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荷储云”开创零碳转型新范式

一场“绿电革命”为企业年省3500万元

2025-09-02 作者: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杜银时

  8月28日,记者乘车穿梭在时风集团7个产业园,随处可见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正“贪婪”地将阳光转化为园区用电。
  “随着煤炭价格上涨以及国家‘上大压小’号召,我们意识到摆脱煤炭依赖的重要性。2012年,集团建成20兆瓦光伏发电一期工程,打响了‘绿电革命’第一枪。2022年起,集团抢抓国家‘3060双碳目标’发展机遇,继续投资3亿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二期及三期工程,实现了发电总容量120兆瓦规模。”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介绍,集团充分利用各产业园区车间的屋顶、南墙,厂区地面、车棚、停车场等空间区域,搭建起各式各样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未增加用地的前提下“建设”了相当于200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一举进入“国家绿色工厂”行列。
  时风集团按照“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持续完善光伏发电项目。当前,5个产业园的光伏发电量超过用电量,仍有2个产业园的光伏发电量难以维持自身需求。时风集团是如何实现各产业园电力供给科学调配的呢?答案就是“源网荷储云”(能源生产、能源传输网络、能源消费、能源存储、能源云计算)。
  在时风集团“源网荷储云”调度中心记者看到,7个产业园区的发电量、用电量、输电量等数据实时跳动在巨大的显示屏幕上。“我们投资建起了20组10兆瓦的储电机组,并同步搭建起能源云计算系统。园区‘超额’完成的发电量会第一时间在系统的调配下储存在储电机组内。如果哪个产业园需要供电,系统会第一时间将储备用电输送过去,实现了7个产业园跨园区输送电力的闭环管理。”时风集团总经理助理刘乃岭说,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光能为核心的“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能源系统项目,能合理优化科学用能方案,助力集团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
  据统计,时风集团“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能源系统项目一年可发电2.2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如果以标准煤的价格折算,一年可节省成本约3500万元。”刘乃岭告诉记者,时风集团绿电使用率已达60%。为摆脱气候对光伏发电的影响,时风集团正积极筹建生物质发电机组,待生物质发电并网,绿电使用率将达到100%。届时,时风集团将正式迈入“零碳园区”时代。
  “时风集团‘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能源系统项目的成功运行,开创了企业零碳转型的新范式,在高唐县企业中引发了极大反响。高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大力推进能源资源整合,推动泉林、国宏等企业向‘绿色能源’要效益。”高唐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刘军表示,高唐县借助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主动谋划布局立体化综合应用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虚拟电厂项目建设,积极尝试“绿电直连”、“零碳园区”,以新能源产业为跳板,引进更高层次的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杜银时

  8月28日,记者乘车穿梭在时风集团7个产业园,随处可见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正“贪婪”地将阳光转化为园区用电。
  “随着煤炭价格上涨以及国家‘上大压小’号召,我们意识到摆脱煤炭依赖的重要性。2012年,集团建成20兆瓦光伏发电一期工程,打响了‘绿电革命’第一枪。2022年起,集团抢抓国家‘3060双碳目标’发展机遇,继续投资3亿元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二期及三期工程,实现了发电总容量120兆瓦规模。”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介绍,集团充分利用各产业园区车间的屋顶、南墙,厂区地面、车棚、停车场等空间区域,搭建起各式各样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未增加用地的前提下“建设”了相当于2000亩的光伏发电项目,一举进入“国家绿色工厂”行列。
  时风集团按照“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持续完善光伏发电项目。当前,5个产业园的光伏发电量超过用电量,仍有2个产业园的光伏发电量难以维持自身需求。时风集团是如何实现各产业园电力供给科学调配的呢?答案就是“源网荷储云”(能源生产、能源传输网络、能源消费、能源存储、能源云计算)。
  在时风集团“源网荷储云”调度中心记者看到,7个产业园区的发电量、用电量、输电量等数据实时跳动在巨大的显示屏幕上。“我们投资建起了20组10兆瓦的储电机组,并同步搭建起能源云计算系统。园区‘超额’完成的发电量会第一时间在系统的调配下储存在储电机组内。如果哪个产业园需要供电,系统会第一时间将储备用电输送过去,实现了7个产业园跨园区输送电力的闭环管理。”时风集团总经理助理刘乃岭说,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以光能为核心的“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能源系统项目,能合理优化科学用能方案,助力集团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
  据统计,时风集团“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能源系统项目一年可发电2.2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如果以标准煤的价格折算,一年可节省成本约3500万元。”刘乃岭告诉记者,时风集团绿电使用率已达60%。为摆脱气候对光伏发电的影响,时风集团正积极筹建生物质发电机组,待生物质发电并网,绿电使用率将达到100%。届时,时风集团将正式迈入“零碳园区”时代。
  “时风集团‘源网荷储云’一体化能源系统项目的成功运行,开创了企业零碳转型的新范式,在高唐县企业中引发了极大反响。高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大力推进能源资源整合,推动泉林、国宏等企业向‘绿色能源’要效益。”高唐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刘军表示,高唐县借助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主动谋划布局立体化综合应用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虚拟电厂项目建设,积极尝试“绿电直连”、“零碳园区”,以新能源产业为跳板,引进更高层次的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