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地,探秘塔西南油气埋藏“密码”
2025-08-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珂
本报通讯员 陈 俊 蒋云龙
张广虎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油气沉积盆地,其西南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日前,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6队圆满完成布瓦什西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任务。该项目是地球物理公司开辟陕西延长石油新疆区块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胜利分公司时隔16年重返延长石油的首个项目。
35天跑遍21万个物探点位
布瓦什西项目是延长石油2025年重点工程。面对矿权区油气资源潜力、实现塔西南油气突破的迫切需求,SGC2106队把服务甲方需求、优质施工、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作为首要职责。
“七分准备三分干。”项目经理、SGC2106队党支部书记赵中跃说。
项目初期,他们成立了25人踏勘小组,历时35天,跑遍了工区内21万个激发点和检波点等物探点位,摸清沙漠、农田、果林等地形地貌,排查管道、机井等障碍设施,识别9项HSE风险,评估65个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面对项目施工环境复杂、HSE管控难度大和资料品质要求高等特点,SGC2106队以“沙盘推演”研讨测量、微测井、钻井、排列布放和激发等工序施工方案,逐一梳理细化,为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89万个检波器
接收地下数千米地震资料
“2组已就位。”
“准备充电。”
7月17日2时,炮班组员邹洋正使用电台与仪器车通话。10秒后,一声低沉的炮声响起。“每激发1炮,就有89万个检波器同时接收着地下数千米的地震资料。”在仪器车上,代理队经理吴会平指着电脑屏幕介绍,他们在该项目使用了近10年来物探井炮施工最“豪华”的观测系统,单炮数据量达到1.8GB。
“豪华”的观测系统,必须有对应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
他们优化项目采集面,地震信息量增加30%,接收道数是年初同地形麦盖提三维项目的2.8倍,炮道密度则是其2.5倍,有效提升成像效果;项目投入6架无人机,日均飞行1000公里,节点数据回收率达到99.34%,实现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规模化巡检对人工巡检的替代。
重复2.9万次的动作
7月18日,一口刚完钻的井口旁,工人把泥沙搅拌成稠状泥浆,灌入井内填充井筒。等泥浆渐渐下沉,扪井工又往井里铲入干沙,填满后封住井口二次扪井。
“激发和接收是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的两大环节。”吴会平说,井如果扪不好,对资料影响很大,为保证激发能量最大程度向下传播,必须进行二次扪井。2.9万口井全部要再扪一次,工作量增加了,质量却让甲方更放心了。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他们专门成立了46人的扪井小组,安排专职质量督查员每天进行质量抽查。
考虑到检波器的耦合效果影响反射波的接收质量,SGC2106队还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化放线流程,保证每道检波器摆放规范、耦合效果好。“只要能找到油气宝藏,什么都值了。”赵中跃说。
本报通讯员 陈 俊 蒋云龙
张广虎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油气沉积盆地,其西南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日前,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GC2106队圆满完成布瓦什西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任务。该项目是地球物理公司开辟陕西延长石油新疆区块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胜利分公司时隔16年重返延长石油的首个项目。
35天跑遍21万个物探点位
布瓦什西项目是延长石油2025年重点工程。面对矿权区油气资源潜力、实现塔西南油气突破的迫切需求,SGC2106队把服务甲方需求、优质施工、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作为首要职责。
“七分准备三分干。”项目经理、SGC2106队党支部书记赵中跃说。
项目初期,他们成立了25人踏勘小组,历时35天,跑遍了工区内21万个激发点和检波点等物探点位,摸清沙漠、农田、果林等地形地貌,排查管道、机井等障碍设施,识别9项HSE风险,评估65个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面对项目施工环境复杂、HSE管控难度大和资料品质要求高等特点,SGC2106队以“沙盘推演”研讨测量、微测井、钻井、排列布放和激发等工序施工方案,逐一梳理细化,为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89万个检波器
接收地下数千米地震资料
“2组已就位。”
“准备充电。”
7月17日2时,炮班组员邹洋正使用电台与仪器车通话。10秒后,一声低沉的炮声响起。“每激发1炮,就有89万个检波器同时接收着地下数千米的地震资料。”在仪器车上,代理队经理吴会平指着电脑屏幕介绍,他们在该项目使用了近10年来物探井炮施工最“豪华”的观测系统,单炮数据量达到1.8GB。
“豪华”的观测系统,必须有对应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
他们优化项目采集面,地震信息量增加30%,接收道数是年初同地形麦盖提三维项目的2.8倍,炮道密度则是其2.5倍,有效提升成像效果;项目投入6架无人机,日均飞行1000公里,节点数据回收率达到99.34%,实现复杂环境下无人机规模化巡检对人工巡检的替代。
重复2.9万次的动作
7月18日,一口刚完钻的井口旁,工人把泥沙搅拌成稠状泥浆,灌入井内填充井筒。等泥浆渐渐下沉,扪井工又往井里铲入干沙,填满后封住井口二次扪井。
“激发和接收是获取高品质地震资料的两大环节。”吴会平说,井如果扪不好,对资料影响很大,为保证激发能量最大程度向下传播,必须进行二次扪井。2.9万口井全部要再扪一次,工作量增加了,质量却让甲方更放心了。为了保障施工质量,他们专门成立了46人的扪井小组,安排专职质量督查员每天进行质量抽查。
考虑到检波器的耦合效果影响反射波的接收质量,SGC2106队还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化放线流程,保证每道检波器摆放规范、耦合效果好。“只要能找到油气宝藏,什么都值了。”赵中跃说。