获评“最美志愿者”。
  2024年5月24日,齐洪波不幸去世。家人遵照其遗愿,捐献了他的部分器官,为3名重症患者带来新生,让至少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这也是齐洪波完成的生命中最后一次“救援”。
  以下为齐洪波儿子齐瀚的讲述:
  志愿服务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段充满温暖与成长的心灵之旅。这段旅程的起点,离不开父亲的引领,而2021年河南抗洪救援的经历,更是在我心中刻下了志愿精神的印记。  
  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父亲是一位有着多年志愿服务经验的老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抗洪救援志愿队伍,并问我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当时的我虽有些忐忑,但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抵达河南后,我和父亲及其他志愿者一起,驾驶着冲锋舟穿梭在积水的街道上,挨家挨户搜寻被困人员。在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灾后城市消杀工作中。
  这段与父亲并肩作战的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力量,也让我对志愿者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经过河南抗洪救援的实践,我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志愿服务并非简单的体力付出,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温暖的纽带。志愿者精神,正是这种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内涵。
  曾经,我不理解父亲为何加入救援队,去帮人救援车辆、河湖中捞尸、救助走失老人。在经历过之后我才明白,帮助别人,为人民服务,对得起的是自己的心。
  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毕业我选择到我最熟悉的乡镇,到与群众最近的地方去,继承父亲的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
  未来,我会将志愿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会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帮助邻居照顾老人、参与社区的环境整治活动等,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带着这份初心和热爱,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本报记者 刘玉凡 整理)
  


  今年7月,在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发布仪式上,淄博东方应急救援队副队长齐洪波获评“最美志愿者”。
  2024年5月24日,齐洪波不幸去世。家人遵照其遗愿,捐献了他的部分器官,为3名重症患者带来新生,让至少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这也是齐洪波完成的生命中最后一次“救援”。
  以下为齐洪波儿子齐瀚的讲述:
  志愿服务于我而言,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段充满温暖与成长的心灵之旅。这段旅程的起点,离不开父亲的引领,而2021年河南抗洪救援的经历,更是在我心中刻下了志愿精神的印记。  
  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父亲是一位有着多年志愿服务经验的老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抗洪救援志愿队伍,并问我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当时的我虽有些忐忑,但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抵达河南后,我和父亲及其他志愿者一起,驾驶着冲锋舟穿梭在积水的街道上,挨家挨户搜寻被困人员。在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灾后城市消杀工作中。
  这段与父亲并肩作战的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力量,也让我对志愿者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经过河南抗洪救援的实践,我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志愿服务并非简单的体力付出,它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温暖的纽带。志愿者精神,正是这种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内涵。
  曾经,我不理解父亲为何加入救援队,去帮人救援车辆、河湖中捞尸、救助走失老人。在经历过之后我才明白,帮助别人,为人民服务,对得起的是自己的心。
  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学毕业我选择到我最熟悉的乡镇,到与群众最近的地方去,继承父亲的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
  未来,我会将志愿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会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帮助邻居照顾老人、参与社区的环境整治活动等,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带着这份初心和热爱,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本报记者 刘玉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