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筑牢铁路运输桥涵安全屏障

2025-09-02 作者: 薛良诚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薛良诚
   通讯员 李国华 报道
  本报聊城讯 8月29日下午,一辆载有木材的货车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梁八路铁路涵洞西侧与限高架发生剐蹭。东昌府区护路办接护路员报告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认真勘验,督促肇事司机报警。122指挥中心将涉铁路警情迅速通报国铁济南局96222调度平台,并调派警力赶赴现场。同时,东昌府区护路办又协调聊城工务段等多方协同处置,对事故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对周边相关设备进行详检……40分钟后,该段铁路开始恢复运行,3小时后,经综合评估,确认受损路段隐患已消除。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多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铁路护路工作,将护路联防纳入平安聊城的大安全体系统筹谋划,聊城市委政法委秉承“安全为先、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理念,围绕“守底线、防风险、保畅通”目标,探索“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科技赋能、精准防控”管理机制,多维度筑牢铁路运输桥涵安全屏障,推动铁路护路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为辖区铁路的安全畅通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特别是今年以来,由聊城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铁路护路联防组,划分职能,明晰责任,定期研判,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堵点问题,联动推进护路联防和安全保障工作。大力构建“护路+公安+交通+铁路”四方协作机制,连续3年开展机动车蹭撞限高应急处置演练,有效强化铁路防护质效;优化单位协作、救援引导、交通恢复等6项流程,在省涉路警情应急联动测试中,通过率达100%,涉铁警情即时转接效率显著提升,先后7次获省护路办通报表扬。
  同时,精心编织智能监测“一张网”,依托省护路调度指挥平台和“雪亮工程”平台,完善“巡逻网格化、手段智能化、效能集成化”巡防体系,沿线视频监控,对“铁跨公”桥涵及周边区域实现了24小时监管;集成车牌识别、撞击取证、滞留预警等算法模块,与省护路指挥调度中心联通,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查隐患”动态监测;构建起“10分钟”快速报告通道,对发现问题明确“清单交办—限期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有效保证了铁路沿线桥涵的运行安全。
  □记 者 薛良诚
   通讯员 李国华 报道
  本报聊城讯 8月29日下午,一辆载有木材的货车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梁八路铁路涵洞西侧与限高架发生剐蹭。东昌府区护路办接护路员报告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认真勘验,督促肇事司机报警。122指挥中心将涉铁路警情迅速通报国铁济南局96222调度平台,并调派警力赶赴现场。同时,东昌府区护路办又协调聊城工务段等多方协同处置,对事故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对周边相关设备进行详检……40分钟后,该段铁路开始恢复运行,3小时后,经综合评估,确认受损路段隐患已消除。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多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铁路护路工作,将护路联防纳入平安聊城的大安全体系统筹谋划,聊城市委政法委秉承“安全为先、预防为主、系统治理”理念,围绕“守底线、防风险、保畅通”目标,探索“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科技赋能、精准防控”管理机制,多维度筑牢铁路运输桥涵安全屏障,推动铁路护路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为辖区铁路的安全畅通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特别是今年以来,由聊城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铁路护路联防组,划分职能,明晰责任,定期研判,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堵点问题,联动推进护路联防和安全保障工作。大力构建“护路+公安+交通+铁路”四方协作机制,连续3年开展机动车蹭撞限高应急处置演练,有效强化铁路防护质效;优化单位协作、救援引导、交通恢复等6项流程,在省涉路警情应急联动测试中,通过率达100%,涉铁警情即时转接效率显著提升,先后7次获省护路办通报表扬。
  同时,精心编织智能监测“一张网”,依托省护路调度指挥平台和“雪亮工程”平台,完善“巡逻网格化、手段智能化、效能集成化”巡防体系,沿线视频监控,对“铁跨公”桥涵及周边区域实现了24小时监管;集成车牌识别、撞击取证、滞留预警等算法模块,与省护路指挥调度中心联通,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查隐患”动态监测;构建起“10分钟”快速报告通道,对发现问题明确“清单交办—限期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有效保证了铁路沿线桥涵的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